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李嘉诚旗下财团以412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了
德国能源管理综合服务供应商
ista Luxemburg GmbH
(简称依斯塔)及其附属公司。
这家德国公司到底是什么来头,有何过人之处?
据依斯塔公司官网介绍,依斯塔是一家为住宅建筑、商用建筑等各类建筑提供综合能源管理服务的公司,主要为物业、业主和租客提供能源和用水计量、用量数据可视化、结算账单和个性化能源使用及用水管理等服务。依斯塔发迹于欧洲,目前稳居欧洲能源服务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同时它的足迹也遍布全球包括中国、俄罗斯和阿联酋等
24
个国家。
虽然营业收入很大,不过,在过去两年,
这家公司
都处于亏损状态。
那么,李嘉诚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来买它呢?这得从历史说起。
ista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10
年前。回溯公司发展历史,妥妥地就是一部大规模并购史。
20
世纪上半业,
Clorius
和
ista
公司分别在丹麦和德国成立,并发展为水、电、气等能源领域计量服务的领先者。
1994
年,
ista
与
Clorius
合并成
Raab Karcher Energy Services
若培卡彻能源服务公司),这可以说便是今天的
ista
的前身,而
ista
的商业版图也可以说已经初具模型。
队伍壮大后的
ista
开始进军美国和亚洲市场。
1997
年,
ista
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此后,
ista
的收购计划开始分两条线进行,一条的卯足劲占领欧洲市场,另一条则是不遗余力地开拓北美市场。在占领欧洲市场方面,
ista
通过收购
Incatema
、
ista Belgien SA
、
Energy Control
等公司先后打开了西班牙、北欧和比利时的能源市场。
2006
年,
ista
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收购案:成功收购了法国市场的领导者
Comptage ImmobilierServices (CIS)
公司,无可置疑地成为了欧洲最大的能源计量公司。美国方面,
ista
则先后收购了
EnvirotechUtility Management Services
、
Utiliread Inc. Atlanta
等公司,
2005
年收购
USI Energy Inc.
公司使
ista
成为北美市场的领导者。
2009
年,
ista
在迪拜设立了新的分支机构,同时在泰国成立了技术工程办公室,这些发展战略都进一步强化了
ista
在世界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
ista
当然也不会放过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自
1997
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后,
ista
又在
2010
年独资创办了依斯塔计量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该公司于2012年承接并完成了北京市节能改造试点项目通州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的宋庄镇疃里村热计量改造部分。
(依斯塔并购发展史)
Ista
的能源消耗与用水计量服务核心在于让能源利用数据透明化,旨在让每个用户能清楚知道自己的能源使用情况,以使他们有根据地节约能源与减少费用。这种精确到每个住户的热计量法被称为
submetering
,依斯塔计量系统计算供热消费账单的过程如下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
submetering
的整个过程中,
ista
提供的是一条龙服务。他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涵盖了供应、安装以及根据电表读数计算出详细的能耗、用水和附加费用账单。
(普通热计量方式与
ista
精确到户的热计量方式的区别)
Submetering
资金投入小,但可以让租户与物业所有人能清楚知悉每个住户的能源消耗情况。无需后期再安装任何技术设备,仅仅通过用户根据清晰的能源消费账单改变自己的能源消费行为就能节省能源。欧盟委员会预计这能减少
15-30%
的能耗、费用高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这让
submetering
成为节省建筑能源最有效的方法。
整个
submetering
的过程需要许多创新技术支撑才能得以实现。
Ista
的供热与制冷能耗计量表与水表与先进的数据收集传输系统共同作用,让数据直接传输到
ista
的服务器终端,无需人工抄表。
Ista
目前有两种数据收集传输系统:
radio system
与
M-bus system
。
Ista
的能耗数据可视化功能让住户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和平板等各种产品点击进入门户网站直观了解能耗数据和费用。
2016
年
11
月,剑桥大学指定
ista
负责为新建成的西北剑桥发展计划的供热系统结算账单以及编写能效报告。同时,
Ista
也与政府紧密合作。
2017
年
1
月,
ista
成为欧洲能源解决方案网络在布鲁塞尔的新成员,与欧盟成员以及其他行业代表共同寻找全面的能源方案。
联系
壹条能
投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