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机械团队
核心组合:
三一重工、浙江鼎力、恒立液压、先导智能、杰瑞股份、伊之密、诺力股份、百利科技
重点组合:
晶盛机电、中环股份、汉威科技、拓斯达、中国中车、日机密封、徐工机械、锐科激光、克来机电、华测检测、埃斯顿、汇川技术
重点行业跟踪:
锂电设备:
2019 Q1电池厂招标情况比较理想,主要表现为几点特征:1)海外电池厂发力;2)国内二线电池厂加紧扩产;3)扩产厂家向龙头集中;4)企业开始向软包、高镍等方向布局。上调2019年扩产企业数量,从21家上调至26家。将2019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00上调至104GWH,2020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15上调至150GWH,同比增速分别为26.10%、43.94%。我们认为,2019-2020年,动力锂电行业在经历了小厂商出清之后,将是20-30家实力较强的玩家的新一轮较量,这一较量过程中,产能+技术是关键。设备厂商,尤其是能够提供高性价比设备的厂商,最有希望受益。
油服:
国内页岩气等投资持续高景气、同时煤层气、致密气等多种气源也开始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非常规油气的开发对于压裂、钻井等设备的需求量比常规油气更大。加之本轮页岩气投资需要的作业量已经超过了除传统油服公司的服务能力,大量的民营油服公司开始进入页岩气市场,催生设备需求。设备更新需求旺盛: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设备进入密集更新周期。上一轮设备大规模投资在12-14年,过去几年行业低迷设备老旧情况严重,本轮油服企业对后续行业保持乐观,更新需求开始释放。国内油服公司和石油设备公司的中期成长性与油价相关性将逐步减弱,表现为更强的alpha属性。从复苏力度来看,石油设备先于油服先于海上投资。重点推荐杰瑞股份;关注石化机械、海油工程、中曼石油等。
工程机械:
4月挖机销量28,410台、YoY+7%,4月国内大/中/小挖的增速分别为0.3%、7.5%、5.4%,小松的开机时间3月同比+6.5%回升趋势明显,说明中大挖的开机数据比较理想、值得重视。预计19~20年挖机需求均将超过20万台。国产市占率持续提升,重点龙头公司资产质量不断改善。
重点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徐工机械、建设机械,关注:柳工、艾迪精密。
自动化:
行业筑底过程中,建议关注左侧机会。PMI新订单指数2月份站上50荣枯线,3月份继续提升、社融数据1-3月份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行业中期改善预期增强。机器人数据1-3月均为负增长,集成行业受波动相对较小,且行业长期人工换人、国产替代等逻辑仍在强化,预计未来3年复合增速仍能保持25%以上。
重点推荐拓斯达、关注克来机电、埃斯顿等。
风险提示:
重点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基建投资大幅下滑,政策变化,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国内投资情绪,城轨项目审批进度慢于预期、资金配套不到位等。
1. 重点子行业跟踪
1.1. 锂电设备Q1招标情况良好,头部企业强者恒强
我们统计了Q1招标/宣布招标的厂商:其中,CATL、万向、LG、中航锂电、孚能、捷威等在我们此前预期的扩产厂商之列,而Northvolt、长城汽车蜂巢能源、联动天翼(松下入股)、宝能能源、AESC等为此前预期之外。据此我们上调2019年扩产企业数量,从21家上调至26家。假设这几家新电池将主要产能放在2020年,则我们将2019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00上调至104GWH,2020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15上调至150GWH,同比增速分别为26.10%、43.94%。
总结来看,Q1电池厂招标情况比较理想,主要表现为几点特征:
1)海外背景的电池厂发力,除LG之外,AESC、联动天翼(松下入股)、Northvolt等都在积极筹备扩产;
2)国内具备雄厚资金背景的二线电池厂加紧布局。我们认为本年度为补贴完全退坡前的最后一年,CATL未开始启动价格战之前,二线电池厂有较为充分的空间开辟客户、扩建产能,明年预计该窗口期将会消失;
3)扩产家数相对于2016、2017年明显减少,但是扩产量集中。这是因为车厂(尤其是大车厂)在寻找电池厂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产能的确成为一个重要考量。由于单车带电量不断提升,20万辆乘用车就需要对应10GWH左右的产能需求,车厂对于电池厂有效产能较为看重;
4)越来越多的电池厂布局高镍、软包等方向,且更加重视电池性能,以应对完全退坡之后由消费驱动力主导的市场。
我们认为,2019-2020年,动力锂电行业在经历了小厂商出清之后,将是20-30家实力较强的玩家的新一轮较量,这一较量过程中,产能+技术是关键。设备厂商,尤其是能够提供高性价比设备的厂商,最有希望受益。不仅仅是量的受益,也可能包括阶段性优质设备产能供不应求带来的价格企稳。
1.2. 光伏:平价上网进程加速刺激全球需求,技术革新国产设备已有准备
从年初至今,电池片已经经历多次降价,但是PERC电池仍然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目前下游厂家仍在大规模积极扩产,我们统计了2019年PERC产能情况,相比于18年将有非常大幅度的提升。
2018年,单晶PERC年产能56.25GW。2019年,按照各个厂家的扩产规划,年底有望达到134.35GW(包含部分PERT)。其中扩产最为激进的是润阳,从2018年2GW扩产到2019年11GW,2020年和2021年产能分别达到15GW和20GW。通威依然是PERC产能龙头,2019年达到13.8GW,未来总体规划30GW。
扩产表现出大量企业开始涌入PERC行业,前5大厂家厂商的市占率预计从48.7%降低到39.4%。但是考虑到部分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足,以及2019年下半年PERC继续降价的可能性,实际产能大概率小于理论产能。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HIT、IBC的装备、辅材还不够成熟,预计未来1-2年,P-PERC将依然是最适用的经济路线。
1.3. 关注燃料电池与氢能源应用从主题到全面落地的投资机会
财联社3月15日讯,“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后补充了
“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等内容。当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规模较小、2018全年销量仅1,527辆,尚未到大规模放量阶段,燃料电池尚处于产业政策大力扶植的阶段,补贴暂未退坡。
