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工锂电
专注于锂电、动力电池领域的集产业研究、展览会议、专业网络于一体的全方位整合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易说钱  ·  刚刚发行!蛇年新邮新币!大幅缩量! ·  昨天  
小易说钱  ·  蛇币到手了,有划痕怎么办? ·  2 天前  
小易说钱  ·  蛇钞到手!你知道该怎么保存吗? ·  3 天前  
纪念币预约信息  ·  蛇年纪念币钞开始兑换!还有二次预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工锂电

【盛弘电气•大事件】21700电池“兵临城下” 国内企业布局加速

高工锂电  · 公众号  ·  · 2017-07-02 22:02

正文



摘要

国内部分18650电池企业如果企业自身通过研发对材料性能改进的实力不强,能量密度的提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物理方式可以做大型号提升能量密度。而特斯拉选择的21700则是物理性与经济性综合均衡的结果。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本周,亿纬锂能位于湖北金泉的圆柱三元电池生产线正式竣工投产,这也是国内首条正式投产的21700锂电池产线。不少业内人士解读为,中国三元电池即将开启21700电池新时代。

 

和18650一样,让21700在电动汽车上刮起应用大风的同样是特斯拉,今年1月,特斯拉与松下联合研发的新型21700电池单体已经投产,产品将应用到全新的Model3上。

 

紧随特斯拉之后,在今年的北美车展上,三星也发布新型21700电池。并称新电池的能量密度是目前在产电池的两倍,并且新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在20分钟内可以充进续航里程达370英里(600公里)的电池容量。

 

在三星的PPT上还提到新型电池将会驱动美国初创汽车制造企业,包括 Lucid Motors和FF(Faraday Future)。

 

跟随特斯拉松下的还包括LG化学,差不多和三星同时,LG化学也发布了自己的21700电池,预计2020年投产。LG化学客户包括通用、现代、克莱斯勒和Lucid Motors等。

 

正如当年特斯拉引领18650风潮一样,国内对21700电池同样充满期待,认为21700电池将会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特斯拉、三星、LG的带动下,包括亿纬锂能、比克、天鹏、猛狮科技等企业都在积极推动21700电池的切入。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部分18650电池企业如果企业自身通过研发对材料性能改进的实力不强,能量密度的提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物理方式可以做大型号提升能量密度。而特斯拉选择的21700则是物理性与经济性综合均衡的结果。

 

一是在能量密度提升至少20%。21700电池的能量密度要优于18650电池。根据目前特斯拉、松下、三星、LG等披露的信息,在现有条件下,其生产的21700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在300Wh/kg左右,比其原来18650电池系统的250Wh/kg约提高20%。

 

单体容量提升后,PACK所需配件数同比例减少带动PACK成本下降。从18650型号切换至21700型号后,电池单体电池容量可以达到3~4.8Ah,大幅提升35%,同等能量下所需电池的数量可减少约1/3,TeslaModels电动汽车使用7104节18650电池串并联成电池组,预计在新款MODEL3电池节数将大幅减少。

 

二是在成本下降9%左右。根据Tesla披露的电池价格信息,预计21700的动力锂电池系统售价为170美元/Wh,相比18650的售价185美元/Wh,价格下降幅度可达8.1%左右。18650的系统的成本约为171美元/Wh,改用21700后,系统成本约能实现9%左右的降幅,达到155美元/Wh。

 

同时,在降低电池使用量的同时,在降低系统管理难度将同比例的减少电池包采用的金属结构件及导电连接件等配件数量,特斯拉的Pack成本占总系统成本约24%,预计电池包成本降幅较为可观。

 

三是轻量化的贡献。三星提到在其改用新型21700电池之后,系统相比目前的电池能减少了10%的组件和重量。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池Pack的重量,整车的能量密度将得到部分提升。

 

而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从18650转换到21700电池,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是产线通用生产变更成本较低。首先从国内锂电生产企业来看,目前正处于规模化的产线建设投资期,预计今年年内的有效产能预计在60-70GWh左右,短期锂电的产能供给端建设基本完成,未来新增投资增速将趋缓,福斯特、比克动力、智航新能源、德朗能、天鹏电源、亿纬锂能等近两年大幅扩产的企业产线均以18650为主。

 

二是从存量产线的角度来看,基本以18650圆柱为主,电池厂商由原来的主流18650转型到21700较为便利,产线设备可以通用切换到21700较为容易,不会投入太高的设备技改费用及新增设备投资。产线改造主要涉及中后段的分切、卷绕、装配、化成等环节,针对半自动线的模具调整费用较低。

 

基于此,不少业内人士的一致判断是,未来国内18650电池切换21700电池的企业还将持续增多。


来看本周锂电行业大事~

 

1


超5家动力电池企业涉足上游锂矿

随着碳酸锂供需基本面脱节愈演愈烈,为了防范未来市场需求增长后的供给及价格波动风险,不少电池企业对上游锂矿掌控欲增强。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分析认为,锂矿资源之于动力电池企业的重要性,犹如汽油之于燃油车,这成为电池企业触角伸及它的最重要原因。具体来看,碳酸锂供给不足或滞后、价格波动成为驱动电池企业布局上游锂矿的导火索。

