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一种使用木质素复合材料与廉价金属合成CdS@Co-N/C复合光催化剂的方法,旨在解决全球能源危机。该催化剂在模拟阳光下的产氢效率显著提高,比纯CdS高出8.4倍,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其增强光催化产氢性能的原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为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研究者致力于开发经济可行的光催化产氢方案。
关键观点2: 研究目的
通过使用木质素复合材料与廉价金属合成新型光催化剂,旨在提高光催化产氢的效率和稳定性。
关键观点3: 研究方法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CdS@Co-N/C复合光催化剂,将CdS颗粒原位负载到Co-N/C木质素碳材料上。
关键观点4: 研究成果
CdS@Co-N/C复合材料显著提高了光催化产氢效率,最佳产氢速率达到6.11 mmol g ⁻¹ ,且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通过电化学实验和DFT计算,揭示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机制。
关键观点5: 研究亮点
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产氢光催化剂,有效解决了载流子复合、光腐蚀和团聚问题,为无贵金属条件下的高效光催化产氢提供了新的思路。
正文
将木质素复合材料与廉价金属应用于光催化产氢,为解决全球能源危机提供了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案。CdS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光催化剂,面临诸多挑战,例如电子-空穴快速复合、严重的光腐蚀、稳定性差以及纳米粒子易团聚等问题。为克服这些局限性,我们通过一种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CdS@Co-N/C复合光催化剂,将CdS颗粒原位负载到Co-N/C木质素碳材料上。CdS纳米颗粒在Co-N/C上的均匀锚定有效防止了粒子团聚,缓解了光腐蚀,增加了表面积与质量比,并提供了更多活性位点。在使用100 mg CdS@Co-N/C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最佳光催化产氢速率达到了6.11 mmol g
⁻¹
,比纯CdS提高了8.40倍。该木质素碳复合材料表现出了显著的稳定性,在五个循环后仍能保持较高的产氢效率且无明显下降。电化学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来源于木质素的碳具有导电性,与Co纳米粒子协同作用,作为电子受体,增强了电子传递并加速了CdS中光生电荷载流子的分离,从而提升了光催化产氢效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经济且无贵金属的光催化产氢方法
。
图文摘要
-
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产氢光催化剂,为实现碳中和做出贡献。
-
开发了一种与木质素衍生碳复合的CdS材料,有效解决了载流子复合、光腐蚀和团聚问题。
-
CdS@Co-N/C复合材料在模拟阳光下的产氢量提高了8.4倍,展现出无贵金属条件下的高稳定性和高效性。
图2 不同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图谱
(a)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b)
、拉曼光谱
(
c)
以及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曲线
(d)
图3 CdS
(
a)
、Co
-
N/C
(b)
和CdS@Co
-
N/C
0.1
(c)的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
CdS@Co
-
N/C
0.1
的
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
(
d)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
(e)
、选区电子衍射图样
(f)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及其能量色散光谱元素分布图
(g)
图4 CdS、CdS@N/C和CdS@Co
-
N/C
0.1
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高分辨率光谱图:Cd 3d(a);S 2p(b);C 1s(c);Co 2p(d)
图5 所制备样品的光催化产氢曲线(a)和光催化氢气演化速率(b);CdS@Co
-
N/C
0.1
光催化剂的
光催化制氢循环稳定性测试(c);在
CdS@Co
-
N/C
0.1
的光降解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捕获剂(d)
图6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a);计算光学带隙的 (αhν)² 与光子能量的陶克图(b);
VB-XPS谱图(c-e
);
CdS@Co
-
N/C
0.1
与CdS
和CdS@N/C的光电流光谱的对比(f);
电化学阻抗谱(g)
图像(
a-b
);CdS@
Co
-
N/C
0.1
中不同元素的态密度图像
(c);
C
dS@Co
和CdS
@Co
-
N
/C的差分电荷图像(d-e)
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工业大学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百人计划”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省植物质资源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州市青科协副会长、广东省林学会木竹材加工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赞助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78069、22422802和22038004)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ZB20230172和2023M740748)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07/s44246-024-00187-0
改性生物炭:合成及其去除环境中重金属的机制
Modified biochar: synthesis and mechanism for removal of environmental heavy metals
更好地理解土壤中铁循环对碳的稳定及降解的作用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Fe cycling in soil for carbon stabilization and degra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