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最让老外难以理解的事情。是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时候,中国竟然有6亿人出去玩。
这说明对于旅行的热爱,已经彻底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里。
而在飞猪“双十一”前夕,淘宝的飞猪旅游囤货节又如约而来。还真的便宜,放波福利……
飞猪双十一囤货节
今天我们不说“双十一”怎么囤货,我们来说下旅游业。
时钟先生小的时候最流行的是“跟团游”。就是一队人带着红帽子,前面有个导游举小旗子的那种。那时候就这样走出家乡,去了西安、青岛、北京,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但时至今天,人们对于旅游的理解已然发生了变化。
“跟团游”的基本方式是从一个景点到下一个景点,主要活动是观光、走路和拍照片。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尤其年轻人)觉得这种方式比较心累,他们更喜欢找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躺着,躺完了就去找好吃的——这就是现下流行的“休闲游”的出场姿势。
从“观光”到“休闲”说明了老百姓旅游消费习惯的转变。
这一趋势既与老百姓人均收入的增长有关,也与汽车普及等因素有关。
从观光到休闲的旅游心态转变(资料来源:光大证券)
有的研究报告说,在美国2019年休闲游旅游市场规模占比为72%,而中国只有50%;如果对标美国,中国的休闲游旅游市场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沿着从需求到供给脉络,来看“休闲游”繁荣将引起旅游产业发生哪些变革?
父母那一辈人对主题公园这个存在一般不怎么感冒。但没有关系,毕竟爱玩的年轻人才是旅游业未来的主流消费人群。
从2008年到2017年,中国主题公园游客量每年平均增长13%,预计2020年将达到2.3亿人。这个增长速度比中国游客的整体增速要快(复合10%左右),说明结构性的变革也在发生。
中国主题公园年游客增长速度
主题公园依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证据还是来自于中美对比。
2020年中国主题乐园的人均访问量只有0.16次,而美国是0.65次。
主题公园快速发展的市场动力似乎也已经形成。
根据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在2019年底发布的一份报告。截至2019年8月,我国共有主题公园339座,已经有超过半数盈利。
“观光游”以景点为核心;“休闲游”以酒店为核心。
这种核心地位也反映在游客的实际消费构成上。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为例,其两天门票只有500块不到,但海洋王国里三大主题酒店的单晚房费很少低于千元。即便如此,节假日还是很难订到长隆的酒店。
因为大家觉得,一家好的酒店,是完美旅行的开始。
然而,啥叫好酒店?
类似7天、如家、汉庭这样普通的快捷酒店似乎已经达不到度假标准了,但好酒店显然也不宜太贵,太贵的就没有办法大众化。
所谓好酒店,应该是大家都住得起的高品质酒店,也可以把这类酒店成为“中端酒店”。
由于看到了中端酒店的市场潜力,各路神仙都在着急抢滩。
一方面是类似锦江、首旅这种经济连锁酒店集团进军中端酒店市场。
仅2018年1年时间,锦江酒店的中高端酒店客房数占比就由34.43%(2018Q1)提升至43.35%(2019Q1)。今年9月,锦江酒店发布了50亿定增计划,定增的目标是“优化在经济型酒店和中端酒店的布局”。
首旅酒店集团截至今年9月中高端酒店开了814家店,房间数量、房间收入的占比提升分别为4.5和5.1个百分点,达到24%和38%。
中端酒店增速已明显高于经济型酒店(资料来源:国信证券)
另一方面是类似希尔顿、万豪、洲际这样的大品牌都形成了多个子品牌,并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这些酒店也成为了接待休闲游的主力。
飞猪“双十一”已成为“休闲游”需求集中释放的舞台。她最主要的卖点,是以相对平民化的价格,推销高端的住宿体验。
“休闲游”需要的另一种东西是良好的服务体验。因此现在很多酒店不再把服务当做是必要配套,而是营销手段。
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是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它最初引起大家兴趣最主要的竟然是这家酒店的服务员可以帮你带孩子……
当然这是开玩笑,仅仅“带孩子”就把CLUB MED的经营理念说LOW了。CLUB MED的核心卖点是“一价全包”。
住宿、餐饮、体育、酒吧、骑马、滑雪、高尔夫、水疗、按摩等等,只要住进CLUB MED度假村,你就享有了整个假期。
CLUB MED的“一价全包”
CLUB MED还有一个“G.O”服务体系,酒店里会有一群爱旅游、高素质、有亲和力的小哥哥小姐姐来陪你玩。
CLUB MED在差异化竞争中表现出优势,很多人想去CLUB MED的首要原因就是想感受下他的服务有何与众不同。
CLUB MED在这一点上有点像邮轮产品。想想在大海上漂几天也挺无聊的,但坐过邮轮的人也并没怎么觉得无聊。大海只是背景板,有趣的是在邮轮上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2015年,有70年悠久历史的CLUB MED被中国投资巨头复星集团收购,并成为港股上市公司“复星旅游文化”(01992.HK)的核心资产。
前面说的都是新趋势,之外再来关注下传统“景区”的变革。
曾经也上过“热搜”的景区门票贵的问题,现在已黯然谢幕。这个年代,景区早已不靠门票挣钱。
目前国内最贵的5A景区门票不过两三百一个人,以现在景区的维护成本来看,这个票价水平基本回不了本。
故宫门票16年没涨价,40元到现在基本上就只是个象征,结果人家还想免费。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景区的门票都开始降价,而不是涨价了。
说明的问题,是景区已经越来越IP化了,赚不赚钱,并不是景区的责任,景区负责“人多”就行。
但旅游业总得赚钱吧,靠啥呢?
餐饮、住宿
这“两巨头”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想得到。
分析下旅游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发现新时期景区挣钱的“双子星”还有
演出和交通
。
杭州西湖是最早一批免门票的景区之一。结果靠着表演节目,孵化出了中国演艺第一股宋城演艺。从市值上看,它以430亿市值位居整个餐饮旅游行业的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