现行燃料电池的补贴标准为2018年四部委推出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力度保持不变,燃料电池乘用车按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进行补贴,燃料电池客车和专用车采用定额补贴方式,并对燃料电池系统的续航里程、额定功率及其与驱动电机的额定功率比值进行了细致规定。
从产业链角度而言,加氢站建设成本高,发展进度滞后于氢燃料电池车,关注核心设备国产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根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年度报告2018》,截至2018年11月,中国共有27座建成的加氢站,而其中3座已被拆除,加氢站建设滞后于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目前一个中等规模加氢站平均建站费用约1000~2000万元,且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较少,导致加氢站运营难度加大。
加氢站建设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是由于关键设备受制于进口,其中投资占比最大的压缩机,占成本比例达到27%,其次是储氢设备和加氢设备,占成本的比例分别达到20%和16%。
1.4. 工程机械:
4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加7%,持续推荐龙头
几大主机厂18年报和19年一季报均超预期,未来开工量有保证、需求有望稳定增长。重点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徐工机械。
根据协会统计的4月挖掘机销量数据:总销量28,410台、YoY+7%;1-4月103,189台,YoY+19.1%。
(1)分市场销售情况:4月国内26,342台、YoY+5.2%,出口(含港澳)2,068台,YoY +35.4%;1~4月国内合计95,626台,YoY+18.1%,出口(含港澳)7,563台,YoY+33.3%。
(2)分产品结构:4月大/中/小挖的占比分别为13.3%、26.5%、60.2%,增速分别为5.4%、7.5%、0.3%。1~4月大/中/小挖的占比分别为13.2%、25.9%、60.9%(2018全年为14.9%、25.7%、59.3%),增速分别为6.5%、18.9%、20.7%。
(3)集中度数据(含进口、出口):1)4月行业CR4=59.3%、CR8=80.5%、国产CR4=55.7%;2)1~4月CR4=57.1%、CR8=79.5%、国产CR4=53.3%(2018全年分别为55.5%、78.3%、48.2%);3)4月国产、日系、欧美和韩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2.3%、12.5%、14.6%和11.3%(2018全年为56.2%、17.1%、15.2%和11.5%)。徐工强势力压卡特、市占率重返第二且超出4pct。
(4)小松公布的开机时间,1月同比-12.2%、2月+0.1%、3月同比+6.5%,1~3月-2.1%,三月开机时间回升趋势明显,说明中大挖的开机数据比较理想、值得重视。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几个趋势:1)小挖占主流的结构不变,市政与新农村建设占比仍然很高;2)中挖的增速最高,说明大型基建项目和地产开工良好;3)大挖增速略低,意味着矿山采掘开工仍不尽人意;4)集中度提升放缓,雷沃重工和山河智能两个国产品牌提升明显;4)日系韩系市占率的下降趋势仍在延续、国产替代进口的趋势更加明显。
国产替代进口加速的原因,我们分析如下:1)国产加速提高市占率主要在2011年之后突然加速,主要源于小挖需求更强、国产主机厂首先攻克了小挖的技术难点,而后逐渐往中大挖渗透;2)零部件的国产化、甚至大量自制,由此带来成本持续下降,国产主机厂因此有更多降价空间;3)主机厂和渠道的规模效应双双提高,可以迅速降低成本;4)外资品牌对需求的错判,可能导致产能储备和库存调节方面落后于国产,错失机会;5)深耕多年,国产四强的“品牌力”提升,其中供应商的服务能力业至关重要;6)中美贸易摩擦和中兴通讯被处罚后,国内客户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国产品牌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尤其矿山采掘的国产化将加速。
2. 重点行业数据跟踪
2.1. 工程机械
2019年前4个月行业继续保持高增长,其中挖掘机4月销量同比增加7%,1-4月销量同比增长19.1%,汽车起重机Q1销量同比增长62.4%。
2.2. 新能源
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售继续高歌猛进,Q1销量同比增长117%,4月单月增长27%。
动力电池装机量Q1同比增长177%,4月单月增长45.83%。
2.3. 其他
工业机器人:
一季度受经济形势影响,一般制造业企业自动化投资力度减弱,工业机器人产量一季度持续负增长,1月/2月/3月,同比分别为-12%/-11%/-14%。筑底过程可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半导体设备:
从2018年5月份开始,北美半导体设备商出货量绝对值便开始下滑,2019年连续负增长。
油服:北美钻机数量维持在高位,近期略有下滑
工业缝纫机:工业缝纫机出口数量3月触底大幅回升,可能和春节因素影响。2019年1月、2月均为大幅负增长,3月同比增长52%。
3. 本周重点行业新闻
3.1. 工程机械
(1)工业互联网步入落地关键窗口期(报道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之一,我国工业互联网正步入落地应用关键窗口期。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相关主管部门正在加快酝酿出台对工业互联网的新一轮政策支持,加大行业应用赋能、区域落地推广力度。地方层面,福建、长沙等地近期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
今年以来,新一轮政策密集发力。工信部提出到2020年,形成相对完善的工业互联网网络顶层设计,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技术产业体系。工信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期印发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明确,到2025年,制定100项以上标准,重点推进支撑行业应用的标准化工作。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达到59万台,平均注册户数超过50万,2018年平台相关业务收入平均约为5亿元。目前,已经形成一批基于平台的创新解决方案,并在轻工、钢铁、石化、电子等行业实现了商业化应用。目前,海尔、航天科工、徐工机械、三一重工等龙头制造企业,以及阿里巴巴、东方国信、浪潮、华为等大型ICT企业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纷纷打造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杨春立透露,截至2018年底,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百家,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接近二成。
