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小众先锋
撰文_君伟
NOWNESS天才计划以五部短片为一组进行主题展映,非各自为战、孤立分散,而是在强有意识的策展编排下,将一组短片置于某种共性角度上。
竞赛单元20部短片设置了
“看见风景的房间”、“找钥匙的方法”、“寓言,预言”、“它降临的时刻”
四个主题,分别对应于人与空间的关系、叙事策略的可能性、过去现在未来的关联,以及权力制度下的对抗冲突四个阅读路径。可以说,这四个主题名即是四部长片名,五部短片构建一部长片,既能对具体短片有差别独立的观看,亦能在整体上反映不同创作者在表达上的相似侧重。
“看见风景的房间”:
《睡不着啊!》《曼婷》《雨中的两人》《在水一方》《热天午后》
“找钥匙的方法”:
《小说家》《不要表演》《下雨了》《休息一下》《穿过水坝》
“寓言,预言”:
《宝孜达》《毒药猫》《那天,妈妈晚上没回家》《缠》《燃夜》
“它降临的时刻”:
《波动》《洗净》《相谈》《下风处》《菠菜》
11月28日,2024第六届NOWNESS天才计划“天才之夜”颁发荣誉,以下为荣誉名单:
评委会特别推荐(表演)
:《相谈》 主演:西冈德马
评委会特别推荐(美术):
《那天,妈妈晚上没回家》 美术指导:鲁一澄
观众选择荣誉:
《宝孜达》 导演:克冉·阿布卡斯木
回到短片内容本身,从议题上,20部竞赛单元短片,加上开幕片《遥远的下午》《火箭发射时》《驶向昨日》及“她在路上”特别活动短片《她在路上》《双节棍公主》《虎与龟》,大致可以提炼出以下六个议题:
民族、女性、青春、家庭、社会及叙事
。透过这些议题的排列组合,可以窥见当下青年创作者影像表达的共性与个性。
《驶向昨日》《毒药猫》《宝孜达》
或多或少涉及了少数民族传统的叙事习惯、神话传说或习俗仪式。
开幕片之一,扎西加才导演的《驶向昨日》讲述了一个藏族小伙驾车去卖天珠,路上搭乘了一位陌生人的故事。在一种朦胧梦幻的影像中,主人公遇到重回故土的陌生人,对话的缝隙中逐渐指向这个陌生人即主人公在日本刚刚死去的叔叔,现实与非现实就此打通。这套叙事魔幻现实交织,与受宗教深切影响的藏地叙事传统接续。
关天导演的《毒药猫》取自川西羌族的民间传说,月夜森林异响时,毒药猫出没。短片同样带有极强的魔幻现实质感,在一个四周丛林密布的村寨,一个男人梦中看到村里妻子们化身毒药猫啃食丈夫,男人梦中惊醒。
克冉·阿布卡斯木导演的《宝孜达》片名本意是哈萨克族的一种传统习俗,屠宰牲畜时割喉放血即“宝孜达”,这样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和疾病传染,男孩“宝孜达”后会成为哈萨克勇士。片中姐姐让男孩“宝孜达”一头命不久矣的羊,而男孩只是想让羊拉雪橇,没想过要屠宰生灵。
“她在路上”特别活动带来了三位女性导演的短片,
《她在路上》
展现演员高圆圆远离都市来到草原遇到牧羊女斯琴的所思所想,
《双节棍公主》
展现了亚裔英籍混血女孩Mana在人类历史不同时空中的穿梭,而
《虎与龟》
轻巧灵动地讲述了越剧女孩成长过程中与师生、旧友、家长的关系。
它们是三种不同的公路片,三种不同的“在路上”。
张钰导演的
《她在路上》是城市人与草原人的碰撞、明星与素人的碰撞。赵丹导演的《双节棍公主》时空大开大合,酷炫的视听语言将女性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归于一处,弥生时代射箭的勇士、昭和时代被束缚的和服女子,而今令和时代的双节棍公主,女性力量自远古向未来喷薄而出。
