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是由美国未来研究所、创客大爆炸和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联合筹建的一个国际创客交流合作的众创空间和平台项目。实验室致力于发展、挖掘全球创客项目及产品,研发解决方案来连接大规模生产生态系统和小型硬件创业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安发布  ·  江西开放式高速公路计费规则解读→ ·  14 小时前  
吉安发布  ·  江西开放式高速公路计费规则解读→ ·  14 小时前  
古事新解  ·  男子用3D打印帮舅舅补上断指 ·  昨天  
深圳大件事  ·  这宝石犹如彩虹,美得惊艳!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

招募 | 未来+ × SZOIL 首尔双年展参展:沙尾生产型城市调研计划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  · 公众号  · 深圳 科技创业  · 2017-08-07 16:59

正文



名称:生产型城市沙尾调研工作坊

Project: Productive City in Shawei Workshop


时间:2017年8月7日-8月16日,共计10天

Time: August 7, 2017-August 16, 2017


地点:沙尾

Location: Shawei


导师:何志森, Jason Hilgefort ,李大维,Junyuan Chen,Peter Boelsterli,冯果川

Tutors: Jason Ho,Jason Hilgefort ,David Li,Junyuan Chen,Peter Boelsterli,Guochuan Feng


报名方式:扫描文末二维码报名

Application: Scan the QR code on the bottom of this article to sign up

生产型城市官网 Productive Cities:

https://theproductivecity.wordpress.com/



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生产被驱逐出城市,然而这一趋势是否真正为我们带来便利? 生活与制造的分离对工作岗位、知识和文化生产意识带来了严重后果。


而近来,“生产回归当代城市”重新回归人们视野。现在许多城市都在欢迎新型生产,并且新型生产已在城区蓬勃发展起来。 Fab City 便是这一国际现行倡导者之一,在一些城市进行的初步实验,如MakerMile的Machine Room,巴塞罗那的Fablab Barcelona,已经表明,配置这些空间有助于激励城市空间内的创意产业发展,鼓励创新型初创企业在活跃社区内的有机联系。



这种“城市内部生产”实验的空间,硅谷用的是车库,欧洲用的是废旧工厂,而如今,我们选择沙尾城中村作为中国Fab City 的实验基地。因为从许多角度来看,城中村已为实验提供给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它为考察如何激励城中村内的新型创新社区创造了理想条件。这种便宜、灵活、混合用途的地方已在国际上被用作工作和生活的初创社区。


了解往期生产化城市工作坊以及Fab City详情,请前往 http://fab.city

Learn more about past workshops, http://fab.city



首尔双年展简介

这次首尔将在9月1日举办第一届城市建筑双年展,本次策展人为Hyungmin Pai, Alejandro Zaera-Polo,本次展览主题是“天生的共性”,这次的首尔双年展是一个为原生的城市主义所做的实验平台,主题有:“城市所有权”“公共资源的消耗”“科技及生产”,本次展览探寻了9个与城市之间的共通点,包括三个与环境相关的和六个与科技相关的,由此探索科技和环境结合所产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今年,未来 + 学院将参展 首尔双年展 ,生产型城市作为本次作品主题,将围绕在沙尾的研究进行。本次工作坊的最终成果也将会在双年展上展出。



公共艺术& 产品设计工作坊简介


公共艺术:通过利用城中村中的资源材料创作大型艺术作品。改变以脏乱差著称的城中村,使其在更大的城市背景下能成为一个创意、灵感的汇集地。思考艺术是如何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改变、保护城中村。


产品设计:运用城中村已有的资源,如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来设计一个有价值的产品。通过制作产品来实现生产型城市的价值。


导师:李大维,陈俊元

目标成果:丰富个人作品集,最终完成的公共艺术品/产品,将在未来+举办的展览以及首尔双年展展出。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年轻建筑师项目

MOMA PS1 YAP


subWave by ROY


Holding Patterns by Interboro partners


将公共艺术与社区建设相融合,纽约现代艺术馆的年轻建筑师项目就是一个参考案例。本次工作坊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艺术作品,活化城中村社区以及周边、工业区。 可以思考的问题:艺术品如何具有社会影响?


