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其估值根据品类既有各自的投资逻辑,又有其作为艺术品的共性。业内普遍认为,艺术品投资价值判断有其特有的“道”与“术”。
稀缺性是顶级艺术品的必备属性。
珍稀的艺术精品因为总量有限,
它的供给接近无弹性。因为它们通常创作技巧高、难度大,凝结着人类超凡的智慧,又往往是出自名气显赫、功底深厚的艺术家。
所以,它们在问世时就弥足珍贵,经过历代消磨后更不可多得,增加供应量的难度极大。
是否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具备广泛国际认可度是衡量艺术品是否主流的重要标志。
艺术品是否具备实用性,可以“进入生活”,也是关键属性之一。纵观历年拍品,真正的艺术珍品,大多具备实用属性。
具备较高艺术水准、外形低调、造型经典大气且具有奢华高贵的气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流传多年,造型依旧能够穿越时空又有现代感。
很多优秀艺术品承载着深厚的人文背景,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和强烈文化属性。比如瓷器,它的发展与传承贯穿整个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已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独属于中国的文化符号。
很多著名艺术珍品都可以将财富(货币)高度浓缩到很小的物件之上。艺术品形态越小,越易具备收藏价值。例如许多贵重金属珠宝珍品等都具备此属性,符合此标准。
在现有投资领域中,相比其它投资形式,艺术品投资确实优势不小。
都说“鸡蛋不能放进同一个篮子”,但如今的问题是,鸡蛋太多,优质的篮子太少,大类资产池亟需活水注入。
艺术品投资的机遇首先来自于当前实体投资回报率的不断下降。
如今,中国实体经济正面临着旧经济去产能、降杠杆和新经济初成长、融资难的困境。实体经济的回报率下降不仅仅是周期性的,更是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另外,近几十年来,产融资本的加速渗透也侧面体现了实体经济的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