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 2025 Fall 学员 X
本科:
中国海洋大学
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GPA:
86+/100
雅思:
6.5
GMAT:
无
科研经历:
offer:
帝国理工学院
MSc Advanced Chemical Engineering
(全球第二,跨专业梦校冲刺录取)
南洋理工大学
MSc in Chemical Sciences and Instrumentation
(新二录取,全球第 15)
华威大学
MSc Food Security
(王曼爱华,全球第 69)
香港大学-
MSc Food Safety and Toxicology
(港前三录取,全球第 17)
梦校 IC timeline:
2024/11/25 提交 -2024/12/13 offer
我去年在其他机构申请时,就拿到了港大港中文食品相关以及 NUS 的生物可持续的 offer,但是当时由于 offer 来得比较晚,大概在 2 月份才收到,
在入学前我的脚又需要做一个手术,无法及时在 9 月份入学
,所以就没有去读新国立的项目。
也正好是 offer 来得晚,
没有交留位费
,放弃这个 offer 的成本就相应降低了一些。
等身体情况稳定下来后,我又继续申请留学了。毕竟从很早开始我就想出去读书,当时高考完还拿到了澳门大学本科的 offer,后面虽然还是选择在大陆高校就读,但也选择了一个中外合办的专业(中国海洋大学和阿德莱德大学的 4+0)。
对于留学,我可以说是“蓄谋已久”。
棕榈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而且在去年我也遗憾没拿到 NUS 的食品 offer,可能是上一个机构辅导的简历比较混乱,没有筛选经历就把所有东西都写上去,文书也相当于直接把我的中文初稿翻译成了英文,其他的打磨都由我自己完成,所以申请材料方面我感觉去年准备得不是很好,缺乏专业度。
今年重新出发,说不定能申上更好的学校和项目,所以晚一点也没关系。
今年四大排名情况
各分数段典型的录取案例
就读体验合集
(限额 20 名,先到先得)
gap 期间,我重新复盘了未来的就读方向和职业发展方向,依然不变的是以后想做食品研发的岗位,但是内心有关专业的天秤逐渐向化学倾斜。
因为了解到食品研发
这个岗位也需要懂化学专业的知识,所以我如果想做相关岗位,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化学。
而且如果想去到药企或者化妆品企业工作,也同样需要应聘者拥有化学基础。
棕榈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当然家里人也会提醒我化学是“天坑专业”之一,我也因此犹豫过这个选择,但是转念一想,化学是天坑更大程度上是本科学历受限,学历与能力提升后,前景也不会非常差。
想好这些后,我就跟棕榈主导师商量是否能跨申,
主导师看了我的本科课程很多都与化学相关
,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等。主导师表示申请化学是 ok 的,于是我们就确定了跨专业申请化学。
和 24 Fall 申请类似,英港新是我的申请大目标,然后再从里面选适合我的化学、食品专业,G5 里只有 IC 化学和我的未来职业目标契合,比较偏生物化学,其他 G5 项目就更偏材料、半导体方向。所以我
在 11 月 24 日提交了 IC 的申请
,另外
我还申了 NTU
化学科
学仪器
、
港
大
食品安全与
毒理学
、
华威食品安全
等
专业。
我完全没有想到能申上 IC,对我来说,IC 属于偏彩票的院校。
12 月 13 日那天让我记忆犹新,当时夜已深了,大概快 12 点钟的时候,我收到了
开头是“我告诉你...”的 IC
邮件,第一感觉是我被拒了,其他学校发 offer 的开头都是 congratulation。不过看完邮件全文,我又感觉这是 offer。第一时间拿去给主导师看了后,主导师跟我说这个是 offer,
一颗心终于落地!
真的没想到能在提交申请十几天后就获得彩票录取!