往届沙尾产品工作坊回顾-制作一把属于自己的椅子



沙尾便利的工业区,以及触手可及的材料,有利于世界各地新锐的创意和点子于第一时间付诸实践。 本次工作坊思考如何把这种与生产直接接轨的设计新模式运用到设计流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城中村内的便宜制造快速测试设计概念。如何为城中村设计并制作一款实用产品。



为什么选择沙尾

Why Shawei

沙尾和深圳的城中村一直以来是深圳成为世界生产和创新中心的引擎。城中村内的生产设备是城中村的一部分并且为创意实现和大众创业提供支持。


现在有许多小型生产加工商铺遍布在城中村中,一些基础的加工材料类似木材、金属以及布料都可以在城中村内轻易地获取,使得无论是小企业或是设计师个人都能够在城中村内设计产品并迅速投入生产。



如此一来,沙尾的生产性质就向可持续推进了一步。这次工作坊的目的,一方面通过深入调研了解沙尾现状,扎实项目基础,另一方面致力于沙尾可持续生产流程的完善,构建沙尾创意社区



项目收获


1 在韩国首尔双年展上展出调研成果


2 在导师辅导下的最终调研成果可辅助个人作品集的构建。


3 导师带领下调研经验的积累,CAD技术、激光打印、3D打印等设计实用技术的学习


4 全部参加者将获颁发未来+ 学院和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的官方结业证书。


日程安排 Schedule

Day1

工作坊 介绍,团队组建,导师讲座

SZOIL

Day 2-3

沙尾现场调研/寻找素材

沙尾

Day4

开始草图设计

SZOIL

Day5

制作艺术品/沙尾找材料

SZOIL

Day 6

学习基本电脑绘图软件的运用,学习激光切割

SZOIL

Day7

学习建模软件Rhino,产品草模构建

SZOIL

Day8

与导师跟进制作成果

SZOIL,沙尾

Day9

放置公共艺术/产品作品

沙尾

Day10

小组汇报

SZOIL


报名 Application


报名材料:自我介绍以及想参与的工作坊名字

名额:10-15人

费用:材料+导师费

截止日期:8月6日

报名链接:https://jinshuju.net/f/NxuYFC或扫描文末二维码

结果通知:邮件方式



导师介绍

陈俊元

研究学者,设计师,Superuse Studio 元造 合伙人

陈俊元 毕业于荷兰海牙皇家艺术学院。她对城市的研究围绕科技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其它政治因素融为一体。在2016年,她与荷兰的Superuse Studio 元造 进行合作,将这个工作室带到中国。现授课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以及荷兰皇家艺术学院室内建筑物质流分析研究。


何志森

Jason Ho (何志森)老师是澳大利亚都市非正规研究工作室 (Urban Informality Lab) 联合创始人,mapping工作坊发起人,扉建筑学术顾问,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建筑学博士,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兼职讲师,美国空间与流量杂志(Space and Flows)特邀编委,中国风景园林杂志(Landscape ArchitectureChina)国际编委,澳大利亚世界景观建筑师奖(Worl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ward Australia)国际评委,国际景观设计行业协会(ILIA)学术顾问专家,亚洲设计学年奖国际评委(Asian Design AnnualAwards)。何志森老师于2010年和他现在的工作合伙人澳大利亚建筑师Khalilah Zakariya教授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成立了非正规城市研究工作室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都市现象。



Jason Hilgefort

未来+ 学院国际项目经理

Jason曾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他曾在纽约(Ehrenkrantz Eckstut and Kuhn)、洛杉矶(Behnisch Architects)、孟买(Rahul Mehrotra of GSD)等地工作。曾经在俄罗斯、乌克兰、巴西、芬兰、德国、意大利、中国和荷兰任教。杰森曾在维也纳举行的第十一届欧洲青年建筑师竞赛上摘获大奖。他后来成立了Land+Civilization Compositions(以鹿特丹和香港双城为基础的工作室)。他是2015—2016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的策展人和当年UABB学堂非常学院的院长。此外,他还加入了FUR(未来城市区域)项目。同时,他也是是uncube 杂志“建筑设计和其它(architecture and beyond)”专栏的撰稿人。



李大维

创客大爆炸,联合创始人

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主任

Hacked Matter智库,联合创始人

李大维从1990年开始参与开源运动。他是自由软件基金会会员,Apache多个项目的代码提交者,ObjectWeb开源基金会理事。在过去的20年里,他创立了多个开源软件项目,同时也参与了其他许多相关项目。李大维在2010年联合创办了中国首个创客空间——新车间。他还为Arduino开发了最为热门的可视化编程环境Ardublock。最近两年他开始关注城市农业,积极倡导“鱼菜共生”的养殖方式,把开源精神融入到农业艺之中。2011年,他与Anna Greenspan 和 Silvia Lindtner 一同成立了 Hacked Matter,研究和出版草根开放创新的议题. 在2015年和李洪刚联合创立“创客大爆炸”,推动创客在下一代的物联网平台的创新和创业。并且出任深圳开放创新实验室主任。



冯果川

筑博设计集团执行首席建筑师

城市规划专家,筑博设计集团执行首席建筑师,童筑未来负责人,ME学院建筑课负责人。在积极参与建筑实践的同时,一直保持对中国城市和建筑的反思和批判。其批判角度主要为空间政治学研究,关注意识形态以及资本在当代中国城市中的运作轨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