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们继续看下一条。
明道讲:“教人者,养其善心而恶自消;治民者,导之敬让而争自息。”大家想想看,明道这一句话讲得非常地宽平舒缓,但是意味深重。他说你要教导百姓,怎么教导百姓?你要培养他们的善心,然后他们为恶的念头自然就消失了。你治民者“导之敬让而争自息”,就是说你要治理百姓的人,你要用互相敬重、互相礼让来教导他们,这样很多的争议自然就消失掉了。
所以说在这里,程夫子讲到,他引用王安石的话——不了解王安石的人以为王安石是法家,其实我告诉大家,王安石他也是儒家,只不过不够精醇而已,但王安石讲了一句话讲得很有道理,他说“律是八分书”,也就是说法律只能讲出八分的道理而已,为什么?法律只能禁人为恶,不能劝人为善——明道在这里特别讲到这一点,大家仔细看看,这就是我们当代社会为官者最需要的。他说:“教人者,养其善心而恶自消;治民者,导之敬让而争自息。”大家想想看,今天你当一个地委一把手——地委书记,你当一个市委书记,最重要的不是只是去执行法律而已,你要教化民众。教化民众就是你要以身作则,所以说大家看看,你说“养其善心”,法律怎么教你去养其善心?你要养老百姓的善心,就是你要以身作则,就像你要“导之敬让”,你要自己以身作则,带出风气出来。
大家想想看,如果你在这儿当一把手的人,你尊敬有学识的人,我问你,你下面的人敢不尊敬有学识的人吗?你当一把手的人,你能够表现出你的涵养,随时随地表现出你的善行,法律没有这样要求,但是我这样做了,对下面就会造成一种新的风气。如果你自己能够敬让,以前不是听说有这么一个典故吗?就是有一个宰相,他(家人)在家乡跟隔壁就是为了一堵墙,两边在那儿争执,就告到京城来了,宰相就回了他一封信,说“让他三尺又何妨”?你就让他三尺,结果邻居也让三尺,所以让出了一条六尺宽的路出来。所以说你当高官的人,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要来教化百姓。教化百姓,就是要看你真心诚意做了哪些事情来教化百姓,这样移风易俗。所以说,一个真正好的地方领导者,他不是只是去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他也要能够改善民风,提拔人才。
像我的先祖朱熹,他到哪一个地方,一定会在那个地方找出当地的先贤,为他盖一个庙,来要当地的青年学子来拜他,敬仰他,以他作为学习、仿效的对象,这就是教化,所以说教化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