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起学私募
私募学习看我就够了,我们关注跟踪私募的各种动向。可能是全网最大的私募学习自媒体。
51好读  ›  专栏  ›  一起学私募

私募以三种姿态迎接市场回暖

一起学私募  · 公众号  ·  · 2019-03-06 17:55

正文


2019年前几个月A股强势上攻。面对上涨,笔者观察到,私募呈现三种姿态。

“见好就收”

二月底,有媒体报道,有些私募已经获得30%的收益,全公司放假,“见好就收”。该私募的思路大致如下:已经达到目标位置,再做下去未必有现在的收益高。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资本市场的回报并没有规定,涨到多少就一定要下跌。股市长期回报和企业的ROE水平相近。换句话说,长期来看,股市的回报相对来说比较确定,美国过去200年的数据显示,随着持有时间的增加,美国投资者平均年化收益率向7.5%收敛。中国股市也呈现这种趋势。虽然股市的长期回报具备一定的规律性,但股市的短期回报不确定,按照收益率去做决定未免刻舟求剑。

其次,作为专业的机构,既要有专业判断,也须对客户尽责。所谓尽责,应该是兢兢业业。哪怕对市场看空,也应当继续观察与研究,而不是放假。

跟随趋势

由于追求绝对收益,不少私募会在股市上涨时提高仓位,下跌时止损。这是由行业特征决定的:私募管理人只有为投资者赢得正收益,才能有收入。这种跟随趋势的策略基于一种假设:股票在上升趋势中存在惯性。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这种假设。事件发生后人群存在跟随效应。

这类策略往往短期会带来好的收益,但也充满了风险。热门的股票市盈率往往很高。一旦趋势类股票业绩达不到投资者的预期,股价就会一落千丈。趋势类投资基金往往波动较大,基金业绩会大起大落。

笔者认为趋势策略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目前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大部分私募机构都认为2019年市场会好于2018年。A股的利好因素有如下这些方面。首先流动性相比去年更宽松;外资持续流入,今年以来沪深港通北向流入资金1113.70亿元;其次,MSCI提升A股因子比重,将为A股带来800亿美元增量资金;第三,科创板的推出提振了市场信心;最后,相较于全球其它市场,目前A股估值仍具有吸引力。由于存在这些利好因素,A股中长期向好仍有较大可能性,趋势策略也仍有用武之地。

岿然不动

笔者注意到,今年收益率靠前的私募基金,大部分是一直保持高仓位的基金。有些在2018年下跌比较重,但是有些在去年回撤有限,甚至是正的收益。这两年结构性行情比较明显,比如外资青睐的大白马,好些个股已接近去年高点。部分一直坚持满仓的私募,中长期来看,承受的风险反而不大。因为这样的私募把握了企业的价值。

这类私募基金从操作上看往往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持股集中,二是换手率相对较低,坚持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公司,同时坚守能力圈原则,仅投资自己熟悉的行业。

这类投资者以低于企业价值的价格买入,以超过资产价值的价格卖出。但是,正如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说的那样,“即使这样,也未必奏效。你可能错误估计了当前的价值,或者可能会出现令企业降低价值的事件,或者价格与内在价值达到一致所需的时间比你可以等待的时间要长。尽管这种投资方法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但是取得成功也需要‘运气’助攻。”

笔者认为在市场回暖时,私募更要抱一颗平常心,上涨市场中神话每天上演,但投资一年翻倍的不少,三年翻倍的寥寥。笔者认为,私募投资宁取细水长流,也不要惊涛拍岸,保持耐心,方能打赢持久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