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山乳业董事长杨凯通过Champ Harvest(冠丰)场内直接减持辉山乳业逾2.5亿股,减持均价仅为0.394港元/股,套现9884.63万港元
辉山乳业(6863.HK)创港股历史上最大跌幅已有一周,债务危机尚未得到有效缓解,种种迹象表明,公司高管纷纷“离场”且撇清关系,公司的经营问题不可小觑。
3月31晚,董事会宣布,宋昆冈、顾瑞霞、徐奇鹏及简裕良已呈辞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3月31日起生效。董事会现正物色适当人选,以尽快在公告日起计三个月内填补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空缺。3月30日辉山乳业非执行董事、捷成洋行集团董事李家祥辞职。
公开信息表明,独立董事中有三位在2013年9月被委任,也就是说这些独董完整经历了辉山乳业赴港上市以来的变化历程。其中,有两位独董是乳品专家,一位是香港注册律师,一位曾任毕马威香港事务所合伙人,非执行董事是香港老牌公司捷成集团的董事总经理。
目前,辉山乳业董事会只剩下五位成员,包括董事长杨凯、负责财务和融资且“失联”的葛坤、首席财务官苏永海、负责牧业的徐广义、负责乳品原料业务的郭学研。
上图为辉山乳业在香港上市时公司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长杨凯
除此之外,与辉山乳业关系极为密切的高管葛坤依旧处于“失联”状态。辉山乳业3月28日公告披露,2017年3月21日,杨凯收到一封葛坤的信件,指出其最近的工作压力对她的健康造成伤害,她要休假。自这天起,辉山乳业董事会便一直无法联系到她。两天后,在辽宁省金融办牵头召开的债委会上,银行们果然没有看到昔日熟悉的葛坤,呼其“失联”。
此外,港交所披露易的最新信息显示,就在辉山乳业3月24日暴跌当日,辉山乳业董事长杨凯通过Champ Harvest(冠丰)场内直接减持辉山乳业逾2.5亿股,减持均价仅为0.394港元/股,套现9884.63万港元(折合人民币近8700万元),持股比例由72.62%降至70.76%。
wind数据表明,3月24日当天,辉山乳业的成交量为7.794亿股,也就是说,杨凯方面的减持股数已经超过当天成交量的1/3。
有市场分析认为,杨凯在股价暴跌当天集中减持的行为不太合乎常理,有可能是质押出去的股份击穿了银行的强平线,从而被银行强制平仓。
“平安银行强制平仓的消息不属实。”平安银行方面4月1日回应财新记者,辉山乳业34.34亿股股份仍处于质押状态。
不过平安银行在3月27日的公告里声明,会采取各项措施保障信贷资金安全。一位平安银行行长表示,港股股票要质押在香港证券行,通常平仓的止损线会写在合同里,银行每天都有人盯着股票,每天都要给项目小组汇报,会提前通知客户补仓(股票或资金)。
浑水公司Carson Block在辉山乳业3月24日暴跌当日,向财新记者分析称,不认为市场上真有投资者在交易这只股票,只是辉山乳业股东以及股东相关人士通过增持在维系股价,“一旦离场,就会暴跌。”
目前,辉山乳业尚未披露杨凯减持的原因,但是这个市场信号非常负面,当天的股价表现也侧面印证了浑水公司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暴跌前几日,3月21日,多家债权行接到辉山乳业通知,称因故无法还本付息;3月23日,辽宁省金融办召开辉山乳业债权工作会议,出售金融维稳,杨凯在与会期间也承认,公司资金链断裂,需要通过重组在一个月内筹集150亿元,解决资金问题。
3月24日的减持行为与杨凯近两年来的通过增持股票维持股价的做法截然不同。据财新记者统计,自辉山乳业股价于2014年4月进入下跌通道后,杨凯从2014年末起,通过其控制的冠丰,在两年内增持51次,持股比例从最初的49.73%不断提升。
在大股东不断增持下,公司股价开始止跌回升。然而,大股东的不断增持并不能阻止投资者一直持续抛售辉山乳业股份,杨凯不得不不断吃进,持股逼近需要私有化退市的持股上限75%。这一做法的代价巨大,市场人士估计这部分维系股价的资金50亿-60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