(2)财政部督促加快发债,工程机械景气度有望持续(报道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日前,财政部正式发文再次催促地方加快发债进度。这则《财政部关于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切实加快债券发行进度,2019年6月底前完成提前下达新增债券额度(1.39万亿元)的发行,争取在9月底前完成全年新增债券(3.08万亿元)发行。
从目前发债进度来看地方基本可以完成上述任务。地方政府债券加速发行,将充分保障其发挥宏观经济稳增长作用,特别是专项债对基建投资的支撑作用。以挖掘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的需求取决于下游施工需求,而施工需求主要来源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整体而言,上述举措利好工程机械需求。另外,基于行业自身更新周期尚未结束,环保政策继续趋严促进升级换代需求,全年挖机销量增速不悲观,看好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2019年全年增速。
从多家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来看,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三家企业的净利润增速皆突破100%,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业绩增长步伐。龙头公司的业绩表现,一部分得益于工程机械市场大环境的景气,另一部分受益于市占率不断攀升。
(3)三一重工一季度卖了200亿!“挖掘机神话”带动机械业回暖(报道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截至4月30日,申银万国机械设备行业334家上市公司发布2018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总收入1.19万亿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16.42%;实现归母净利润412.39亿元,同比下降28.22%。2019年一季度实现2783.32亿元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8.24%,实现归母净利润165.37亿元,同比增长34.86%。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行业统计数据,2018年纳入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203420台,同比涨幅45.0%。国内市场销量(统计范畴不含港澳台)184190台,同比涨幅41.1%。出口销量19100台,同比涨幅97.5%。2018年的挖掘机销量成功打破2011年17.84万台的销量神话,刷新了中国单年度挖掘机的销量纪录。
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行业挖机销量74779台,同比增长24.5%,超过市场预期。国内龙头三一重工销量19592台,同比增长52.4%,远超行业增速,市占率达26.2%,而同期外资龙头份额则略有下滑。受益产品销量大增,三一重工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2.9亿元,同比增长75.1%;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114.7%;净利率15.6%,同比增长2.8%。下游基建需求拉动、环境保护力度加强、设备更新需求增长及人工替代效应,2019年工程机械景气有望持续。
3.2. 新能源
(1)吴辉:2018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迎来实质性增长,整体产业进入“GW/GWh”时代(报道来源:真锂研究)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5月9日讯(张倩 宋小剑 河南遂平报道)2018年,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容量达到3.5GW,累计装机容量6.5GW;其中中国市场分别达到0.6GW和1.0GW。伊维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辉指出,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电化学储能在2018年都迎来实质性增长,整体产业进入“GW/GWh”时代。
2018年,新增投运(不包含规划、在建和正在调试的储能项目)的电网侧电化学储能规模206.8MW,占2018年全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规模的36%,占各类储能应用之首。用户侧虽然占比下滑,但是仍保持绝对增长。
现阶段,储能产业正处于产业化初期,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投资机会与风险。吴辉建议,重点关注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储能项目的PPP、投资+运营等模式;重点关注海外储能、用户侧储能(微网及分布式能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等市场。同时也要注意政策对用户侧价格机制的不确定性/辅助服务市场规则和长效机制缺乏保障等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安全风险等。
(2)财政部发布《支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的通知》(报道来源:真锂研究)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财政部发布《支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的通知》,将研究完善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贴政策,从2020年开始,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重点支持新能源公交车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