明天上午10点,由上海城投建设、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等单位承建的G1503郊环隧道(浦西牡丹江路-浦东外环)新建工程将试通车。
G1503郊环隧道西起浦西富锦路、牡丹江路口,穿越长江和黄浦江后连接S20浦东外环双江路以东,全长约8.7公里,是首条连续穿越长江和黄浦江的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采用两台直径15.43米超大直径盾构从浦西到浦东推进。两台超大直径盾构先后成功穿越长江防汛大堤,小沙背涵闸、长航码头桩基、国际邮轮码头、炮台湾公园钢渣层、吴淞导堤等构筑物,隧道线路总长6.5公里,其中江中圆隧道段长5.2公里,圆隧道外径15米。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隧道段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
由于G1503沿江通道新建工程其余部分仍处在施工状态,郊环隧道通车后,宝山地面接线道路仍处于施工状态,通行条件较差,为此,试通车期间,郊环隧道禁止一切货运车辆通行。
工程亮点
郊环隧道于2014年12月6日正式开工。2016年7月20日,右线盾构“长江一号”自浦西工作井率先始发;同年12月16日,左线盾构“长江二号”紧随其后开始推进。与以往过江隧道不同的是,郊环隧道的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要连续穿越长江与黄浦江,共计8次穿越上海防汛一线大堤,风险和难度极高。建设者们攻坚克难,两台盾构机先后于2018年5月30日、2018年7月27日实现顺利进入浦东工作井的工作目标。
工程方采取六大措施逐个攻克施工难点:
1、对两台盾构机实施了针对性改造,使得盾构机的适用性、安全性更好。
2、对推进系统的PLC程序进行优化,提高盾构推进的工艺控制精度和高效性。
3、完全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盾构机监测平台,采集盾构机工作参数,进行统计、分析、预判。
4、在每次穿越构筑物前期,会做一次针对性的设备检查工作,保证穿越的连续性,从而加强穿越期间对构筑物的保护。
5、穿越前进对开挖面加入适量的稻壳等物质,对开挖面土体进行改善,增加其一定的支护能力。
6、严格控制盾构姿态、切口压力、泥浆配比、盾尾注浆等技术参数。
规划沿江通道工程西起宝山区G1503富长路,终点为浦东新区G1503高速公路、G40五号沟立交,全长约33公里。工程分三段建设:浦西接线段(富长路至牡丹江路)、越江隧道段(即郊环隧道,牡丹江路至S20立交)和浦东段(越江段至G40立交)。沿江通道工程是市域高速干线“一环、十三射、一纵一横、多联”中“一环”的组成部分,其建成将使“C”字状的郊环线变为“O”字状,形成全长约208公里的完整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