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慎坤
非洲南部国家津巴布韦突然传出军队政变的消息,让国内媒体一下子有些不适应,
一个统治津巴布韦37年受人民爱戴拥护的伟大领袖,怎么被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拉下了神坛,尽管军方否认发动政变,但军方封锁首都哈拉雷所有通往主要政府大楼、国会和法院的公路,占据国营电视台,软禁拥有90%以上支持率的总统,这不是政变是什么?
有报道称,津巴布韦前第一副总统姆南加古瓦已经担任执政党临时主席。津巴布韦军方发言人承诺总统穆加贝及其家人的安全得到保障,执政党宣布正在进行不流血的和平过渡。
穆加贝匆匆谢幕,并不意味着穆时代终结,权力依然在被军方支持的执政利益集团手中,津巴布韦未来的政局或许不会出现颠覆性的逆转。
穆加贝从津巴布韦建国之后就是这个国家的核心,至今已经长达37年,今年已经93岁的穆加贝依然没有萌生退意,明年津巴布韦又要举行大选,穆加贝也没有推出接班人,倘若如此,或许几年之后,出现一个百岁老人游走在世界的奇迹。
如何实现权力有序交接,是津巴布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谁接替穆加贝都是极不容易的事情,第一副总统姆南加古瓦本是穆加贝精心栽培的接班人,但在上周却被突然解除职务,穆加贝年轻的夫人格蕾丝开始公开谈论自己当总统的事情。
在成为第一夫人前,格蕾丝不过是一个打字员,但浸淫在执政党内,自然对权力有一种天然的感觉和欲望,跻身于党内高层之后,公开组建了保护穆加贝的特殊队伍,为自己登堂入室奠定了基础。格蕾丝的权力来源于丈夫,但要接管夫夫的权力,军方显然接受不了,从津巴布韦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从历史还是法律似乎都找不到格蕾丝接班的理由。
津巴布韦这位93岁的总统穆加贝,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长达30多年的任期内,穆加贝先后在1981年、1985年、1993年、2005年和2014年5次正式访华,1999年来华出席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2006年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10年出席上海世博会津巴布韦馆日活动,并与毛泽东离世之后所有中国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兄弟友情。
2010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列出当今世界23名独裁者,穆加贝位列第二。
2003年,穆加贝面对反对派指责时大言不惭:“我就是这个时代的希特勒,希特勒所献身的只有他的人民。如果为人民献身就是希特勒的话,那就让我变成希特勒10次吧”。
93岁的穆加贝1960年投身津巴布韦民族解放运动,1963年组建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任总书记。1977年至今担任民盟(1989年更名为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主席兼第一书记。
1980年津巴布韦宣布独立,穆加贝出任总理。1987年津巴布韦改行总统制后他又继续担任总统,并于1990年、1996年、2002年、2008年和2013年连任,执掌政权长达三十多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都很羡慕穆加贝,都希望像穆加贝那样长期执掌政权,但真正能够在93高龄还能执掌政权甚至周游列国的却几乎没有一个。
从1990年至2000年,穆加贝推行新的土改运动,强行没收白人农场主土地,宣称白人农场主所持有土地是从黑人原住民手中非法购买的,此举造成津巴布韦4500多名白人农场主出走,大量土地荒芜,经济由此陷入长期的混乱和衰败,曾经的非洲粮仓成为饥饿死亡之地。
1992年,政府修宪,强制赎买和征用白人土地,分给黑人。白人资本开始撤出津巴布韦,津巴布韦的经济开始滑落,津巴布韦的神话逐渐崩溃。为了安抚不安的选民,提振持续下滑的民众支持率,穆加贝选择了通过大撒币来安抚选民的情绪,1996年,穆加贝宣布将5年内强行征收白人土地。
1997年穆加贝向独立战争老兵每人发放5万津巴布韦币(相当于3000美元),2000年,穆加贝又将公务员工资上调90%。2000年刚过完新年,“革命老战士”一举强占1200个白人农场。
这些宝贵的土地并没有平均分配给黑人农民,而是被当成礼物送给穆加贝的亲朋好友。这些人完全不懂得如何经营农场,有些人一拿到农场所有权,就解雇了所有的农场工人,将机器设备拆成零件出售,赚取快钱,使得非洲大陆的粮食大国年年闹起了饥荒。
