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oubalu
编辑 | 林森
5月31日上午,暴雨前的深圳,高温、无风。这样的天气广东人说是“桑拿天”,户外5分钟,就汗流浃背,而医护人员要身穿防护服奋战一整天。
几个小时前,深圳盐田居民收到了一份倡议书。目前深圳已发现的
13
例无症状个案,基本判定本起疫情为境外输入关联疫情,港口作业场所暴露感染后引入社区的可能性大。
目前,盐田完成核酸检测人数占92.53%,龙岗检测人数103.7万人次……深圳正在以这样的方式,与疫情可能的蔓延赛跑!
疫情波动,但是这座城市的运转不能就此停下。白衣天使在坚守,深圳数十万义工在驰援,在核酸检测点、在疫苗接种点,千万深圳人都在行动。
捍卫这座城市的荣光,捍卫我们的秩序与生活。
深圳的抗疫,从来都是一场“2000万人”的奋战。
检测之前,义工、公安、医护人员组成“方阵”,
维持队伍秩序、反复提示、登记信息和分组,
明确分工,层层动员,
用秩序与从容化解一切恐惧
。
“昨晚三点半回家,今天7点准时被唤醒”
“连续三天,每天睡眠时间三小时”
“躺在床上,一闭眼全都是检测试管”
“这身防护服,一天穿下来,我可以瘦5斤”
……
他们也怕996、007,
但总是“若有战、召必回”,
日夜轮转,随时待命。
▲一名疲惫不堪的网格员正在小憩
什么是抗疫?
当“最美”的他们在酷暑中出发,
荆棘里的背影就是最好的回答。
这一刻,我们都明白,
这场“战疫”需要每一个人。
特殊的一夜,
同学们分散在各个楼层,倚在栏杆上,
为前来给大家做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
清唱起《我喜欢》,带着致敬与感恩。
深圳还贴心地给医护人员,
设置了带空调的工作点,
此刻,他们是城市最宝贵的资产。
免费的核酸检测,
等候区的零食饮水补给,
多个大型公众场地成临时接种点,
“6月1日起,所有接种实行网上预约”
……
时间、效率、细节、科学,
这是深圳最全面、最彻底的疫情防控措施。
“疯狂”打疫苗,
是因为疫情波动带来的心理压力,
而打赢这场持久战,
全民接种才是真正的“核武器”。
他们在“高烤”,深圳近2000万人也在行动。
面对突然的“封楼”和检测,
深圳人瞬间就习惯了这样的“突袭”,
没有恐慌,没有谣言,
这种“淡定”,
源于后盾带来的信心与底气。
深圳需要我们的一“臂”之力,
更需要我们面对未知时,
有序且沉稳
。
其实这一轮广东的疫情波动,深圳也是“苗头”之一。5月21日深圳盐田港货轮上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时间与广州相同。
而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深圳对于疫情波动的管控,更加高效有力。
人民日报公布的一组数据就显示,按照目前疫苗平均70%的免疫率,90%的全民接种水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冠病毒影响,甚至让病毒因为丧失传播而逐渐消亡。
以深圳盐田区为例,已要求全区
三十万居住人口
开展“双百行动”,即实现全区核酸检测和目标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两个100%。
七天三检,第二轮检测基本完成,正在查漏补缺,今天开始第三轮检测。
目前深圳所有病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而且暂无本土确诊,这就意味着深圳不会成为“中风险”地区。
而深圳在疫情波动后,迅速采取的全民连续核酸检测、社区微型短暂“封闭”、轨迹点排查、多个公共场合“没有接种没有核酸检测下不能进入”等针对性极强的措施,保证了防疫的效果,也给公众的生活与心理影响,相对降到了最低。
有小区因为有广州回来的业主,临时封闭了两栋住宅,只进不出。大概12小时后,确认该广州返回业主核酸检测阴性,迅速“解封”。
面对疫情波动,
广州是低调与担当,那么深圳就是科学与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