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民智国际研究院
为您解读国际风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13岁小姑娘差点转走父母59万,竟是因为…… ... ·  6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刚刚,利好传来!事关AI→ ·  昨天  
巴比特资讯  ·  第一批DeepSeek开发者,已经开始逃离了 ·  2 天前  
新疆生态环境  ·  关于调整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的公告 ·  3 天前  
新疆生态环境  ·  关于调整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的公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民智国际研究院

伊朗称叙利亚将出现“新抵抗力量”,马斯克被指干涉德国竞选

民智国际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5-01-06 17:00

正文

民智周报

一周重点新闻及对华影响速览



本期民智周报新闻来源主要包括 美联社、法新社、欧洲新闻台、韩联社 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和官方网站。

接下来,民智周报将继续带您纵览国内外热点政治经济新闻,深度解读过去一周重大新闻事件,轻松了解世界动态。


经科动态



拜登阻止新日铁收购的决定

给美国钢铁工人带来不确定性


据美联社报道,1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阻止日本制铁(Nippon Steel)对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的近150亿美元收购案,理由是“强大的本土钢铁产业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争议,有人认为此举可能会威胁美国中部地区钢铁工人的就业前景。 在收购协议中,日本制铁曾承诺对美国钢铁在印第安纳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老化高炉设备投资27亿美元,并保证未来十年不裁员。这一承诺对宾夕法尼亚州的工厂员工尤为重要。



美国钢铁公司成立于1901年,曾是全球最大的企业,巅峰时期在二战期间拥有34万名员工。然而,随着日本和中国等外国竞争对手的崛起,美国钢铁逐渐失去了市场地位,目前员工人数已减少至不到2.2万。尽管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通过征收进口关税保护本土钢铁业,但这一行业仍面临高炉老化、成本高企的挑战。拜登政府的决定使得美国钢铁可能被迫减少高炉投资,转而发展电弧炉技术。这种技术更高效,但可能导致大批高炉工人失业。对此,日本制铁和美国钢铁发表联合声明,称拜登政府的决定“明显违反法律程序”,并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美国钢铁股价在拜登决定宣布后大跌6.5%,进一步增加了行业的不确定性。


美国内政



新奥尔良市汽车撞人致15死,

嫌犯自称受到“伊斯兰国”启发


据美联社报道,1月1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发生汽车冲撞行人事件,已造成至少15人死亡、35人受伤,袭击者为一名“受伊斯兰国启发”的退伍军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已将此事件列为恐怖主义行为,FBI局长赖耶指出,来自中东的恐怖主义可能影响美国境内的个人或团体。前情报官员科斯塔认为,全球不稳定局势使得暴力事件频发。此次袭击成为近年来美国最致命的伊斯兰国恐袭事件之一,凸显了恐怖主义威胁日益上升。 同时,美欧官员担忧土耳其对叙利亚民主军的攻击可能会促使伊斯兰国卷土重来。


▲ 当地时间1月1日凌晨,一名男子驾驶一辆皮卡车冲撞新奥尔良波旁街的人群。


大国冲突



伊朗安全负责人称叙利亚将出现

针对以色列的“新抵抗力量”


据法新社1月1日报道,伊朗安全负责人阿里·阿克巴尔·艾哈迈迪安(Ali Akbar Ahmadian)近日表示,叙利亚将在总统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倒台后出现一个新的组织,与以色列展开对抗。艾哈迈迪安指出, 随着以色列占领叙利亚领土,新一轮“抵抗力量”将在未来几年显现。 伊朗长期盟友阿萨德于12月8日倒台后,伊朗反以色列“抵抗轴心”并未减弱。


▲ 伊朗安全负责人阿里·阿克巴尔·艾哈迈迪安


在阿萨德政权垮台后,叙利亚的局势进一步恶化。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被叛军占领,阿萨德逃亡。以色列随即加大了对叙利亚军事设施的空袭力度,旨在防止这些设施落入敌手。同时,以色列军队占领了叙利亚戈兰高地附近的联合国缓冲区,引发国际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以色列此举违反了1974年停战协定。伊朗强烈谴责以色列占领叙利亚土地,并表示,尽管加沙和黎巴嫩的盟友在与以色列的冲突中遭受重大打击,但伊朗的立场并未动摇。艾哈迈迪安还强调,伊朗继续坚持反对核武器发展的政策,重申其核能计划为和平目的。


欧洲事务



埃隆·马斯克被指干涉德国竞选


据欧洲新闻台报道,在联邦选举即将举行的几周前,埃隆·马斯克对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的支持引发争议。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被指控“干涉德国内政”。在12月底德国《世界报》发表的一篇专栏文章中, 马斯克写道,他支持德国选择党在能源、经济复苏和移民问题上的立场,马斯克称这些原则“使特斯拉和 SpaceX 取得了成功”,并称该党是该国“最后的希望火花” 。 埃隆·马斯克表示,选择党“代表政治现实主义”而非极端主义。作为回应,德国政府官员指责马斯克试图影响2月23日的选举。马斯克在1月3日宣布将与德国选择党议会党团主席、极右翼政党全国发言人爱丽丝·韦德尔(Alice Weidel)进行公开讨论,表明他不打算放弃自己的言论自由。


▲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左)和埃隆·马斯克(右)


周边国家



尹锡悦弹劾案庭前会议程序结束,

1月14日起正式庭审


据韩联社1月3日消息,韩国宪法法院关于是否以“12·3紧急戒严事件”为由罢免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审理完成庭前准备程序,1月14日起正式开庭审理。根据相关法律,当事人应当出庭辩论,若当事人缺席,须结束庭审并指定下一个辩论日期,但若当事人第二次仍不出庭,法庭可在当事人缺席的情况下审理。第二次正式庭审定于1月16日下午2时。弹劾案审理一般会通过两三次庭前会议整理争论焦点,宪院基于双方的举证计划接受证据和证人申请。


▲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中)签署尹锡悦总统弹劾案决议书。


国会和尹锡悦方面在整理弹劾案的争议焦点过程中出现冲突。 国会起初将弹劾尹锡悦的理由分为涉嫌内乱罪等“违反刑法”和非法宣布戒严侵害立法权等“违反宪法”。然而,国会在第一次庭前会议上表示,弹劾案审理根据宪法进行,因此将重点判明是否违反宪法,而不再追究是否违反刑法。法官郑亨植问道,这是否意味着撤回有关戒严的违法行为属于刑法上犯罪的主张,国会回答事实上予以撤回。尹锡悦方面就此反驳称,国会以内乱罪成立为据通过弹劾案,而若刑法上内乱罪不成立,弹劾总统便是错误之举,上述做法令人费解。此前,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于1月3日对尹锡悦执行拘留程序,但遭警卫处阻拦,在经过长时间对峙后叫停执行程序。目前公调处已要求代总统崔相穆下令警卫处配合执行,但代总统方面尚未回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