 

根据锂电企业公开信息盘点,高工锂电发现,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坚瑞沃能、兴能集团、中信国安、赣锋锂业等5家锂电池企业都已经涉足上游原材料。

 

GGII分析认为,电池企业直接掌控锂矿并不稀奇,正如车企对核心零部件的强占有欲一样。预计1-2年内,锂矿资源都将面临供应趋紧的状态。电池企业“先下手为强”,可以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但跨界投资上游锂矿,电池企业需具备雄厚资金实力、强劲的业务发展需求、完善的产业链管理等软硬件条件。否则,过于激进只是得不偿失。

 

戳此查看《抵御供给风险 超5家动力电池企业涉足上游锂矿》


2


从6家领军动力企业管窥华南地区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华南地区作为中国锂电产业链较为完善、优秀企业林立、整体产值较高的一个地区,当地电池企业动力路线的选择、目标客户的定位、产能规划、供应链管理等也对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对华南地区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的解读也甚为必要。

 

客观来看,珠三角地区作为为了我国当前最重要的锂电产业聚集地之一,这为吸引更多电池企业落户以及发展壮大提供诸多有利条件,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行业发展积累深厚,工业制造能力突出。市场反应快速,企业创新能力强。产业链配套完善、行业人才集聚。

 

除此之外,便利的交通、地方政府政策大力扶持、市场空间广阔等因素也为华南地区的动力电池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当然,与华东、华北地区的动力电池企业一样,华南地区的动力电池企业在享有多种有利发展条件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压力和挑战。、矿产资源匮乏。、人力和能源成本偏高,企业经营压力大。、龙头车企偏少,市场竞争压力大。

 

戳此查看《从6家领军动力企业管窥华南地区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3


超60家动力企业走访后 剖析华北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作为我国锂电产业的重要发展地区,当地锂电企业的发展情况值得业内关注思考。经过多年的发展,华北地区的动力电池企业在产品质量、产能规模、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

 

很显然,华北地区的电池企业除了自身实力突出之外,外部的发展环境和资源也是这些电池企业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同时在产业布局、技术路线方面也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具体来看:

 

一是,新能源市场需求广阔,拥有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先天优势。二是,企业背景深厚,锂电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三是,产学研资源优势明显,高技术人才群集。四是,整车制造企业众多,电池企业逐客户而居。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政策扶持、资金雄厚、交通便利等因素也是助力华北地区动力电池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戳此查看《超60家动力企业走访后 剖析华北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华北地区的动力电池企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一是产业布局相对较为缓慢。和民营电池企业或上市电池企业相比,拥有国资背景的电池企业在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产能规划布局、技术路线切换等方面显得较为缓慢。

 

二是创新能力不足,略显保守。三是龙头企业偏少,整体与华东、华南仍然有差距。从当前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占比来看,市场占比前十名的电池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该地区涌现出了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大型龙头企业,有实力的中小企业企业也比较多。相比而言,华北地区在这两方面都略显不足。

 

4


解码中国锂电企业海外淘宝利与弊

名利双收的均胜电子几乎是国内企业“海外淘宝”的典范,锂电相关企业是否可以复制该战略?通过海外并购快速导入高端市场,将为国内锂电相关企业带来哪些利益与风险?

 

事实上,国内锂电相关企业对海外收购早有思考,且出手果断。在已有6项案例中,3项已为收购方带来了实际利益。其中,天齐锂业总投资逾50亿元收购泰利森一案,更被誉为经典的“蛇吞象”案例,乐道一时。

  

分析成功案例,GGII总结出以下5个,国内锂电相关企业海外收购的价值点:

 

、有利于完善国内锂电相关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综合性发展。、促进本国锂电相关企业技术提升。、利于国内锂电相关企业拓展市场、获取客户,扩大规模。、A股市场估价较高,海外标的性价比更高。A股目前呈现较长期盈利前景,市场估价普遍偏高,部分标的存在虚高。、完全进入以市场为主导的竞争,将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锂电相关企业面临的政策风险。

 

戳此查看《复盘均胜跨国并购 解码中国锂电企业海外淘宝利与弊》

 

GGII认为,随着锂电行业的持续向好,未来两年,寻找海外机会或将会成为趋势,但机遇同样伴随着风险,GGII提醒国内锂电相关企业在考虑海外收购时,须警惕以下风险:

 

、一定的财务风险。、国际经营风险。、文化理念差异导致的水土不服。、股权结构,产权纠纷。跨国收购相对国内程序会更加繁琐,同时也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股权、产权问题一旦切割不清晰,后期将遗患无穷。


5


资本/供应链/市场撬动 负极材料行业格局重构提速

产能过剩、价格下滑趋势下,负极材料正意欲借助动力市场风口重构市场格局。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6全年国内负极材料产量11.83万吨,同比增长62.5%。从竞争格局来看,贝特瑞、上海杉杉、江西紫宸仍占据前三位置,三者产量占比超过55%。

