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格总在人间
的第843篇原创
注:
最近公众号的推送机制有改变,需要将公众号设为“星标”才能收到推送了,大家可以“星标”一下这个号。
前天我发的那篇
《房子都买不起,大国崛起跟你有啥关系?》
爆了,后台留言挺多,不少同学表示之前从来没想过自己“赚钱”的底层动机,其实是“追求社会地位排序”,还没看过的同学可以点开看下。
其实大家稍微想下就会明白,金钱的历史并不遥远,也就几千年(比如中国的夏朝,公元前2000年左右),但是族群中的社会地位差异在我们的祖先还是动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上万年前)。
我们的近亲今天的黑猩猩,族群内的地位和分工已经高度清晰。
可见“追求社会地位排序”,是植根于我们作为生物最底层的基因需求。
而金钱的出现,不过是让这种需求的争夺变得更加文明,更加“人性”。
因为和平时期大家可以通过创造价值提供服务,来赚到钱,并且以金钱的多寡来决定社会地位,只有当逼不得已进入战争状态,才像野兽一样和同类争抢厮杀来决定谁的地位更高,谁该得到更多资源。
这篇其实是上一篇的续集,所以沿用了上一篇的标题。
今天我想聊的是,金钱的本质到底是啥,为啥现实是钱多的人往往社会地位越高(不考虑官员公权力的情况),然后,也想和看文章的各位讨论一下,我们要不要为了赚钱牺牲掉一些可能更宝贵的东西。
首先,请大家理解一句话:
金钱,本质上是一种支配权。
社会上公司与公司之间竞争,人与人之间竞争,看起来都在拼命赚钱,但本质上是在争夺支配权。
当你的钱更多,你就能支配更多人和更多资源,于是你在人口序列中的排名就更靠前,反之就更靠后,因为社会人口排序里总是排前面的支配排后面的。
所以,每个人努力赚钱其实是为了避免被别人支配,同时想办法具备支配别人的能力(即使你不使用这种能力),这才是世界的真相。
上一篇文章里我说,为什么你已经拥有智能手机可以随时刷短视频了,可以买机票当日往返几千公里外的城市了,平均寿命也70多岁了,
这种生活条件就连古代的皇帝都没法比呀,
按理说你应该很快乐才对,可是为啥你还是不快乐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在人口序列中的排位还不够靠前。
你的钱不够多,总是被人支配而不能支配别人或者只能支配很少的人,你就不会快乐。
没有智能手机的皇帝为啥那么快乐,因为他可以支配所有人。
很多人嚷着生存艰难,真的是因为生存么?不是的。
大家都知道领低保就可以生存下去,你不至于领低保,也照样焦虑,因为
普通人的焦虑并不是生存焦虑,而是社会等级焦虑。
要么焦虑自己的等级不够高,要么焦虑后代的等级下滑,这是我们植根于基因中的本能。
再来说,为什么当你可以用钱去支配别人,你会更快乐呢?
因为我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产品和服务,本质上都是他人的时间。
你去理发店花钱理发,发型师辛苦一小时为你打理头发,本质上是他的时间被你支配了。
你花10万买一辆车,这辆车背后是从总裁到研发到销售,公司所有人付出时间努力创造,得到的成果(的一小部分),你用钱买走车,本质上也是他们的时间被你支配了。
也就是说,你花出去的每一块钱,都转化成对他人时间的支配权。
这就是为什么说,金钱的本质就是权力,权力就是支配,更多金钱决定了你可以影响和支配更多人,同时减少可以影响和支配你的人数。
金钱的诱惑本质上也不是金钱本身,而是金钱带来的不被别人支配的安全感,远离别人支配的自由感,和支配别人
享受到的权力欲
,别人为你服
务时提供的享乐
,乃至放纵。
我们的基因对这样的状态本能的充满向往。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
我们一边为了收入被别人支配
(比如老板)
,一边花钱支配别人(比如外卖小哥),所有人一起创造出更多财富,生活的确在越变越好,可为啥我还是很焦虑呢?
是的,创造财富使得蛋糕变大,每个人分到的比之前更多,这个没错,但是,基因在意的并不是物质绝对值的增加,而是你在人口序列中排位的相对位置。
30年前的万元户很快乐,因为其他人没有万元存款。
现在你有5万存款,别人的存款比你多得多,人口序列里你还是排后面,你的焦虑就不会改变。
人类争夺支配权的战斗就是这样,有人支配,就必然有人被支配,他的排位上升了,就必然导致你的排位下降,人与人之间的排位赛永远是一场零和博弈。
讲了这么多,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排位赛呢?
刚刚我一直在用诸如“基因”,“本能”这样的词,就是想告诉各位,
让最多的人群参与这场排位赛,是制定规则的上位者和你自己本能的一场合谋。
他们制定规则,你遵循本能去服从规则,你以为这是你自由意志的体现,其实不过是基因为了人口序列排位的提升,而对你施加影响。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还年轻或者认为自己还年轻,没问题,投身进去试试身手,努力赚钱,不试怎么知道自己没机会提升排位呢。
但如果你已经试过,岁数也大了,比如普通人到35岁,自认为不普通的人到了45岁,我觉得可以不必折腾了。
已经折腾了20年,这场排位赛你究竟有没有天赋,自己心里要有点数才对。
上篇里我说,大国崛起,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既得利益者,因为这个国家已经有能力为大部分阶层的生活提供一个还算能接受的物质保障。
能不能接受,取决于你是否心甘情愿放弃攀比,放弃别人在排位赛里为你指定的位置,退出这场没有终点的游戏。
所以,已经有这么个物质保障,不如在40岁左右时把脚步放缓一点,我不是说完全躺平,而是说,放缓一点,停下来好好享受真正的生活。
什么是真正的生活?
上周那篇讲了,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以上是我给当下中年人的建议,不过,这个建议只对80后最多90后有价值,00后大概率用不着。
因为20年后,当00后到了80后这个岁数,自改开以来阶层剧烈流动的时代早已过去,阶层板结到令普通人绝望,大部分人只能认命。
认命就不会焦虑,不焦虑的他们虽然会失去本就可能性极小的机会,反而拥有更加多元的幸福体验
。
(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