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耳朵里的博物馆
和娃去博物馆,不懂找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文明内蒙古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发生3.1级地震 ·  4 小时前  
草原云 北方新报  ·  内蒙古满洲里市发生地震 ·  4 小时前  
江西发改  ·  49条务实举措进一步降低我省物流成本 ·  18 小时前  
都市现场  ·  2月底截止!江西居民抓紧办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耳朵里的博物馆

故宫又放大招!规模大、等级高的专题大展来了,高清大图直击现场,年度必看+1

耳朵里的博物馆  · 公众号  ·  · 2024-12-27 17:18

正文

你好呀,我是朵朵~


“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 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重磅开幕。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含山博物馆等多家单位联袂呈现,展出了399件(套)珍贵文物。 这次登场的玉器包括颇具神秘色彩的 “刻图玉版”、“玉龟形器” 、以及曾为北京2022冬奥会奖牌设计提供灵感的 “重环玉璧” 等代表性文物。



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时空穿越般的文化探秘,看看凌家滩先民们在数千年前如何为中华文明的“玉文化”奠基,也了解一下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结构与对生死的独特理解。




-01-

凌家滩的明星文物,

猜猜它们是什么?


提到凌家滩的明星文物,许多人脑海里或许会浮现出造型神秘又美丽的 “玉鹰”、”八角星纹玉版“和“玉龟” 等。



虽说是玉鹰,左右翅膀却像两只猪,中间还有一个八角星的图案,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答。有的联系文献记载寻找可能的名称,有的寻找同样的纹饰和造型,还有的认为它是三种崇拜合而为一的体现。



这是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像是原始版本的玉鹰。



这是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片状的玉龙。



这是来自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哦!



在祭祀或盛大仪式上,身为巫王的领袖会佩戴大量玉饰,借助“玉铃”让玉器彼此碰撞出悦耳的声响,以此烘托神圣氛围;而 “八角星纹玉版” 则可能用于记录星象、神祇或巫教仪轨,传达某些神秘的宇宙观。正因如此, 凌家滩文化在后续的良渚与薛家岗文化中都可以找到踪迹,他们或许是中国史前“巫教文明”的重要催化剂



这个展柜背板上的三件玉器也来自红山,是不是觉得和凌家滩的玉器非常像呢!


看到下面这件玉璧,您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呢?找一找北京冬奥会的奖牌对比一下吧~




-02-

什么是凌家滩遗址?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含山县裕溪河中段北岸,地理位置优越:它与巢湖、长江之间水道相连,近水而不易被淹,为史前先民提供了理想的居住和生产环境。 该遗址距今5800年至5300年,是长江下游同时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聚落遗址,与东北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并称为“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在距今5500年左右,凌家滩聚落骤然崛起,鼎盛一时, 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制玉中心之一,对之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与大别山南麓的薛家岗文化的玉器制作产生深远影响 ,为后世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根据考古发掘显示,凌家滩遗址核心区面积可达60万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墓地与祭坛区等多个功能分区。依托于岗地略高的地势,先民们在聚落周边修建了一道内壕沟,对中心区起到保护与分隔的作用。与其他普通聚落相比,凌家滩的规划更为复杂有序,显现出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他们吃什么?


凌家滩人餐桌上的食物可谓多种多样,包括淡水贝、鱼类、鹿科、野猪乃至少量猛兽,还有饲养的家畜和采集的莲藕、薏苡、栎属果实。 考古学家还找到了他们曾经种植水稻的的痕迹呢!



下面的几件陶器,您在其它地方见过吗?



他们住在哪里?