 

业内人士认为,数码锂电市场电池企业格局稳定,市场格局难有大幅变动。对于负极材料企业的后来者,撬动数码锂电市场格局来站稳脚跟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随着动力电池市场兴起,除排名前三甲的负极材料企业,其余企业通过品质提升、成本控制等手段可以打破数码锂电所带来的稳定,动力市场仍存在较大变数。

 

GGII分析认为,这种机会主要来源于以下几大原因:一是与数码锂电相比,动力电池市场规模、需求量远大于前者。而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也更为复杂,其对负极材料的性能要求、成本、品质等要求都更苛刻。研发出满足上述三个性能要求的新型产品,能够为负极材料企业赢得一次进入高级玩家场次的入场券;

 

二是动力电池企业在补贴新政和2020年技术规划路线图指挥下,提升能量密度性能需求迫切。这意味着,负极材料企业若能贡献出更多自己的力量,也将更易获得电池企业客户青睐。

 

从多家负极材料企业了解的情况是,品质、成本、规模成为企业在动力市场竞争的三大致胜法宝,而且缺一不可。

 

戳此查看《资本/供应链/市场撬动 负极材料行业格局重构提速》


6


锂电一周动态

近日,华友钴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收购巴莫科技42.02%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成为巴莫科技第一大股东。据了解,巴莫科技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制、开发和生产,2016年度实现营收12.04亿元,净利润3684万元。

 

星源材质计划总投资30亿元的锂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项目在常州开工,建设周期为33个月,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投资16亿元,两期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达3.6亿平方米。届时公司总产能将达7-8亿平方米。

 

总投资达89亿元的两大动力电池项目在常州金坛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一是迈科锂电(江苏)总投资50亿元的8GWh方型铝壳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二是中航锂电总投资39亿元7GWh的动力电池项目二期工程。

 

亿纬锂能“金松”二期投产仪式将在湖北荆门举行。据了解,二期项目21700生产线新建产能2.5Gwh,总投资20亿元,预计在2017年三季度末,湖北金泉可达成共计3.5GWh的圆柱电池产能规模。

 

东方精工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普莱德获北汽新能源36.89亿元订单,普莱德将在今年内向北汽新能源分批提供8万台动力电池。

 

7


国际锂电产业大跃进始末

知名从业者JFD撰文指出,当前这一轮的全球电动汽车(以锂电为动力而非燃料电池)产业化浪潮是美国在2007年首先发起的,进而影响到欧洲和亚洲。2008年的时候大家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普遍认为2015年电动汽车就可以大规模商业化,我们从中国和美国政府在2008年制定的电动汽车产业规划就可以明显看出这种乐观情绪。在这种非常乐观的大环境下,欧美产业界在锂电产业链的布局就在正常不过了。

 

但是,残酷的现实再次证明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远远落后人们的预期(中国市场除外),各国政府都严重误判了电动汽车自身的发展规律。于是,我们看到美国和欧洲的动力电池合资企业玩不下去了,只有日本动力电池公司因为都有强大的财团背景并且主要偏重于HEV,还在勉强维持。欧美单独玩动力电池的,比如A123、Ener1、Beacon等等,结局都是破产倒闭。

 

戳此查看《国际锂电产业大跃进始末 欧美沦为锂电消费市场》

 

这一轮欧美锂电“大跃进”失败,则是对西方锂电产业发展造成了致命打击,笔者个人认为,欧美锂电产业从此基本上不可能存在东山再起的可能性。笔者之所以下此结论,是基于下面几个原因:

 

、当前锂电技术发展已经成熟,未来数十年不论是在电化学体系,材料,还是在电芯生产工艺上都不大可能会有革命性的突破。仅仅从技术层次上而言,目前锂电产业实际上已经不具备“狭义”意义上的高科技的定义标准。

 

、笔者前面已经分析过,当前国际锂电产业已经进入平稳成长期。资本和生产规模而不是技术革新,将在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锂电企业今后比拼的是对成本和品质(性价比)的控制能力,这必将导致行业整体利润日益微薄。从这个角度而言,欧美并不存在发展锂电产业的必要性。

 

欧洲美国市场今后注定将只是个锂电消费市场,欧美自主的锂电材料和电芯的生产几乎不大可能发展起来(Tesla的Gigafactory可能将是个例外),这是由锂电产业链的全球基本格局、整体利润率以及生产成本这些基本因素所决定的。不过,中韩锂电企业赴欧洲和北美建厂,有可能会成为一种行业趋势。

 

以上,就是本周大事,下周见。

声明:本文章属高工锂电原创(微信号:weixin-gg-lb),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微信号:zhaochong19881213)获得授权。


敬请关注

在后补贴时代,新能源企业做好供应链资源整合尤为重要。高工电动车即将启动《走进主机厂全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巡回调研》活动,活动将联合新能源(动力系统)、车联网智能化、整车轻量化、新材料新工艺等供应链代表企业联合进驻全国各大车企厂,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相互合作,敬请关注!


联系人:陈绮娜 1356073183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