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著名葡萄酒产区的基安蒂,
著名的托斯卡纳核心之地
拥有这座城堡酒庄的夫妇,热爱当代艺术
他们邀请了很多艺术家去创作,
所以你可以在这个酒庄美宿里,
处处见艺术。
“一杯红酒就像一件艺术品,
需要品味者参与,
这件艺术品才算真正完成;
这两者也都需要时间的沉淀,
方能辨出其非凡的品质。”
酒庄的创始人这样说,
他也是当代艺术品收藏带头人
兼酒庄的艺术总监。
九十公顷的葡萄园,
高高坐落于宁静的托斯卡纳小村庄,
群山起伏,环绕四周,
页岩与石灰土形成这里独特的土质,
给这家酒庄提供了优越的风土条件,
而这种地势又让葡萄园
成了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
庄园主人是罗伦萨·塞巴斯蒂与她的丈夫,
著名酿酒师马尔科·帕兰蒂。
夫妇二人携手,担任起了经典基安蒂高级葡萄酒的大使,
还一起支持并收藏了许多独一无二的艺术“孤品”。
帕兰蒂夫妇的激情造就了这家酒庄,
让这里变成了为红酒迷与艺术鉴赏者的必到之地。
在过去的12年间,酒庄不断改变,
最终成为了塞巴斯提所说的
“一座当代艺术的生态博物馆”。
酒庄一直与意大利重要画廊常青画廊进行着亲密合作,
这间画廊位于数公里之外的历史名城圣吉米尼亚诺。
双方的合作成果丰硕,
收藏了世界各地的重要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大量作品。
说说这些艺术家如雷贯耳的名字吧:
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
安尼施·卡普尔 (Anish Kapoor)
内科·索拉科夫(Nedko Solakov)
肯德尔·戈尔斯(Kendell Geers)
已故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陈箴、
丹尼尔·布朗(Daniel Buren)
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
……
“托斯卡纳是个神奇的地方
但是已经好几个世纪没新的东西出现了,
因此我们希望能加入一些当今的艺术,
现在这里的一切都变得更强大,也更纯粹了。
每一位艺术家受邀来此进行创作,
这是环境与艺术家之间的某种对话,
创作环境包括酒窖,也包括花园。”
庄园主人这样说。
2004年影响整个艺术市场的
“安尼施热潮”还尚未掀起,
之后才成为热潮主角的安尼施·卡普尔
在这时就已收到酒庄的邀请,
来这里进行艺术创作。
卡普尔的作品名为“Aima”,
在古希腊语里是“血液”的意思。
如果你对安尼施·卡普尔这个名字略感陌生,
但是一定对芝加哥千禧公园里巨大的
类似克莱因瓶的不锈钢雕塑而印象深刻。
安尼施·卡普尔
就是他。现在开始记住他的名字。
这幅作品装置在了小教堂的庭院里。
这是一个“有力、明亮的源泉,
在小路的中央,呈张大的姿态,
让人感觉像一道燃烧的小裂口。”
据卡普尔说,它具有许多不同的意义:
“某个事物之所以存在于世,原因是多方面的,
是神话学、心理学和哲学的共存,
他说:只有这样,事物才能真正被塑造出来。”
谈及安尼施·卡普尔时,帕兰蒂回忆道:
“安尼施是现在最杰出的当代艺术家,
他同时也是个真正的品酒专家。
他来到这里,研究创作场地,品味我们的葡萄酒,
最终让艺术和酒结合在了一起。
路易斯·布尔乔亚
当代最知名的女性艺术家之一
古根海姆博物馆门口那个巨大的黑蜘蛛
就是她的杰作
2012年在北京林冠艺术基金看过她的展览
深受感动
路易斯·布尔乔亚在酒庄的作品名为“修剪”,
创作于她去世的前一年,2009年。
这是一个雕刻精美的呈下跪姿态的女神,
由玫瑰大理石制成,头顶上还有一朵花。
布尔乔亚给帕兰蒂夫妇的印象极为深刻:
“也许艺术家必须得年长一些,有经验一些:
路易斯·布尔乔亚便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点,”帕兰蒂说。
作品放在酒窖下面的水池里,像一个秘密的避难所,
在那里你会听到水的声音,”塞巴斯蒂说。
“我在那里产生了一种原始的感觉,
就像我处在生命的心脏部位一样。”
贫穷艺术”的大师皮斯特莱托,
在这里创作了“反射镜”:
在爱玛酒庄的老酒窖正门处,
楼梯尽头放着一截巨大的树干。
一面镜子嵌在了一条裂缝里,
沿着树干的直径摆放,
角度的变化了产生不同的反射效果。
皮斯特莱托让我们面对着一个非常有力的合成影像,
这件作品旨在表现镜中的整体与分裂之间的一种对话。
20世纪的艺术家享有最大程度的自治权和自我表达的主体性,
皮斯特莱托如是说。
这也体现在了他的创作上,
我选择使用镜子,是想传达一种想法,
那就是观者也拥有同样的自主权,
和创作者是一样的。
人们应该像艺术家那样,
独立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人们有责任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自由。”
而丹尼尔·布朗的作品《葡萄园上:多重的观点》
作品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敬意,
包括这片土地的特性与自然之美。
一系列镜子被放置在爱玛酒庄的花园里,
在反射一个壮丽景观的同时
也生发出另一个绝美的景色。
艺术家从既全面又独到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他的看法总是自然而生的,
但大多数人又根本想不到。
酒庄女主人说:
“我们刚开始他的项目时,
那些之前在旁边草地上布置作品的工人们,
还有我丈夫马尔科都需要在大半夜起床,
来帮助完成作品。”
卡洛斯·加莱高亚(Carlos Garaicoa)
则将他的作品“我再也不想见到我的邻居了”(2006年)
放在了别墅旁边的公园里。
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是世界各地建有的分隔墙,
从柏林墙到墨西哥与加州之间的分隔墙,
再到中国的长城。
上文提到的存在于空间的反射现象,
在陈箴的作品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注:陈箴是中国最早的装置艺术家)
“人体内部的光”是一部更加私人的作品,创作于2005年
但陈箴开始着手设计其实是更早的2000年,
那时候,他正在酒庄进行第一次装置创作。
“人体内部的光”由300个水晶灯组成,
就像人体的各种器官一样,体现着生命的宝贵,
水晶灯一个个紧密地前后排列着,
高高悬挂于观者之上。
类似器官的形状
同时反映着世间的积极面与消极面。
在观者的凝视下,它们是完全透明的,
这体现了生命本质的纯洁无暇:
水晶是易碎的材料,这正像人类脆弱的生命,
与此同时,水晶也如生命意志一样坚韧。
这个作品放置在了桶装酒窖里面,
“这里是葡萄酒慢慢成形的地方,”男主人帕兰蒂解释。
陈箴(已故)提及他的创作方法是说:
“不是说环境可以提升作品水平,
而是环境因素是一切的基础,
这样才能诞生作品的概念。
我一直坚持的创作方法,
就是要与这个地方内部的、无形的环境进行对话。”
(这部作品在百度百科可以搜索到)
韩国艺术家“物派艺术”的推动者、中心人物,
被称为“韩国大师”的李禹焕。
在酒庄创作了这个作品:《Topos(Excav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