津巴布韦在白人殖民时期,号称是非洲的粮仓,年年都对外出口粮食,救济非洲的难民,除此之外,津巴布韦在白人殖民时期,还建立了良好的工业基础,开采加工各种矿藏资源,津巴布韦更有着悠久的历史,900多年前便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是南部非洲文明的起源,15世纪初达到鼎盛时期。此后不久,白人开始在世界各地扩张,津巴布韦的历史变成了白人与黑人共同创造的历史。
2005年,穆加贝推行所谓“城市净化运动”,将城市贫民强行驱逐,并铲平其住宅;同时加强对舆论的钳制和对反对派的打压。这些激进措施引发西方各国包括非洲国家的制裁,英联邦2002年宣布津巴布韦“停权”1年,而穆加贝随即宣布退出英联邦。
由于津巴布韦长期积欠外债,穆加贝又不愿实施稳定措施,使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停止了对津巴布韦的所有经济援助。2008年,穆加贝只能通过疯狂印钞来填补财政赤字,结果导致严重的货币贬值,官方当年公布的最高年通涨率是2200000%。这个“全球表现最差经济体”(2010年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一度拥有最大面值的货币--2.5亿津元,人人月薪过亿。津巴布韦曾经人人手握一堆巨额钞票,个个都是亿万富豪,但实际上都是穷光蛋。
2009年1月,津巴布韦通货膨胀失控,津巴布韦央行发行了100万亿面值的津元纸币。2009年4月,津政府宣布不再流通本国货币,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英镑和欧元就成了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里,政府又允许了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成为了法定货币,而且政府不设定汇率,于是这个非洲内陆国家就成了世界上也许是唯一一个九种货币共存的国度,唯独没有他们自己的本国货币。
也是在2008年,穆加贝的统治地位遭遇一场“大地震”。当年总统选举首轮投票中,反对党领导人茨瓦吉拉伊获得47.9%的选票,超过穆加贝的43.2%。离奇的是,第二轮选举前,茨万吉拉伊突然宣布退出总统选举。他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他的支持者如果投他一票,就会冒生命危险。
这个声明发出后不久,茨万吉拉伊躲进荷兰大使馆,他说这纯粹是为自己的安全考虑,他没有想寻求政治庇护。由于茨万吉拉伊的缺席,在末轮选举当中,穆加贝获得了90%的选票,再次蝉联总统职位。反对派称,选举存在严重的暴力威胁、营私舞弊等黑暗内幕。
反对党对穆加贝暴力统治的控诉还追溯到1980年代的大屠杀,至少有20万人死于穆加贝的种族清洗。这场大屠杀最开始号称要“在第一场春雨降临前将一切污秽清刷掉”,但穆加贝一直拒绝是屠杀“罪行”。
最近10年,观察家们一直在预测穆加贝何时下台,要么通过公民选举,要么通过政治抗议,当时
赞比亚《每日邮报》曾预言:只消轻轻一推,穆加贝政权就会土崩瓦解,但每一次选举穆加贝都屹立不倒,美国学者梅斯奎塔在《独裁者手册》一书中阐述,穆加贝把津巴布韦治理得一团糟却能“稳坐江山”,原因在于他搞定了“致胜联盟”,即那些真正决定一个领导人上台还是下台的核心群体。
穆加贝建立一个24小时宣传站,用以对抗西方的“负面宣传”,他控制的媒体连篇累牍抨击“西方霸权主义”。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反西方的斗士却一直热衷于西方的生活方式。他穿西装和定期读外文刊物,几乎从来不读当地报纸。谴责帝国主义却对英国传统“卑躬屈膝的尊重”,几乎会给所有访客一杯茶,还会给年幼的重孙辈传授英国王室礼仪知识。喜欢板球运动,在被英国制裁之前,穆加贝最喜欢的消遣是去伦敦旅行。
津巴布韦人民生活极其困苦,却不影响穆加贝和其夫人格雷丝的奢华生活。当国际社会全面制裁穆加贝时,穆加贝夫妇却在香港大肆挥霍,不仅早年斥资4,000万港元在香港购豪宅,格雷丝还用津巴布韦中央银行的资金在中国投资奢侈的钻石买卖。
津巴布韦央行去年宣布采取“换币”行动,从2015年6月15日起至2015年9月30日内,175千万亿津巴布韦元可换5美元,每个津元账户最少可得5美元。此外,对于2009年以前发行的津元,250万亿津元可兑换1美元。津巴布韦的货币津巴布韦元将在9月份停止流通,津巴布韦实行多货币政策。
2015年6月,津巴布韦宣布,民众可以把津巴布韦元拿到银行兑换美元。根据官方汇率,2008年以后发行的津巴布韦元最不值钱:10万亿津巴布韦元兑换2美分,20万亿津巴布韦元兑换4美分,50万亿津巴布韦元兑换20美分,纸币“王中王”的100万亿津巴布韦元兑换40美分,相当于超市里两个圆面包的价格。
津巴布韦财长奇纳马萨披露,津巴布韦央行为“换币”行动划拨2100万美元,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民众可在指定的金融机构兑换,但银行不会将居民原先的津巴布韦元账户自动转换为美元账户。津巴布韦拥有1330万人口,GDP总值不过100亿美元,2100万美元就把全国的纸币换了,可见这个国家己经一贫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