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北森,一体化人才管理云平台,拥有国内唯一覆盖人才测评、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继任与发展、360度评估反馈、员工调查、核心人力等业务的一体化人才管理软件平台iTalen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知名女星自曝 ·  4 天前  
现代快报  ·  知名女星自曝 ·  4 天前  
四川药品监管  ·  春节喝酒,如何减少危害?这份攻略请收好! ·  4 天前  
四川药品监管  ·  春节喝酒,如何减少危害?这份攻略请收好! ·  4 天前  
京九晚报  ·  @商丘人 2月份请重点关注……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HeRo大咖分享|李庆欣:客户思维与系统思维实现HR价值再造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1-01-14 14:32

正文


李庆欣

多点数字科技副总裁,

多点大学执行校长。

17年的外企工作经验,曾在西门子、惠普、施耐德等外企工作。

2015年左右加入京东进入互联网行业,担任京东大学执行校长。2020年起任职于多点科技。


以下内容整理编辑自多点数字科技副总裁,多点大学执行校长,李庆欣在第六届未来人才管理论坛暨中国人才管理典范企业颁奖典礼上的精彩演讲。

多点的核心业务是以数字零售云助力传统零售向数字化转型, 作为多点大学,我们致力通过建设人才生态,助力多点业务并服务于多点及其商业生态中各类客户、合作伙伴及价值链上下游各利益相关方。我们的使命是数字零售人才的“智造者”。

现阶段多点大学最核心的服务产品就是我们的内容,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核心就是人、货、场的关系重构。在重构下的整个价值链中,每一个环节可能都是一套新的能力、新的人才标准,所以,多点大学也致力于在这样的一个架构下再去搭建一个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然而,在这样的一个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除了这些专业能力的重构,我们的组织及HR都面临着诸多根本性问题。

对于组织来说,在过去的10年20年乃至30年间,整个人力资源的基础能力积淀是不够的。


今天我们谈论数字化转型,其实数字化是要经历从流程化到标准化,再到模块化、信息化,乃至到今天的数据化,只有经历了这些才能达成数字化的核心目标——智能化,才能够帮到我们去预判和助力企业发展。


显然,我们的组织并没有完全的走过这个历程,所以无论是企业的组织效能还是作为打造组织效能的HR团队到今天来看基础不扎实,支撑力度不够。

从HR的功能视角,我们今天虽然在谈论数字化转型,但在企业当中,我们的三支柱模型真的落地了吗?


三支柱的协同效能真的都发挥出来了吗?在三支柱里,HRBP需要的咨询顾问能力、作为业务伙伴的诊断分析能力是否具备了?


各个COE的条线,从招聘、绩效、薪酬激励、学习与发展等,是否具备基本的专业体系,摆脱“某个人决定组织专业高度”的陷阱,以矩阵化的协同作战的模式与HRBP合作,从效率和效益两个维度产生结果?


不具备这些基本功时,在面临创新、变化、模糊的种种外部要求时,很容易东施效颦、顾此失彼,或者就只有以人海战术应对挑战。

从企业视角,在巨变的时代企业需要摒弃“头痛医头”的经营方式方法,思考如何系统性塑造组织效能,才能历经风雨成为基业长青的企业。


高质量HR团队的要求:

  • 成为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HR;

  • 以系统的视角认知组织,以系统思维构建企业所需的 组织效能;

  • 此外还需具备的8项专业能力和4项个人基本素养。


塑造组织效能,打造基业长青的企业

塑造组织效能,是HR必须要实现的工作成果,也是HR、老板、企业共同的目标,为此我们需要具备系统性的眼光看待组织中的每个要素及其相关性。

其中,效能主要体现在能力、效率、质量和效益四个方面。 组织效能是指组织既定目标实现的程度:既定目标通常是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的程度可以是100%或200%达成目标这样的结果;

有三个维度成为组织效能的重要构成:群体性产出-表现为质量数量速度客户满意度等;组织的群体能力-即个体组成群体后所具备的A-S-K;群体的影响力-即组织对身处其中的个体这个方向,所产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及其它深层影响;所以 组织效能是一个多维度、动态的、双向的系统构建的构成。

组织效能达成的过程是从当下到未来一个精心设计和管理的过程;通常是基于企业由“好”到“更好”,或者从“有问题”到“问题解决”的需求而发起的变革管理的过程。

组织效能七次方 模型

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变革管理过程中,为了能系统性地进行组织效能提升,在这里介绍一下这个“组织效能七次方”的模型, 该模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角度去审视、诊断组织当中各个层面的问题,并帮助我们去系统性的解决问题。


HR能力跃迁之路

对于HR团队来说,其所有的资源、所有的预算都来自企业来自组织,“企业”是HR真正的客户,企业的需求决定我们的时间、精力、目标以及资源都投入到哪里。


企业面临种种的挑战面对商业环境的变化,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与时俱进,此时决定了HR需要做什么。


员工是实现组织效能的组成要素,是HR的服务对象和所有服务的体验者,是HR的用户,用户决定了HR需要怎样做。


HR作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桥梁,首先要面对的挑战是理解“以客户为中心”的含义,理清“老板、业务leader、组织”的角色,识别“需要-要求-需求”之间的区别,具备识别从企业战略-组织需求的能力。


“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练习,可以从以下6个问题开始:

客户思维练习

这个回答问题的逻辑也是解读战略的核心逻辑。


除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思维外,VUCA时代的另外一项重要能力即系统思维。


VUCA时代的核心能力: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的基本思维方式。


系统思维既能关注整体和全局,看到与分析对象有关联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并识别要害与关键;又能从结构角度识别不同层面的因果关系;同时以动态的视角,站在过去-当下-未来三个时间点分析总结规律、预测未来。


运用系统思维,才能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灵活有效同时不失原则地处置事务,在模糊复杂的情况下以洞见和定力,引领方向。


因此运用系统思维来看组织效能建设,我们就不能仅停留在组织与人才管理的专业层面解决问题,还要从运营管理和经营管理层面来看待组织需求,要理解公司经营成本费用的构成、收入来自哪里、利润的构成、员工的生产力和利润的关系等等所有运营、经营层面的问题。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一名优秀的HR人员要具备以下8项专业能力以及四个方面的个人能力和素养:


建设组织效能的能力模型

  • 8项专业能力:洞察业务、系统思维、引领变革、咨询顾问技巧、组织设计、人才系统设计、运用评估技术、引领技巧。

  • 4项个人能力和素养:人际交往、影响力、协同、建立信赖。


HR的成长也势必要经历响应客户的要求、真正服务客户的需求到去洞察和前瞻性的引领客户的需求三个价值创造的阶段。

看完李庆欣的精彩演讲内容,是否还觉得意犹未尽?小编还贴心地为大家准备大会其他专家大咖的PPT精华合集,具体内容如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