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说心理,通通没道理# by 小冠
人本主义-2
1. 人本主义相当具有人文关怀,但难与科学搭边。
很多概念完全无法界定,什么叫「高峰体验」什么叫「自我实现的人」;再比如强调用「自由意志」来理解人的行为,那么哪些行为是由自由意志决定?自由意志如何决定行为?很多时候依赖于直觉/主观判断。
不过也必须承认,除了科学方法,也有其他途径可以去了解人格。
2. 人本主在在现代心理治疗/咨询当中也有影响和缺陷。
比如:共情同理、对来访者的积极关注、来访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被广泛应用于现在的心理治疗/咨询当中。
但由于人本主义强调人格健康的一面、自我实现的人是怎样的状态,所以必然会导致不适用于不正常/不健康程度比较严重的个案;而更适用于功能水平较高、发展程度较好的个案(书中特别说到,接受过教育的美国中产阶级)。
3. 人们总是带着对自己近乎完美的期待,进入到咨询室。他们认为自己不可能达到这个理想化目标,于是认定自己是失败的;好像必须成为别人/成为理想化的那个人,才能肯定自己的存在。
一种叫做「Q分类技术」的测量方式,可以帮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会有怎样的差别。
我想在治疗室中,应该还有一个「经过治疗师受训过的眼睛看到的来访者」,这个来访者的轮廓,与来访者「主观认定」的「现实自我」之间,也有差别。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主观认定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应当非常接近;同时Ta所认定的现实自我,也与治疗师所看到的,应当也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