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PRlearn
分享知识产权案例以及热点资讯等相关干货文章。每月推荐知识产权相关课题培训班或研讨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IPRlearn

关于著作权侵权,法官如何判?适用哪些法条?王迁、陈锦川老师终于讲清了!

IPRlearn  · 公众号  ·  · 2024-07-24 09:0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24年4月,“人工智能文生视频侵权第一案”经北京互联网法院审核立案,这是继“文生图”后的又一起侵权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与日俱增(如短视频二次创作、网络直播、IPTV点播等),各中争议不断发酵的同时,却也让大家重新思考著作权法的本质:


作品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独创性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复制权的界限是什么? 构成侵权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在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著作权法是法律关系最为复杂、法律内容最为丰富、法律变动最为频繁的法律之一。


随着产业每一次升级、变化,与著作权相关的争议内容也会随之变化。同时,科学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也会直接影响到著作权诉讼案件的类型,并体现在著作权诉讼案件当中。


但无论个案表现如何变化,只要能透过现象 抓住著作权侵权判断的本质, 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8月3-4日 ,智拾网举办 著作权进阶大师课 ,用2天时间就 法学原理、法律适用方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的问题、侵权判定标准 进行深度讲解。



【法律适用】 对司法实践中具有共通性的问题进行讲解,不仅有法条原理的解释,还有关联案例的剖析和适用规范。


【审判实务】 对各类著作权纠纷案的司法审判原则、裁判思路和审查方法进行全面的总结、梳理和解释。


扫码咨询更多详情


课程目标


01

热议话题的基本法学原理是什么?


随着新兴领域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人工智能“文生图”为代表的著作权纠纷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到底什么才构成“作品”?法官判定侵权的认定标准又是什么?


本次课程 ,两位老师会从著作权法的基本原理出发,讲解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网络直播、NFT数字作品、电子游戏、涉外版权在著作权纠纷诉讼中的实务难点,包括: 基本概念、法条解读、适用范围、认定标准、裁判观点等。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是否具有可版权性?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与人创作内容的区别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

网络直播

属于广播权吗?是否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实践中如何区分并解决表演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三项权利交叉重叠的问题?

NFT数字作品

适用发行权还是信息网络传播权?NFT交易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NFT数字作品铸造、交易的法律性质是什么?

电子游戏

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游戏玩法规则的具体表达是否具有可版权性?

涉外版权

如何认定侵权行为?适用哪国法律?管辖权如何确定?是否具有域外效力?


02

面对疑难纠纷如何准确适用法条?


在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中,律师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比如独创性认定、权利范围界定、侵权行为的认定等, 正确理解并适用法条 ,才能更好地制定诉讼和抗辩策略。


本次课程 ,王迁教授会基于著作权法修改后的内容,就著作权纠纷法律适用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度解析,包括:邻接权、广播权、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专有权利等。


邻接权适用难点


邻接权保护的对象通常是版式设计、表演、录音、录像和广播。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判断一个成果是否具备独创性,是否受领接权保护一直是一大难点。

【典型问题】 人工智能模仿表演是否受邻接权保护?


信息网络传播权适用难点


信息网络传播权所针对的行为有其鲜明的特征,就是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一种传播行为,怎样界定“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复制权&发行权对网络传播的适用性又是怎样的?

【典型问题】 IPTV提供72小时内的回看服务是否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专有权利的界定


一般而言,专有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类,那么在网络环境下的专有权利该如何界定保护范围?

【典型问题】 未经许可,转播体育赛事节目,是否侵害专有权利?


03

法官判定侵权的过程是怎样的?


与专利权纠纷、商标权纠纷等其他知识产权案件类型不同,著作权侵权纠纷涉及的案件类型多样,《民事案件案由规定》项下所涉四级案由即达20余种,各类纠纷审理思路和认定规则也各有不同,这就导致律师在办理相关案件时难以把握大方向。


本次课程 ,陈锦川老师会结合案例,一步步 拆解法官是如何判定侵权著作权的 ,他对法条的解读、对争议的理解、对证明标准的把握是怎样的,从而帮助学员在办理类案时能提前预判裁判倾向。

“接触加实质性相似”规则


【前法官答疑】 “接触加实质性相似”的准确含义,拆解该规则的构成要件,包括“接触”的意义、“接触”的要求、“接触”的内容、“接触的可能性”的理解、“接触”的举证责任及证明标准、“实质性相似”的具体判断。


合法来源抗辩成立的司法认定


【前法官答疑】 合法来源抗辩成立的审查与认定标准,包括客观要件的审查、主观要件的审查、证明责任配置与证明标准、责任承担范围等。


涉外版权案件的认定标准


【前法官答疑】 结合相关案件的法律适用、先决问题的相关原理及法律规定,对涉外著作权侵权纠纷进行分析。

扫码咨询更多详情


课程内容


8月3日:著作权纠纷法律适用疑难问题


一、 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著作权和邻接权问题


1.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否受著作权保护

2.人工智能模仿表演是否受邻接权保护

3.使用作品训练人工智能是否侵权

4.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侵权问题


二、传播权规则的修改和适用


1.广播权的修改和网络直播的定性

2.经营场所提供视频点播服务行为的定性

3.录音制品制作者获酬权的适用


三、数字环境中著作权专有权利的适用


1.复制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关系

2.NFT数字作品交易:发行权或信息网络传播权

3.信息网络传播权适用的疑难问题



8月4日:著作权审判实务


一、接触加实质性相似规则的运用


1.接触加实质性相似规则的意义

2.实质性相似的具体判断

3.接触的准确含义


二、新类型作品的认定及其保护


1.电子游戏(游戏规则)的表达与新作品类型的认定

2.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法律分析


三、版权侵权认定及其法律适用


1.版权各项权利之间的关系(复制、改编与发行、信息网络传播等)

2.合法来源抗辩与过错责任

3.必要措施与版权强制过滤义务


四、涉外版权法律适用


1.涉外版权案件的认定

2.涉外版权法律适用

3.《伯尔尼公约》与我国版权法适用的关系




讲师介绍


针对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律师若想制定有效的诉讼策略 (明确争议焦点、确定诉讼请求和抗辩理由等 ),就需要准确理解并正确应用相关条文,并对法官判定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做到心中有数,而知产大神王迁教授+审判专家陈锦川老师恰恰能解决上述难题。



法律适用疑难解析: 结合案例,把著作权侵权纠纷中最常遇到的法律适用难题进行剖析,包括法条解读、认定标准、适用范围等。



裁判规则路径剖析: 针对争议,分析法官在审理相关案件时的考量因素,了解法官对法条的解读和裁判观点,从而更好地制定诉讼策略。



课程收获


01

获得可供借鉴的裁判思路和方法,了解怎样的诉讼请求才能更好地说服法官

02

能够对著作权法的基本原理进行基础、系统、全面的学习

03

把握著作权法相关法条背后的本意,对条文的理解、适用和应用上没有偏差


报名方式


时间:8月3-4日

地点:上海


扫码咨询更多详情




知识产权资讯学习平台(致力于行业动态、企业招聘、活动、论坛、科技成果转化等专业文章)

征集知识产权原创稿件

发布招聘信息

投稿:[email protected]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点下 再走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