凌家滩遗址除了一系列大型玉器外,还出土了规模宏大的红烧土遗迹,面积约3000平方米。这里,考古学家发现了用红陶块砌筑的墙体结构,墙厚度可达0.5~1.5米。这些遗迹或许与凌家滩人用于公共或宗教活动的祭坛或其上的建筑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红陶块由粘土和稻秆、稻壳等混合后,经800~1000℃高温烧制而成,硬度和结构与砖已极其相近,堪称我国最早的人工烧制建筑材料之一。 它的出现,标志着史前建筑材料的一次重要变革,为后世的砖瓦砌筑建筑开了先河。



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在凌家滩,制玉手工业兴盛一时。先民们不仅使用本地玉料,也可能从外部渠道获取更高品质或更具特色的玉石。玉器的重要性,也让凌家滩出现了高层次的社会动员能力:建造环壕、修筑祭坛、开采并运输玉料,需要大量人力和社会协调。


与此同时,凌家滩的社会结构有着明显的分化。比如祭坛附近的墓地随葬品的数量和等级差异极大。 玉器成为身份地位的直观体现,暗示社会已出现贵族阶层



上面这件是祭坛上出土的石钺,可能曾经被火焚烧。



凌家滩出土的数量众多的钺,有的墓葬中甚至随葬了几十件大小、种类不同的钺,这些钺根据它们放置位置的不同和材质的变化等,能够区分出不同的使用方式,有的属于镇墓,有的则是炫耀财富,还有的可能是丧葬仪式的一部分。


钟爱玉器的凌家滩人


凌家滩的玉料被打磨成形态各异的器物: 璧、璜、镯、版、铃 ……每一种造型都有相应的礼仪、宗教或美学需求。



展厅中还详细解释了玉器的制作方法。


他们的如何面对死亡?


凌家滩先民在丧葬礼仪上非常讲究,也体现了他们对死者的重视,通过考古发现的随葬品的种类和摆放方式,以及墓葬的形制,我们可以尝试复原当时人们举行葬礼的部分过程。


精美的玉石与关键性权力象征多存于棺内,诸如玉镯、玉璜、玉龟等器物常常佩戴在逝者的手臂或胸口附近,用以象征亡者生前的社会地位与灵性护佑。而陶器或一般石器多置于棺外,有的可能是亡者生前使用过的或者他的朋友的赠礼,表达逝者日常生活与社会关系的延续。



最大的一件镇墓石钺,重量接近10斤。



除了单个文物,文物在墓葬中如何放置和组合的,也能揭示出不少有趣的信息。下面这三张图是凌家滩最大的墓葬之一,编号07M23的墓葬的随葬品摆放示意图,分别是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




-03-

精神见于山川:九千年玉文化


玉龟、玉璧、玉铃、玉版……这些作品皆凝聚了凌家滩人对天地、生命与社会关系的终极思考。在后世的文献记载中,玉器因其温润、细腻与坚固品质,一直被视为“君子”与“美德”的物质象征,在社会礼制中更是被赋予了多重神圣属性。


当我们把视角投向新石器时代,可以发现,原来早在文字出现之前,中国人就是如此这般对待这种特别的石头了, 凌家滩出土的种种器物是这一文化传统极为耀眼的缩影:他们在这里把对天地、自然和人文秩序的思考融于一方玉石之中,熠熠生辉,代代相传。


红山、良渚、凌家滩、齐家、石峁 ……玉器始终与神权、王权密不可分。它不仅是祈福、祭祀的神器,也承担着身份标识与权威象征的功能。


红山文化


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是我国玉文化的早期发展地点之一。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的玉器极为有名,可以试着找一找,您见过的良渚文化玉器,和这次看到的凌家滩玉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齐家文化


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出土了很多这样的玉琮,它们和良渚玉琮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问题。


大汶口文化


主要位于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常见玉器以玉环、玉镯、玉坠等装饰品居多,图中这件有的学者称为牙璧,有的称为玉璇玑,虽然功能莫衷一是,但其象征性和礼仪作用十分明确。


石峁文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文明内蒙古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发生3.1级地震
4 小时前
草原云 北方新报  ·  内蒙古满洲里市发生地震
4 小时前
江西发改  ·  49条务实举措进一步降低我省物流成本
18 小时前
都市现场  ·  2月底截止!江西居民抓紧办理
3 天前
硕士博士读书会  ·  回家的路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路
8 年前
肌肉男训练营  ·  一次让你脱衣困难的肩与三头训练
7 年前
瞭望智库  ·  今人的十大恶俗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