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2012年11月1日去世的。
小时候父亲给我的印象就是两个字:威严。上高中前和父亲的交流还是两个字:空白。或许是生活的重压,或许是在我这个长子面前父亲要刻意保持父道尊严,我们竟然很少有面对面的交流。不记事的时候,父亲有没有抱过我、亲昵过我,就不得而知了。我觉得,那个时代乡下父子间的关系多是如此。
父亲走后,常常回忆起父亲,也常常拿自己和父亲比较。特别是去年去枣庄旅游,在一个乡村葡萄园里采摘,朋友拍了一张照片,发给我时自己也惊呆了:如果不是脸上的眼镜,我自己都分不清那照片上的人究竟是我还是父亲。后来,父亲的发小看了也是难以分辨。原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父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尽责任和义务。我感觉他始终在为父母妻儿、为家庭、为单位、为组织而活着,当真有了属于自己时光的时候,反而不知所措了。也许,在他的生命里,从来没有设计过“为了自己”的活法。
父亲是那个时代“三不脱离”出身的干部。在外是公社领导,回到村里就是个农民。别人放假休息,他放假就是回家起早贪黑忙农活,抓的紧干的狠。他一回家,没有谁能睡懒觉。那时早早地被他从梦乡里拽起来干农活的我和弟弟觉得老地主也不过如此。我想他是要尽量多干些以减轻母亲的压力。跟着他,我也学会了好多农活,直到1990年家里才不再种地,不再在村里生活。
父亲非常善于学习。94年他刚刚调到县卫生局工作时,有些人是想看他笑话的,一个学历不高的乡镇干部能在知识分子成堆的行业当好领导吗?外行能领导好内行吗?事实证明父亲很快就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齐河的卫生工作在他任职期间成了全市的排头兵,他本人也被省政府记功一次,二等功还是一等功记不清了。
孝悌友信,父亲这一辈子都做到了。在我眼里,父亲一生没有亏欠、愧对任何外人,为四位老人养老送终,始终对大哥和叔伯姊妹以及母亲的兄弟姐妹友善帮助,总是竭尽全力帮助找上门来的同学乡邻,他好几位同学的孩子毕业退役后找到工作前都被他带到身边干临时工,在家里吃饭。
听父亲发小们谈起他初恋故事时,我才知道原来父亲也曾有过浪漫。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和祖母同村的母亲后,他做到了一辈子待她好。我总觉得父母是先结婚后生活再恋爱的典型。无论是在乡镇还是县卫生局,父亲没有丝毫在感情方面越轨犯界的事,虽然母亲是识不了几个字的家庭妇女。
父爱如山,是用不着用语言来表达的,我们其实都在按着父亲的形象设计自己,长大后就成了你。但是,不可能一切如你,还是要有所突破的。比如,我虽然同样不回避责任和担当,但更要为自己按自己的想法活一回;我同样认可助人为乐,但绝不把自己不该背、背不起的担子往肩上扛;我同样看重工作珍惜岗位,但更会在自己热衷的爱好上倾注更多的精力;我同样爱父母妻儿,但却要尽最大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2017.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