IC offer letter
棕榈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跨专业申请其实不简单,除了我
前面
说到的课程匹配,还要有一定的实习或科研基础,将这些软背景很好地融入进文书简历中才能说服招生官,告诉他们我虽然不是这个专业的,但具备专业相关的能力和学好这个项目的潜力。
我一共有三段科研,每一段都和化学、食品高度相关,且有所产出。这方面的积累是我的突出优势。
第一段科研是在大二做的,在这个阶段时,大家的科研经历都不算多,刚好借着大创做科研项目是个非常好的起点,去找指导老师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觉得大二学生经验不足而拒绝我们。
大创成功组队后,
我和小组研究的是冻干草莓的护色,需要在实验室做实验,这对于申请化学项目有帮助,因为化学还是一个需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科。
当时做了这段科研后,我有发文章的想法,但是指导老师告诉我发文章的审理周期是很长的,不如申请一个
专利
,专利很快就能受理,这个专利也能尽快对后面的申请也起到作用。所以我就去申请了一个专利,在申请前也获批了下来,这项产出在写文书简历和网申时有比较大的作用。
做冻干草莓实验中
棕榈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第二段科研也是从
挑战杯
的竞赛入手,不同于大创那段偏操作性的科研,这段做的是偏理论的研究,需要提出开发产品的策划,然后去阐述开发这个产品的原因。我提出的产品策划是食用昆虫做蛋白粉,这个项目是在碳中和的大主题下提出,
碳中和是现在很多海外大学所关注的环境保护领域
,通过这个科研项目能让申请院校看到我的跨领域思维。
最后一段科研是
我的毕设
,这是我所有科研中工作量最大的。主要采用了 HS-SPME-GC-MS 方法,分析高香白茶陈化时间对高香白茶影响。
这段科研同化学相关度最高,
整个过程使用了化学手段进行检验和分析,包括用了一些仪器都是化学实验常用的。
做高香白茶陈化实验中
棕榈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HS-SPME-GC-MS 分析是一种结合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的先进分析方法。它主要用于分析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如香气物质、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
我在之前没有学过
这个实验方法
,所以从头学习会遇到很多挑战,包括
它的数据量较大,也涉及一些统计分析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通过问学长学姐、指导老师以及上网查资料教程来完成学习。
IC 是无面直录,但是港大在发 offer 之前有进行一场面试(从今年开始有面试,去年没有)。因为做好了准备,所以整个面试过程比较顺利,不算很难。
在正式面试前,我的主导师给我做了一场模拟面试,也给我找了一些面经。当时
主导师会将每个问题的回答做详细的记录,并及时修改反馈给我
,以及自我介绍上主导师也帮我做了修改。
主导师给我发的模拟面试的记录
棕榈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这种面试最重要的是,招生老师不太会想听你的长篇大论,他们主要是从你的回答中提取关键词,所以面试的语言不需要太复杂
,准确表达核心意思
就很好了。
主导师给我发面经
棕榈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找到棕榈之前,基本上市面上的大小机构我都
高强度地对比了 3-5 天
,对服务流程、套餐包含几个国家几个项目、offer 案例等等都了解了一遍。我感觉
市面上很多机构老师其实对食品、化学都不太了解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专业和想申的项目比较偏门的原因。
而且
24 Fall 我签的机构就已经给我展现出他们专业度不高带来的弊端
,写文书和简历时,连我本专业的专业名词都不太懂,只是简单翻译了我的素材就给我,所以 25 Fall 我就不想重蹈覆辙了,打心底想要找一个专业度高的机构。
另外还有些机构只覆盖了港新,如果我想申英国还需要再去找个机构,这一点就非常麻烦。
当时和棕榈咨询老师聊的时候,就感受到了棕榈的不同之处。
棕榈除了主导文书和申请的主导师,还能匹配相关专业的专业导师
,专业导师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棕榈的业务范围涵盖很广,混申英港新完全没问题。聊完后我基本就确定让棕榈辅导我这次申请了,棕榈是我了解下来服务最全面的机构。
我记得在 9 月 14 日
签约当天,我的主导师就来加我了
,还给我拉了好几个不同作用的群。除了主导师,棕榈也给我配备好了导师团队,有我最期待的专业导师、班主任老师等等。
棕榈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和专业导师聊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专业导师有化学的背景。比如写文书时,我写了几段科研经历,但专业导师看过后发现科研经历中没写到一些具体实验方法,就
反馈我说加上实验方法后能更凸显我做过这个科研
,我也觉得很有理。
就感觉专导能看出来我用了什么东西,并且可以指导我逐步完善出来。
主导师是英国爱丁堡的硕士,也懂一些我专业上的东西,
很擅长理工科
,不管是模拟面试的英语口语,还是平时她对专业的了解,都感觉挺好的。和我的匹配度很高。
而且主导师很有规划,刚开始会帮我确定下选校、写推荐信、写简历、写文书的准备顺序,再根据时间规划一件件完成。
对我这拖延症来说非常友好,能够非常细节地督促我推进每一项任务。
比如老师给我发文书后,我几天没有反馈,她就会来问问我文书有没有看完,把每个步骤的时间都尽量把控好,便于能够正常网申。
主导师提醒我推进文书素材
棕榈学员供图,禁止转载
文书辅导整体来说非常不错,老师们很负责,反馈很快,每一版文书主导师都会做好批注,我有问题也会反馈给老师。
我记得很清楚,
文书的引入部分我跟老师商量了很久
,最后确定下来在申请华威、爱丁堡粮食安全项目就用食品粮食安全问题引入,化学项目的文书就用三聚氰胺问题来引入。这会让文书和项目的契合度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