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三分钟
4 亿中产财经资讯平台,专注深度财经商业报道。由财经媒体人杨瑞团队执笔,出品《广州租售同权》、《北京学区房多校划片》、《国家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等多篇千万级刷屏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任正非告诉总书记:缺芯少魂已减弱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特朗普,突发!对华最强硬投资政策:涉及半导体!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国资委发声!事关AI ·  3 天前  
OFweek维科网  ·  利润暴涨104%!这一激光巨头全年营收262亿 ·  3 天前  
OFweek维科网  ·  荣耀暴涨67%!小米“二杀”苹果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三分钟

李东生豪掷134亿,买下广州两座工厂

财经三分钟  · 公众号  ·  · 2025-01-16 17:35

主要观点总结

TCL科技子公司TCL华星以26.15亿元购买LGDCA的20%股权,并计划收购其80%股权及配套的模组工厂。资金来源为TCL华星的自有或自筹资金。收购有利于TCL华星提升规模、满足用户对大尺寸产品的需求以及增长业绩。此外,TCL华星还与客户网络相融合,以提升业绩。不过,此次交易也将增加TCL科技的财务负担。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TCL华星购买LGDCA的股权

TCL华星购买LGDCA的20%股权,并计划进一步收购其剩余的股权及配套的模组工厂,以增强其在液晶面板行业的地位。

关键观点2: 资金来源

TCL华星的资金来自于自有或自筹资金。

关键观点3: 收购的好处

收购有利于TCL华星提升规模、满足用户对大尺寸产品的需求以及增长业绩。此外,还能补充IPS技术短板,整合产能和技术。

关键观点4: 客户网络的融合

并购完成后,TCL华星将进入LGDCA的全球客户网络,从而提升业绩。

关键观点5: 财务负担

虽然并购能够提升TCL华星的业绩,但也增加了TCL科技的财务负担。需要关注其资产负债率和有息债务情况。


正文


李东生团队,大手笔买工厂。


1月11日,其执掌的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TCL华星, 以26.15亿元的价格,获得LGDCA的20%股权。


LGDCA,是韩国企业LG显示在广州设立的液晶面板工厂。TCL华星也做屏幕生意,两家是同行。


图源:TCL科技公告

4个月前,TCL华星宣布,拟斥资108亿元,收购该厂80%股权、及其配套的模组工厂全部股权。这笔交易尚未完成,仍需相关部门的批准。

待两笔交易完成,TCL华星将拥有LGDCA及其配套的模具厂100%股权。

“LG显示出售广州工厂,是因为有资金压力,需要这个钱来补贴其新投资。”WitDisplay分析师林芝告诉小编。


筹划买厂

李东生团队即将收入囊中的,是广州黄埔区的两座工厂。

LGDCA的主要产品,是电视及商用显示大尺寸液晶面板, 设计月产能为18万片。

2024年1至10月,该厂收入为65.4亿元,净利润为2.4亿元;总资产达到112.3亿元。

图源:21世纪商业评论制图

团队还一并拿下了其配套的模组工厂,即乐金显示 (广州) ,设计月产能为230万台。

2024年上半年,该厂营收为64.8亿元,净利润达4.65亿元。

两笔交易共需134.15亿元,资金来源为TCL华星的自有或自筹资金。


“在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产业,投资是企业发展必须要做的事情,每年都需要新增投资。”李东生曾称,2024年做的投资预算有400亿元。

TCL方面表示,此番并购有三个好处: 提升规模、满足用户对大尺寸产品的需求、增长业绩。

华星在广州有一座T9工厂,号称是“全球唯一兼容LCD、MicroLED面板的产线”,总投资额350亿元,当前产能为18万片/月。其二期产能在爬坡中,主要生产中尺寸面板。

LGDCA则以大尺寸产品见长。TCL管理层透露,自8月起,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落地执行,推动电视销量增长,销量最旺盛的是75吋、85吋及98吋等超大尺寸产品。

