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主要介绍了演员赵丽颖在过去一年的成就和经历,包括她获得的荣誉、对角色的投入和付出、以及对演技的自我要求等。同时,文章也提到了赵丽颖的成长历程和在演艺事业中的坚持与努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赵丽颖获得多项荣誉
演员赵丽颖在过去一年获得了百花、飞天等多个重量级奖项,并凭借在电视剧《风吹半夏》中的角色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关键观点2: 赵丽颖的演技与角色塑造
赵丽颖在演艺事业中一直秉持着高要求,通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演技,成功塑造了多个深入人心的角色。
关键观点3: 赵丽颖的成长与坚持
从非科班出身到成为备受瞩目的演员,赵丽颖经历了许多质疑和挑战,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获得了成功。
关键观点4: 赵丽颖的工作态度与责任
赵丽颖的工作态度十分认真,她在工作中非常投入,对角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她也感受到了观众对自己的期待,觉得肩上的责任很重。
正文
昨日头条回顾:
演员赵丽颖一举拿下百花、飞天等多个重量级奖项。回望这一年,回望18年演员生涯,她有怎样的感悟?
她用“幸运和圆满”总结这一年的荣誉,也感受到了观众对自己沉甸甸的期待:“我觉得肩上的责任很重,想去创造更多角色。”
非科班出身的
她曾被质疑演技、质疑长相。
她一度是个“拼命三娘”,
一有机会“就是上,就是干”。
“要往前拱。与
其让自己困在这里,不如勇敢往前迈一步。”
“我没想过,这么好的事落到我头上……一直坚信许半夏的一句台词,‘我从不许愿,因为事与愿违’,但是今天,我的愿望成真了。”
2024年9月21日,在第34届电视剧“飞天奖”颁奖典礼上,凭借《风吹半夏》中的“许半夏”一角,赵丽颖拿下“优秀女演员”奖项。她手捧奖杯,哭成了泪人。一路披荆斩棘,她终于证明了自己。
赵丽颖一直在奔跑中蓄力,终于迎来丰收的一年,用“许半夏”和“郝秀萍”赢得了荣誉。她说,
“一路走来,经历的事情对于我来说都是超纲题,但我还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今再看“许半夏”,赵丽颖说,她在这个角色身上找到了许多优秀的特质:“这个角色,
就是要坚韧、要强大、要无畏、要有魄力,还要善良。”
赵丽颖跟随角色“升级打怪”,她与“许半夏”也越来越靠近:“我看到一个女性可以这么地有光芒,这些我也想要。”就这样,赵丽颖与角色一起成长,并将能量通过作品传达给观众。
出演电影《第二十条》中的郝秀萍,赵丽颖提议了“听障”的人物设定。她不化妆,在片场几乎一直戴着耳塞,与人交谈都尽量用手语完成。
郝秀萍是一个饱受欺压的“痛苦”角色,但赵丽颖塑造人物时没有被“痛苦”框住:“我不能直接告诉观众‘我很痛苦’,这样很刻意。郝秀萍在努力地承担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责任,去据理力争,去对抗不公,
要让观众真实感受到这个人,才能对她共情。
”
郝秀萍没有一句台词,却靠眼神和肢体语言给观众带来触动。影片接近尾声,郝秀萍在天台上用死亡进行最后的抗争,苦难无声却震耳欲聋。张艺谋导演夸赞道:“
她已不再是过去的赵丽颖。
”
回望这一年的荣誉,赵丽颖用“幸运和圆满”这两个关键词来总结,她也从中感受到了观众对自己沉甸甸的期待:
“我觉得肩上的责任很重,未来在选择作品上也给到了很大激励,想去创造更多角色。”
“别让我抓住机会,一旦有,我一定会拼命抓住。”
这是赵丽颖很长一段时间的真实状态。
那时,每当有演戏的机会,赵丽颖
“就是上,就是干”
。她成了“拼命三娘”,从马背上摔下来也顾不得多休息,冬天在室外穿着薄纱裙拍戏……一年365天,她300多天都在片场。
这些努力为赵丽颖带来了更多机会,回望从前,她会为自己送上一句赞叹:“哇,我以前好厉害!”
她坦言,如今未必能像当年那样“生猛”:“那时候年轻有朝气,是我特别怀念的一段时光。如今再去拍那些特别危险的戏份,可能我本能上会有些恐惧。
我觉得这是成长的代价,我也要接受。
”
赵丽颖用“每个阶段都不一样”形容自己出道以来的经历,她也承认,自己是在否定声中成长起来的演员。
最初,是关于演技。
刚入行时,由于缺少经验,她不懂如何揣摩角色心理,也不了解表演层次,只能一有空就琢磨前辈们的表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