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央视新闻、澎湃新闻
“自助餐拿得多吃得少”、“临期食品直接扔掉”、“靠大胃王人设吸粉”……1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
禁止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
方案提出,各级商务部门采取措施鼓励餐饮服务经营者提供分餐服务、向社会公开其反食品浪费情况。
督促餐饮外卖平台、餐饮服务经营者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支持自助餐服务单位实施对消费者浪费行为适当加收费用的措施。
现在各类“大胃王”视频层出不穷,方案提出,
禁止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
对拒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处以罚款、通报批评或节目停播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为遏制餐饮行业食品浪费,方案提出,推动餐饮行业出台反食品浪费的团体标准和行业自律规范。将反食品浪费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正在制修订的旅游餐饮业、住宿业和景区标准中。
同时,指导餐饮等行业协会发出制止餐饮浪费的倡议,支持餐饮行业协会对有浪费行为的会员采取必要的自律措施,引导会员自觉开展反食品浪费活动。
此前,宣扬暴饮暴食的吃播视频曾引起官方和全社会的关注。这些视频里所展现的刺激眼球的画面,如果引发广泛的效仿,食物浪费的规模恐怕将是惊人的数字。屏幕里的图景理当和社会常识相匹配,避免在节约粮食这一根本问题上造成认知模糊。
一些暴饮暴食的吃播“卷”出了不少怪象,甚至酿成惨剧。2020年8月,沈阳一位30岁吃播播主,半年200斤飙升到了280斤,最后在一次准备直播时突然去世;同年8月,一位三岁女童被父母拍摄“儿童吃播”,胖到了70斤,走路都费劲,引发全网批评。
不少公司化运作的播主自曝,长期的暴饮暴食,让他们忍受着亚健康和催吐等各式折磨,滋味并不好受
。
禁止制作、发布、传播暴饮暴食节目和视频,是营造与社会相匹配的文化氛围的必要之举。
这种流量上的红利,是建立在反常识、反科学、自我戕害的基础之上的。对这类网络产品进行规范,有助于引导创作者们避免误入歧途,努力寻找到正向的创作道路,并规范行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