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恢复全国高考制度40周年。40年来,高考改变了不少人和家庭的命运,也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系列特别节目《那年我高考》,采访40年来的高考亲历者,生动讲述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深情回望饱含艰辛的高考之路。节目四两拨千斤,描绘40年来发生的变化,畅谈40年发展的感受,以身边小故事反映社会大变化,以百姓小视角折射时代大主题。
以小故事、小视角折射恢复高考的深远影响。在《那年我高考》中,当今成就卓著的精英大家、普通工人、技术人员,共同讲述了高考给他们留下的难以磨灭的记忆和高考政策为个人和国家带来的发展变化。《罗中立,趟过人生中最重要的河》《王永,下苦功在少年》通过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破除极左思潮,高等院校拨乱反正的重要时期,再现了改革开放时代,人文精神回归和国家腾飞的历史画卷。《张嘉振:回自己的祖国去》《钱颖一:又见水木清华》介绍了两位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副总设计师张嘉振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他们在中国大飞机研制工程、创新性人才教育改革方面的突出贡献,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着眼于长远的追求探索。《忻力,给高铁造“心脏”》讲述国内培养的“土”大学生、中国中车株洲所首席设计师忻力和他的团队,自行研制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芯片,突破了高铁的速度极限,打破了发达国家的长期垄断,体现了我国科技人员勇于开拓、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黄实现:奔着大国工匠去》讲述从高职院校毕业的江苏徐工集团维修工黄实现,以过人的智慧、刻苦的钻研和精湛的技术,赢得了集团最年轻的“维修大师”“江苏制造工匠”“全国劳动技能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那年我高考》通过10个不同年代、不同行业和岗位的小故事,充分印证了“恢复高考、文化考试、择优录取”的高考制度为各行各业培养和造就了数不清的骨干力量,生动展现了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进步与高考制度的恢复密不可分的关系。
细节展示突出真实感受和美好情怀。《那年我高考》娓娓道来一个个小故事,平淡中蕴涵特有的美感。口述与解说不止于说事,更关注于情。节目通过朴实自然、细致入微的描写,层层展开触及到当事人内心深处的旧事旧人旧情,充满了感染力,增强了吸引力。
《罗中立,趟过人生中最重要的河》讲述了恢复高考后,春风扑面、宽松自由的环境,让进入大学学习的罗中立独立思考、挥洒激情。他大胆地将只有在领袖画像上才使用的大尺寸、肖像式手法,画出了一位贫困、苦涩的大巴山老年农民形象。节目详细描述了这幅名为《父亲》的经典画作。在高2米、宽1米5的画布上,金色背景下,一张古铜色的老农面庞,一道道沟壑般的皱纹,残缺的牙齿、干裂的嘴唇、稀疏的须发纤毫毕现,双手捧着一只粗瓷茶碗,指缝中还残留着泥垢,眼神在幽暗的光影里朦胧不清。即便通过广播声音的描述,也能够使人强烈地感受到画作真实面貌的视觉冲击力,以及人们价值观的转变,对理性和人性回归的期盼,和画家对农村农民的认识理解、对大巴山真挚深厚的情感。
巧用解说词、配乐等表现手法为纪实节目添彩。《那年我高考》提炼每个故事最动人之处,解说词生动准确,表现力强,在平实中见功力,成为吸引听众的一大亮点。如,《苗文明的延水谣》节目中,对苗文明和他的同学们刻苦学习情形的描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陕北的困苦,困不住信天游嘹亮在沟峁之间,物质的匮乏丝毫没有影响求知的快乐。宿舍里像比赛似的,看谁读书睡得晚,起得早。苗文明和同学们就像遭了年馑的荞麦苗子,一沾雨露,就苍翠挺括。”《刘震云:风在我心中》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刘震云一部作品的扉页上印着这样两行字:风从哪里来,风在我心中。在得知恢复高考后,已经当了5年兵的刘震云心中,有风轻轻拂动了。”节目通过一种想象式的描述,表现了刘震云当年所思所想和他的精神世界,与作家年龄、身份、气质和经历非常吻合。节目口语化表达与文学语言的结合,既朴实直白,又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突出了节目特色,深化了主题内涵,为节目增添了一抹亮色。
《陈曦:我爱这蓝色的海洋》选用了军旅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作为配乐,用来表现从地方高校毕业后入伍的“80后”陈曦,从军迷到郑州舰实习舰长,与中国海军一同迅速成长的经历。在节目中歌曲恰到好处的出现,与故事自然衔接,“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战舰奔驰劈涛斩浪,海军战士红心向党,我守卫在海防线上,保卫着祖国无尚荣光。”优美抒情的旋律和歌词调节了气氛、表达了志向、抒发了情感,使故事更富有感染力,起到一种用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效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那年我高考》在“高考四十年”大气磅礴的宏观视角之下,通过当事人一段段共同的记忆,采用普通人的小视角和亲身经历呼应大主题,致敬中国高考40年,致敬每一代人激情奋斗的青春,反映时代、贴近生活,达到了真实和感动的双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