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网17日报道,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代表马利霍夫在与国际空间站宇航员通话时表示,机器人“费奥多尔”在返回地球后无法启动。
太空站宇航员奥夫奇宁在与地面通话时问到“费奥多尔”如何承受得了从太空返回地球。地面马利霍夫回答:“他正常飞到地面,但是拒绝与我说话,然后无法启动。可能是电池的原因,或者我不知道。但是他启动不了,目前正在研究原因。”
今年8月底,俄罗斯在空间站上部署了人形机器人Skybot F-850,引发了较大的争议,最大的焦点在于F-850机器人的前身和用途。
F-850机器人前身叫做FEDOR,在2017年公开时拿着枪械正在测试射击能力,被认为是俄版终结者。2019年8月,太空版本的FEDOR机器人被命名为F-850,保留了其基本结构,身高与一个正常人相当,计划前往空间站。
2017年4月,F-850机器人的前身FEDOR亮相的时候手持两把枪械对着靶子进行射击,图片来源:designboom.com
俄罗斯给出的说法是F-850机器人旨在进行救援行动,前往空间将测试其执行太空任务的能力。俄罗斯派遣F-850机器人进入空间站的目的在于测试机器人在失重情况下进行远程操作的能力,有助于俄罗斯今后在月球、甚至是火星上开展机器人登陆任务。
在9月发布的这张照片中,俄罗斯的Skybot F-850类人机器人在国际空间站的Zvezda服务舱里与宇航员Alexey Ovchinin一起举着俄罗斯国旗拍照。图源: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官方推特
F-850机器人在太空中的测试时间很短,目前已经随MS-14飞船降落在哈萨克斯坦着陆区,前后在轨测试不到半个月。
在空间站停留期间,F-850机器人测试开启舱门、传递工具、模拟舱外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等。
正在操作开启舱门的F850机器人,图片来源:sputniknews.com
不过有个镜头非常吓人,F-850机器人拿着电钻之类的工具与拿着枪械的模样像极了。
F-850机器人拿电钻的样子像极了手持枪械,图片来源:space.com
F-850机器人操作武器有争议
如果将人送到月球上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和技术,那么把机器人送到月面就简单地多,苏联时代就已经实现了,我国嫦娥三号和四号搭载的“玉兔”月球车也是一种机器人。
F-850机器人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人形,有四肢和头部结构。2017年4月,F-850机器人的前身FEDOR亮相的时候手持两把枪械对着靶子进行射击,给人留下了深刻影响。
太空版F-850机器人在测试期间也测试过格斗、驾车等操作,这些技能显然在空间站上使用不到,但是在地球或者在月球、火星表面才有用武之地。关于F-850机器人的定位,综合外界分析后普遍认为,F-850机器人是俄罗斯研究的一种多用途机器人,可军用也可以民用,鉴于该机器人也会使用枪械,因此给人一种军事用途的感觉。
F850机器人正在进行格斗动作测试,图片来源:space.com
根据外空条约,任何国家都不能将武器带入太空,俄罗斯这次将这款机器人带入太空没有任何问题。从俄罗斯的立场出发,F-850机器人可以在地球上作为终结者机器人使用,会操作武器,如果在空间站、月球或者火星,可作为人形机器人使用,通过远程控制可驾驶月球车、搬运货物、甚至是建设月球、火星基地等。
这样可大大节省俄罗斯未来数十年深空探索的成本,不需要通过载人航天就能实现月球基地、火星基地的建设,开发太空人形机器人具有非凡的意义。
空间机器人应该有的样子
人形机器人是机械中最高的形态之一,可全面模拟人的行为,但对于国际空间站,或者地外天体探索而言,人形机器人的效能和专业程度是较低的。
如果用于国际空间站,Robonaut 2这样的机器人就足够了,不需要双腿,NASA也开发出Robonaut 2的变形,使用轮式底盘作为Robonaut 2的移动平台,可在月球或者火星上使用。
Robonaut 2类人形机器是没有配腿的,图片来源:NASA
针对空间站、地外天体复杂的表面环境,NASA也开发出LEMUR机器人。LEMUR机器人是一种多足机械平台,全称叫做多足短途全能机械,就像爬虫一样运行,可在空间站外舱壁上爬行,进行舱外修复任务等。
空间站需要爬虫型机器人进行舱外检修,图片来源:NASA
LEMUR机器人还可以钻入月球、火星的地下熔岩通道、爬上悬崖峭壁等人类无法涉足的环境中进行探索,这些都是人形机器人所无法做到的。
第三代LEMUR机器人还开发出冰蠕虫模式,全面模仿蠕虫,有16个手指式吸盘,每个吸盘上有数百个钢制细钩,可在悬崖上爬行。
NASA认为LEMUR机器人可让我们进入地外天体不同的表面环境中进行深入探索,包括寻找生命等。即便是Robonaut 2这样的机器人,也只有上半身可用,双腿的用途不大。
第三代LEMUR机器人开发出蠕虫模式,图片来源:NASA
双腿行走在地球上比较管用,比如走楼梯,如果在地外天体表面,比如月球、火星上,仍然是轮式底盘好用,可行驶的距离足够远,符合探索的目的,这也是现阶段空间机器人应该有的样子。
人形机器人并非不适合地外天体探索环境,而是直立行走的机器人操作难度更大,不一小心就容易摔倒,地外行星上时常还有大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出现。只有人工智能发展到足够成熟的时候,人形机器人才是最佳选择。
F-850机器人正在进行一项三维动作同步测试,图片来源:space.com
综上,F-850机器人短暂的空间站之旅也证明,双腿在空间站上几乎无用武之地,如果进行舱外行走,双腿更是多余。但F-850机器人的手指比较灵活,在空间站上成功对接了插头和插座,只不过它拿电钻的样子像极了手持枪械。
俄罗斯航天集团新闻处则表示,“费奥多尔”一切正常,他正在休息,并准备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人形机器人上太空这件事大家是如何看待的?人形机器人真有必要上太空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作者:林文杰 航天科普作家
审稿:邵相军 紫金山天文台博士
编辑:Bob
文章由腾讯科普“科普中国头条创作与推送项目”团队推出
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
在微信搜索漫步宇宙【qqtaikong】并关注,然后
1、回复“英仙座”可以看到2018年8月英仙座流星雨合集,近百颗流星与你一期一会。2、回复“日偏食”可以看到2018年8月日偏食全程实录3、回复“火星大冲”可以看到15年一遇的2018年火星大冲实录【2018年7月】4、回复“月全食”可以看到本世纪最长血月月食实录【201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