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北方
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王牌栏目《新北方》官方公众平台,百万粉丝聚合能量,致力打造“传递真善美、关注城市发展”的媒体公众号,为人心尽善社会尽美不断努力。
51好读  ›  专栏  ›  新北方

健康|习惯戴耳机的你 现在听力还好吗?

新北方  · 公众号  · 沈阳  · 2017-03-03 20:19

正文

点击上方“新北方”可以订阅哦!



你是不是习惯性戴着耳机奔波在路上?

你是不是习惯性跟朋友长时间煲电话粥?

你是不是有事没事就掏掏耳朵?

小心,这些习惯可是会“偷”走你的听力哦!

今天是国际爱耳日,你的听力还好吗?




今年咱们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防聋治聋、精准服务”。说到耳聋患者,咱们中国耳聋性残疾人约为2057万人,其中,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童约占出生人口基数的4%——6%。这个比例还是很大的。因此咱们的家长更要引起重视。


丹东的涵涵今年刚满5周岁。涵涵母亲说,这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直到孩子长到四岁半左右,涵涵母亲发现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差很多。稍微难一点的句子就说不太清楚。听力也在慢慢下降。

 


随后,涵涵母亲带孩子到医院做了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检查结果发现孩子为先天性重度感应神经性耳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度耳聋。


什么是听力障碍?



耳是人体构造最为精密、复杂的器官之一,也是人体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如果不会正确使耳朵,会给耳朵带来一些伤害。


听力障碍是指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


一般认为语言频率(0.5kHz、1kHz和2kHz)平均听阈在26分贝以上,即有听力障碍,在70分贝以上者为聋,临床上习惯统称为耳聋。



听力障碍有这几种程度:



  • 轻度,听谈话声有困难;

  • 中度,听大声说话有困难;

  • 重度,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

  • 极重度,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



在听力损失的潜伏期,可能会对日常的交流、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人际关系造成影响。若不积极治疗,听力损失甚至还可能导致自闭和抑郁。


长期处于嘈杂环境而引起的听力损失不但开始难以察觉,而且所造成的伤害通常是永久性的。



哪些是听力障碍高风险人群?



  • 有家族性耳聋病史者;

  • 曾有过其他耳病史,如中耳炎、梅尼埃病;

  •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

  • 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

  • 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 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

  •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保护听力该怎么做

保护耳健康,年龄不同侧重点不同,青壮年要谨防突发性耳聋,老年人和孩子则要关注老年性耳聋和先天性耳疾。


>>>>
儿童:提前筛查预防耳疾



研究表明,在所有致聋原因中遗传是导致聋儿出生的主要原因,比例高达60%。对于先天性的耳朵疾病,最好的方式是提前筛查、预防,这其中包括对夫妻的孕前筛查和新生儿的基因筛查。


及早发现宝宝的耳聋问题,采取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方法干预,同样能让宝宝回到有声世界。


>>>>
成人: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来讲,许多听力障碍其实是由于不良的用耳习惯引起的,如长期处于嘈杂环境、挖耳朵、滥用药物、游泳姿势不正确等,这其中以过度使用耳机最为常见。每天使用耳机两小时,使用时声音超过60分贝,持续三个月就会有听力下降的可能。


避免突发性耳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合理控制工作节奏,不熬夜、规律作息。使用耳机的时间,一般来说每次不要超过半小时,尽量用耳罩式耳机,而不要用插入式耳机;也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下使用耳机,可以避免音量过大,伤害听力。


>>>>

老人:积极预防老年性耳聋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年龄的影响,听觉器官随同其他身体器官一起发生缓慢进行的老化过程,并出现听力减退,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虽然对于老年性耳聋没有特效药,但任其发展,听觉神经长期得不到刺激,将会进一步退化。


老年人应建立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预防老年性耳聋。还应尽早根据听力损害的情况来进行改善,如使用助听器等,有能力的还可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等,对减缓老年性耳聋的发展会有帮助。


对于孩子的听力,家长可千万别马虎了。两岁三岁的孩子正是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育时期,一旦错过,也就是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期。

 

此外,2016年辽宁省也下发了文件,将0—7周岁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纳入新农合统筹支付范围试点,耳蜗成本费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10万元,超出部分由个人支付;植入手术医疗费用定额1.4万元、康复训练费用1.4万元,新农合按70%报销。符合贫困救助条件的,新农合按80%报销。那么也就是假设手术费用是10万元,参与新农合的患者只需要缴纳四分之一的费用。


来源:新北方、新华网


这里是新北方,用新闻力量关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