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读
诗歌
,因为诗歌能
丰富我们的思想感情
,使我们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很多人喜欢读
小说
,
读小说可以
增强人生体验
,因为虚构,所以真实;同时情节引人入胜,可以提高想象力;
同样的,也有很多人喜欢读
散文
,阅读散文可以拓宽生命体验,阅读散文是息心宁神的奇妙法门,阅读散文可以
培养共情能力
......
散文实在是生活和思想的宝库
,人人都应该多读。
阅读散文可以拓宽生命体验
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这几种虚构类文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
“真”
字,
散文是作者真实生活体验的投射
。我们可以借此体验作者的生活,获得超出我们自身对世界、对人生的体验和认识。
藉由文字,我们可以感受
林清玄
对母亲的想念,思念着人生中最美味的汤圆;可以追随
张晓风
先生的笔触,在一个字、一首诗、一阙词中去拥抱春天;可以跟着
琦君
,探访其笔下的江南,体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好气息......
阅读散文可以培养共情能力
丹尼尔·平克
在
《全新思维》
里说,在人工智能时代,很多计算机可以做到的工作将不再存在,但人类的六种能力非常稀缺且重要:
设计感、共情能力、讲故事、整合、娱乐感、意义感。
阅读散文,是培养共情能力的最佳手段。
散文的特点是
讲真话,抒真情
。除了体验作者的生活,我们还可以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共情。拥有共情能力,我们就能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一般人不喜欢读散文,因为可能阅读者想象的画面没有散文描写的优美,会有落差感。今天给大家推荐
这套散文集,由
创办了中国
第一本原创漫画周刊
的
知音动漫推出
,插画都经过
匠心打磨
,由
著名画师
樂兮、少时白月、梁青青
等
水彩手绘加持,
给你一幅想象中的优美画卷。
《此生平仄终成诗》
我记得那是个有颜色的冬天,
有许多诗歌被写在了雪片上。
——林清玄
林清玄
是台湾作家中
最高产
的一位,也是
获奖最多
的一位,至今已出版
130多
部作品,被誉为
“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作品多次入选小学、中学、大学课本以及中、高考作文材料,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星云大师
曾赞叹他“文如流水,语似冬阳”;
南怀瑾
曾笑言“我的下册,就交给他写了”。
本书首次精选林清玄先生的
诗词美文42篇
,包含对
130首古诗词的精辟解读
。如对唐诗《问刘十九》、宋词《浪淘沙》、诗经《国风·柏舟》等传统名篇进行解读。融情于诗词,让读者与古人一起,
平仄四季、俯仰山水,
探问人生、沐洗尘心,
传承文化力量,阐释诗词之美。
┃ 精美实拍
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知名古风画手乐兮加持,
53张诗意美图
,意境深远,帮助理解古诗词的文化底蕴。将古诗词之美、林清玄散文之美、绘本之美完美结合,值得收藏。
┃ 唯美内页
┃ 随书附赠精美明信片
张晓风教授
,被誉为文坛上一支
“亦秀亦豪的健笔”
。
36岁时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
“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
,评论赞辞说她
“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
。
余光中
也曾称其文字“柔宛中带刚劲”,将之列为
“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
张晓风对国学爱之深,盼之切,
本书是她历经
40余载国学思考、探索之写作精华
。品析汉字之美,探幽古诗词密境。
先生
既有耐心又有魔法
,从“汉字的
层层诗心
”入手,随之“
浅斟低唱古诗词
”,于“百姓日用”中悟道,“登山临水寻古意”,终于“千古文人的风骨”追问。“庭前垂柳重待春风。”
在最孤寂的严冬里守望
,一天一笔,一笔一寸心。
九九消寒图,便是那
等待春天的八十一道画笔。
┃ 唯美内页
传递中华生活美学:
拜问山水诗情、文人风骨
┃ 精美实拍
┃ 随书附赠精美明信片
《细雨青灯似少年:琦君江南忆梦》
以笔调之美寻回江南旧事,
以温润之心不负年少欢喜。
琦君少年时接受旧式塾师教育,大学
师从夏承焘先生
,
专攻古典诗词
。所以,她的作品中既有《三更有梦书当枕》的诗词入题,还有《细雨灯花落》的诗词叙事,更有《桂花雨》这样的诗词意象。
对于古诗词的濡养之恩,琦君说:
“不必强求做诗人,却必须培养一颗诗心,诗心是灵心也是对万物的爱心。”
琦君的小说如
《橘子红了》
,溢满了哀伤基调,而她的
散文以描物记人,儿童故事为主,以
怀乡忆旧独树一帜
,特别是
对母亲的描写,感人至深。
文风平实和煦,笔调清新,于娓娓道来中见真挚深沉。
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
琦君笔下的江南,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好气息。
┃ 精美实拍
┃ 随书附赠精美书签
林清玄、张晓风、琦君
现当代散文大家佳篇名作
多次入选教材、中高考作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