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冠雄频道
十大自媒体,转型互联网教练。专注科技商业,每日一深度!商务13521140909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天基金网  ·  飙涨40%!资金激烈博弈 ·  昨天  
天天基金网  ·  飙涨40%!资金激烈博弈 ·  昨天  
歸藏的AI工具箱  ·  AI ...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AI ... ·  2 天前  
科技美学官方  ·  小米双Ultra来了 ·  2 天前  
辽沈晚报  ·  官宣:解散!曾风靡全球,几乎每家都有! ·  2 天前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召开 ·  3 天前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召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冠雄频道

大数据、云计算、智能顾问,一只大象如何让保险业开始奔跑?

王冠雄频道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6-09 18:42

正文

在中国,很少有任何一个消费品能像个人保险这样,让人爱恨交织。


车险已经成为了有车一族的标配,爱情险、天气险等新奇险种总会引起吃瓜群众的围观和肯定,人寿险沉疴已久让消费者顾虑重重,重疾保险仿佛如同特殊阶层的消费品。消费者的复杂情绪,本身也体现了保险行业的复杂性。 (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关注可获取更多内幕,每日一深度!)


行业的信息不对等和消费者的选择困难症,能不能通过信息技术消除。有一只大象在2015年开始尝试,并且小有所成。


大象保险带来的不仅仅是保险服务的新体验,其背后是影响到整个保险产业、摧枯拉朽般的力量。


【保险与科技的化学反应:从告知消费者到了解消费者】


在我们以往的概念里,保险似乎距离互联网有点远。以往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保险常常是通过保险代理人制度来完成销售和后续服务的。由于保险代理人制度的行业准入良莠不齐,别说是普通消费者,恐怕是金融圈的人面对品类繁多、规则不明确的众多保险产品都是一头雾水。


而在互联网天生的信息通路优势下,保险业自身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保险的项目迅速崛起,消费者的保险购买习惯在逐渐被培养出来,移动互联网的金融产品购买力起飞,保险业开始尝到了互联网渠道的甜头,而消费者也借由互联网工具实现了对保险产品的信息补全。尽管对于人寿等险种来讲,依然存在着用户教育门槛,但车险、健康险、财险、退货险等大大小小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的险种在线销售趋势开始狂飙。


互联网保险的玩家和玩法越来越多,但所有玩法背后直指的都是信息透明化、销售通道扁平化。比如,通过互联网平台让险种的基本讯息直达用户,通过技术手段缩短消费者与购买行为、售后服务的心理和决策距离。作为一个成立初就想用互联网技术及其组织结构和思维模式来实现保险产业链升级换代的团队,大象保险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上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


传统保险通过保险代理人的方式去了解用户,要做到高效且精准的匹配方案并且根据用户不同的生命周期去动态调节,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很有可能出现“杀熟”、信息隐瞒等人事矛盾。


我尝试了一下大象保险APP,通过标签选择,可以为一个完全迷茫的新用户精准推荐与其匹配的产品组合方案。据透露这一技术,是其保险机器人系统基于后台海量数据智能匹配和用户行为轨迹判别所产生的用户画像,并且在不同时间点的不同状态下动态变化,根据产品库的迭代更新调整。相关算法和关联引擎则会基于正确的结果不断优化,变得越来越精准。



越用越懂你,越买越懂你,这种在线选择成本和判断的心理压力,都比面对一个保险代理人的穷追猛赶快速成交要小得多,也舒服的多。


保险业从用人力告知消费者,发展到用技术了解消费者,正契合了消费升级的深层需求。


【流量引入+技术革命,大象保险如何为产业赋能】


技术对于保险产业来说不仅仅是大象保险唯一的优势。如果说技术对消费流程的改进可以缩短潜在用户的购买决策过程,那么流量则是真正为产业带来新鲜血液的重要能量。大象通过百万用户,为多家保险企业不断带来发展动能。