其进入李东生管理的TCL大家庭后, 将与T9产线打配合,组成“双子星”工厂。

TCL华星称,这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满足大尺寸趋势下的增长需求。

“收购运营成熟的LG广州工厂,TCL华星还可以补充IPS技术短板。”开源证券分析师指出。

TCL华星也表示,将整合IPS产能和技术,满足市场对宽视角、色彩准确度的需求。

收购广州工厂前,TCL华星客户主要以三星、TCL和MOKA为主。并购完成后,其将进入标的公司的全球客户网络,提升业绩。



获取产能

TCL华星,是李东生手里的重要资产,扛起TCL科技的收入和利润大旗。

2024年1至10月,其营业收入为769.6亿元,同比增长25.7%,为母公司贡献六成收入。

图源: 21世纪商业评论制图

该公司董事会共有6名成员,其中李东生是董事长、赵军任CEO、金旴植任执行董事。

金曾担任韩国LG显示副社长,后来去了别的公司,2009年看到李东生在筹备华星项目,就主动找来了。

两家或许早有交集。

经过15年的苦心经营,TCL华星已成为面板行业龙头,以深圳、武汉、惠州、苏州、广州、印度为基地, 拥有9条面板生产线、5大模组基地 ,投资金额超2600亿元,员工人数超3.6万人。

图源:TCL官网

其在财报里称“电视面板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二”“55吋、75吋产品份额全球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LG显示,两大韩国面板厂商,正将业务重心放在更先进的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 上。

OLED和液晶显示 (LCD) 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发光方式。

OLED是自发光技术,每个像素点都能独立发光,无需背光模组,这使得OLED屏幕可以做得更薄、更轻,在对比度、色彩和亮度方面具有优势。

李东生解释,从性价比和竞争力等方面看, 目前没有技术能在大屏显示上取代液晶显示 (LCD)

他认为,LCD,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依然是大尺寸显示的主流技术。

“在笔记本电脑、电视市场,OLED屏幕仍居于高端,没有在中低端市场实现快速渗透。”林芝向小编解释。

2020年,TCL收购三星的苏州LCD工厂。“三星之所以撤出这个产业,不是因为这个技术没有市场,而是在效率上竞争不过中国企业。”李东生表示。

“全球屏显市场,大屏化趋势明显,以电视为例, 85吋、100吋类产品,销量增多。”

集邦咨询分析师余彬称,LCD的产能需求有所提升。

这意味着,收购完成后,TCL华星在LCD大尺寸市场的占有率将提升。


顺风加注

李东生的面板生意,处于顺风周期。

“过去两年,受益于供给侧格局优化和主流厂商采取按需生产策略,供需关系改善,电视面板价格回升至合理的盈利区间。”10月,TCL科技管理层表示。

“国内消费补贴政策出来后,终端厂商进入提前备货阶段, 这意味着面板市场处于稳中求进阶段。 ”林芝评论道。

2024年1至10月,TCL华星净利润为44.4亿元,同比改善60.7亿元。

这些年,公司抓住细分市场机遇,针对IT和车载业务,推出中尺寸产品,其LTPS车载屏出货面积提升至全球第三。

小尺存OLED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

财报称,截至2024年6月底,柔性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达到3,900万片,同比增长180%, 市占率提升至全球第三,折叠屏出货量全球第四。

李东生和TCL华星,正选择主攻喷墨印刷的QLED/OLED技术在大尺寸上的应用,以及Micro-LED方向。

李东生,还在力推出海。

1月,TCL参加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 (CES) ,展馆面积高达2342平方米。李本人亲临现场,称全球化是TCL最亮眼的标签。

2024年上半年,TCL科技海外业务创收263.3亿元,占总营收三成。李拿下广州工厂,有望从客户网络、产能等多方面,助力其国际业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任正非告诉总书记:缺芯少魂已减弱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国资委发声!事关AI
3 天前
OFweek维科网  ·  荣耀暴涨67%!小米“二杀”苹果
4 天前
政知见  ·  好物解忧 | 拯救发际线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