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中美贸易战峰回路转,A股科创板进入倒计时。
港股和A股均显著回升,两地期权看多交易者更是收获巨大,总算是一扫阴霾。
目前,交易员们正等待中国货币当局降准,或降息,普遍看多进一步的市场复苏。
降息,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
年初至今,从印度到新西兰,从澳大利亚到波兰,都在降息。
日本欧洲继续保持宽松,最近美联储议息会议也意外传出降息征兆,而CME9月利率期货显示降息概率已超过70%。
目前的中美5年期国债,仍然保持着大概为1.2%的利差,这属于央行易行长说过的“舒适地带”。
如果美国重新进入降息通道,无疑将显著降低中国央行放松“货币闸门”和人民币汇率的压力。
老吴熟悉的私募基金,目前正普遍提高仓位,积极参与押注中国货币政策松弛力度的赌局。
而从投资、消费、就业等各方面看来,中国货币政策的放松,已是必然,别无选择。
其一
财政政策能力有限。
为了抵抗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上半年主要动用了财政力量。
支出明显前置,对当时基建有明显提振作用。
但减税降费后,财政收入明显下降,基建增长开始疲弱。
往后看,随着财政赤字继续透支和减税降收,中国经济动能还将继续回落。
其二
外部摩擦继续,前途仍旧不明朗。由于大部分贸易商抢出口,应该说上个月的贸易下滑情况还不显著,但是本月开始,相信出口订单和实际出货均将受到较大冲击,而外贸数字从来都是就业率的关键性先行指标之一。
其三
社零消费也不乐观。国统局公布的5月消费增速是各经济数据中的唯一亮点,前值7.2%,当月8.6%,正增长。不过,今年放假日全部在5月,而去年有足足3个假日在4月。考虑到这个较大区别,
今年5月实际社会零售增速仅为7%,创16年来新低
。如果考虑社零价格受到当月食品价格显著上涨的拉抬,那么这种增长的真实质量更加“
差劲
”。
其四
工业增加值低于预期。采矿、电力、热力、燃气、供水等基础性数据均普遍回落。发电量回落最为明显,几乎进入负增长区。上游生产虽然貌似不差,但下游需求锐减,如汽车产量继续同比下滑,
从4月的-16%降到5月的-22%,因此上游库存开始增加,持续增长难以实现。
其五
就业情况最为值得关注。
从5月PMI分项来看,从业人员指数比4月进一步回落,仅为47,创10年以来新低。
当然,就业率兹事体大,老吴还不能仅仅就一个PMI就得出消极看法,但是创造主要就业是中小微企业,而目前草根调研下来,这些企业的经营不确定性显然远远高于大型企业。
老吴预测,2019年下半年,中国货币可能将顺应美国降息大势,在降息和降准两个领域分别动作,最大可能是降准2次,降息1次。
其他货币中间工具也将提升规模,降低成本,这里,既要挽救中小银行危局,也要继续为低成本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