如何让保险走进日常化场景,首先要了解购买保险的潜在群体特性。由于中国基础社会保险已经基本完成了全民覆盖,补充购买商业保险的人群,他们有的是保险从业人员,有的有过成功保险经历,从事高风险行业、具备高责任的人群或者都市精英。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能合理地认识到自身的风险保障需求;有动机了解保险并对保险有一定的信任感;具备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


对于这群人来讲,互联网保险能打动他们的只有三点:拥有丰富的产品资源;清晰且精准的产品组合方案;良好的服务交互体验。



据我观察,大象保险平台与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保险、新华保险等几十家国内正规保险机构合作,平台上的险种已经超过了300余款,包含健康险、少儿险、意外险、旅行险、财产险等多个品类,用以满足用户的初步信息获取和筛选需求;搭建了分层分级的用户体系,利用智能机器人为用户精准提供保险知识普及、产品导购、后端理赔的自动化及全流程服务。借助“产品+服务”双向击破,大象保险App的注册用户量已经达到了100万,总保障额度超100亿。这是这个行业里少有人看到的风景。


单纯的流量引入并不能解决终极问题,事实上,保险公司之所以与大象合作,正是同时看中了其技术能力。通过大数据进行产品的风险评估和动态定价,多源异构数据库实现对市场的监控和风险预警,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方案设计,源于海量后台用户数据的风险评估保障及逆筛选。


用流量+技术优势帮助C端消费者和B端组织降低双向筛选成本,提升整个行业的运转效率,大象保险已经越来越接近自己创立初期的目标:以高净值家庭数据为基础的大数据服务平台。


【泛科技平台,大象保险要做保险产业的中坚力量】


对任何一个产业来讲,良性循环离不开生态的建立。在生态之中,各个参与者都扮演着自身的合理角色,以此维持产业平衡。以互联网保险生态圈为例,C端客户、流量服务方、技术服务方、产品供应方都必不可少。中间两类无疑是最重要的产业润滑剂,维持着整个产业生态的能量流动和转化。


和传统的保险销售电商平台不同,大象保险的初衷就是成为数据服务平台。基于自身的分析模型,帮助用户选择更有针对性的产品。作为流量的入口级产品来吞吐产业循环动能。


以保险为基础做延伸,成为连接C段客户和产品供应方(一般多为传统保险企业)的桥梁,目前看来,这个中间领域还存在很大的介入机会。



对于大象保险来讲,目前所做的一切技术积累,智能大数据推荐也好,认知个性化服务也好,都是为了尽快占据保险产业的高地。一旦站稳脚跟,将凭借对生态的连接优势而坚不可摧。因为任何对其发动的竞争攻击,都将因威胁到产业进化而受到上下游的协同抵抗。


作为一个以信任为基石的产业,保险在中国市场的野蛮生长时代,让鱼龙混杂的保险代理人赚的盆满钵满,也损伤了产业的公信力。这一切背后,缺乏的就是一个产业的“信息桥梁”,作为C端消费者和产品供应方之间的信任背书和连接器。


大象保险找到了这个发力点,凭借科技的全方位应用让保险业的类传销保险代理人制度感受到了一次技术的重锤。这不仅仅是大象保险的胜利,也是整个保险行业的利好。


保险正在超越以往乱象丛生的刻板印象,作为风险保障类产品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而真正让大象保险发展到今天的,正是架设在移动互联网这个表象之下的,对科技力量和用户需求信仰般的尊重。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


我们的10万+和爆款文章


红包赢了,我们输了 互联网红利在消退 中国互联网20年 硅谷发展史和KK 重启技术理想主义 再见双十一,你好O2O 小米被华为超越真相 李彦宏本命年危局 马云的生态系统 马化腾的连接器+IP 头条要和微博开撕? 美团少年王兴 滴滴程维为何战胜Uber? 危险敌人刘强东 你不懂周鸿祎 坏孩子贾跃亭 好人张朝阳 被低估的曹国伟 丁磊的阴阳师 最有故事的王峰 APUS船长李涛 少数人的唯品会 红烧肉和王石落幕 忍辱负重杨元庆 致创业爱好者们 罗辑思维分手幕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