徐天琳导演的《虎与龟》是一部从台词剧作、演员表演、导演调度皆炉火纯青的青春片,纪录片式的手持跟拍及演员的灵动表演,将越剧女学生从学校出来,跟着母亲去办落户,再与老同学游玩老家,最后去越剧舞台演出的整个“在路上”过程展现得鲜活生动。女孩对越剧的理解,与母亲的对抗,与同学纯真的友情,及年轻人对未来的迷茫,皆被导演精确捕捉。
在竞赛单元,
《毒药猫》《波动》《洗净》
三部短片在性别议题上张力极大。《毒药猫》展现了在家劳作的妻子们化身毒药猫吃丈夫的情节,对于男权的反抗露骨大胆。李怡蓓导演的《波动》在一种少女、父亲、父亲客户的权力关系构建中,拍出了即将上大学又欲望萌动期的少女遭遇性骚扰后的隐痛心理。黎乐怡导演的风格化黑白短片《洗净》则直指“卫生巾”这一意象,某个军事化管理的营地,女教官让女学生深夜去厕所洗净已丢进垃圾桶的卫生巾,因为沾血的卫生巾会带来不不祥,不同种族的女学生因这一事件撕裂。
《毒药猫》
众多女性题材作品中,陈力格导演的
《曼婷》
属于独一类的存在,它触及了影像鲜少触及的中年女性拉拉题材。在一次聚会中,两位分开多年的中年女性重聚,夜色中二人谈及当年的分手,与如今生活的状态,温柔又遗憾的情感流动在两位女演员的面庞之上。
在展现男女青春的题材里,
《虎与龟》
最为灵动。长镜头跟随越剧女学生挽着同学胳膊从教室出来,路上女主被男同学薅头发后嬉闹追打,见到同学给老师唱越剧,女主与同学跑过去唱戏蹭卡,紧随其后又碰到一位老师要听老旦,女主独自唱起老旦戏,最后来到食堂买“炸鸡”,一套调度下来将学生们在越剧学校的生活呈现得极度动人。
片中一处妙笔是对《李娃传》的使用。女主与老同学游玩嵊州后,女主扮上老旦,男同学让女主唱一段,《李娃传》中父亲教训儿子的唱词与男同学的心境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反应。《虎与龟》有对青春美好的书写,也有对美好之下潜藏迷惘的呈现。
程宇导演的
《雨中的两人》
中,情侣二人隔绝屋里屋外两个空间,不言之中带着隔阂与情绪。王煜导演的
《燃夜》
回到08奥运圣火广州传递期间,一伙少年浪迹街头,夜里胡闹,用鞭炮导致车祸,却遇上国人打砸抵制日货这样更大的一起群众事件。没心没肺野蛮生长的少年,从此有了成长的决定性瞬间。
叙事相对暧昧不明的是
《在水一方》和《波动》
。李蔚然导演的《在水一方》里山里女孩遇到了外来的闯入者,由此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兴趣,景观冲击力大于叙事;《波动》里即将上大学的女孩遭遇了父亲客户的性骚扰,成长过程中留下一抹隐痛。
《在水一方》
涉及家庭关系的短片里,
《穿过水坝》《相谈》
聚焦父子关系,两部独立动画短片
《那天,妈妈晚上没有回家》《缠》
聚焦母女关系,
《热天午后》《下雨了》
从孩童视角看家庭。
邵珠格导演的《穿过水坝》套了一种悬疑探案的类型外壳,内里寻找的是儿子与死去的父亲之间借录像带重新产生联系的情感密码。张曜元导演的《相谈》在手持跟拍的“达内兄弟式”现实风格中,将日本初代遗孤父亲与成为律师的二代遗孤儿子之间的矛盾猛烈揭开。两部短片,一部在冰冷疏离的父子关系中渐露暖意,一部在纠缠不休的父子关系中爆发隐秘心绪。
鲁一澄独立动画《那天,妈妈晚上没有回家》的影像瞬间将观众拉回2000年代,片名出现前后呈现了家中母女生活两种截然不同的面貌。动画营造出恐怖气氛及画面,马桶中涌出的鱼及男人,母亲的眼神特写,都极具视觉冲击。女孩怯懦又真诚的念白,直抵人心。张晨曦创作的《缠》同样以念白叙事,通过辫子与头发的意象展现母女关系的张力,发缝中血红头皮的视觉刺痛扎心。最后一句“我不想再往前了,妈妈你可以接我回家吗”,有一种令人潸然泪目的力量。
张文倩导演的《热天午后》在真人短片中营造2000年代时代气氛,一家人在热天的屋里进进出出,小女孩观察着一大家子人的状态。没有多么强烈的情节,却精准捕捉一个家庭一个下午的真实状态,慵懒沉默,又骚动难安。
张琦导演的《下雨了》记录了一家人去上坟的过程,固定机位长镜头对准一片树林空地,小孩间的玩耍,姐姐间对长辈的吐槽,大人间的闲聊,一块空间上演了家长里短,而最后大家上完坟离去,林中下起了雨。此时,影片迎来魔幻时刻,小孩记忆中爷爷的大黑狗出现了,酒瓶也倒了,镜头化作爷爷的亡灵主观视角僵硬移动,最后看向树叶上一只透明的虫,一只小孩想拥有的一只透明的虫。
展现社会问题与制度对抗的短片,主要集中在
《相谈》
与
《下风处》
两部短片。《相谈》聚焦日本遗孤问题,《下风处》聚焦村民与工厂的利益矛盾。
《相谈》中,打架失业的老父亲与年轻的律师初看时是雇佣关系,但随着事件的升级和反转,二人的深层关系逐渐揭开,他们是战后的日本遗孤,其次他们还是父子关系。在爆发对抗后,儿子对父亲进行严厉控诉。这个遗孤家庭,母亲离去,儿子作为遗孤后代在社会上艰难求生,年老的父亲为了保住工作用尽办法。《相谈》借儿子帮助父亲打官司保工作这一事件,呈现出遗孤在日本社会的残酷现实。
另一短片,陈浤导演的《下风处》在几处固定场景取景,来回切换的同一场景中,人群与人群的关系逐渐变质扭曲。患癌老汉与工厂对抗,禁止污染的工厂扩建;村民后来加入老汉与工厂对抗,但当工厂提高待遇后,村民又害怕老汉闹事。故事结尾,老汉消失了,他们深夜拿着手电筒寻人,人群中突然有人如患癌般咳嗽起来,咳嗽声划破夜空。故事不但展现资本对百姓的控制,更展现了隐藏在利益背后人性的复杂与善变。
在叙事角度上,
《小说家》《穿过水坝》
采用了多时空连接的叙事策略,
《不要表演》
带有戏中戏的套层结构,
《下雨了》《驶向昨日》
构建了一种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毒药猫》
将民间传说引入当下叙事。
徐一中导演的《小说家》将安东尼奥尼来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国》的故事与河南小城里一个少年写小说的故事进行了一次跨时空连接,通过一支钢笔,完成了一次奇妙的勾连。4:3画幅中是历史影像,而16:9画幅中是河南少年。八十年代,纪录片《中国》摄制组的翻译送给河南老人一支钢笔,作为友谊的见证;多年后,河南少年从爷爷处拿到这支钢笔,开始了小说书写。在工厂被罚时,他写了《一秒钟》的小说,记录领导训斥他时这一秒钟发生的事。而当年的翻译日后成为了意大利大作家,梦到一个中国少年写下《一秒钟》,并用小说贴满了一面墙,他醒来后把少年的小说内容写了下来。两个时空、两个国度,构建了一场奇妙的时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