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野草新消费
新消费产业第一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巴比特资讯  ·  全球首个混合推理模型Claude ... ·  13 小时前  
巴比特资讯  ·  小红书上正在诞生第一批AI原住民 ·  13 小时前  
巴比特资讯  ·  人刚毕业,代码一点不会,他纯靠ChatGPT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野草新消费

娃哈哈容不下宗馥莉?

野草新消费  · 公众号  ·  · 2024-07-19 14:00

正文


娃哈哈危机再起。


作者:陈晓京
来源:斑马消费(ID:banmaxiaofei)

在满城风雨中,很多人担心娃哈哈集团一旦失去宗馥莉,必将掀起一轮控制权、管理权变更的戏码。

不过,外界似乎想多了。


自老董事长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没有变动, 依然是杭州上城区文商旅、宗庆后以及娃哈哈职工持股会三足鼎立。不同的是,宗庆后一方,与职工持股会事实上一致行动关系是否如同之前那样紧密,成为这次风波的焦点。


在宗馥莉《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中,她公开点名上城区和娃哈哈集团部分股东,对其经营管理娃哈哈集团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以至于无法正常履职。她借以向外界暗示了持股三方,或许已经心生嫌隙。


通过这种激烈的方式,将自己置于公众视野,宗馥莉或是为寻求更多支持,也可能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更多话语权。


如果了解娃哈哈集团的成长史,应该知道这家企业内部爆发的矛盾不是一次两次。达能之战、推动国有股权退出等等,深埋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宗老去世之后,行至一个临界点。


宗馥莉此次“亮剑”,似乎有备而来。 娃哈哈上游的宏振投资,在今年3月已由宗馥莉实际控制,这家企业集纳了文化、科技、创投以及酒业等各种业务,是宗氏家族最重要的产业航母;下游的包装、印刷、营销,乃至代工商宏胜饮料集团,均由宗馥莉一手掌控。


这,或许才是宗馥莉硬杠的真正底气。



01
“长公主”掀桌子


宗庆后先生去世5个月后,娃哈哈再次成为焦点。


7月18日上午,宗馥莉署名的《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在全网疯传,其声明辞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在这封签署于7月15日的函中,宗馥莉毫不掩饰地点名杭州上城区、娃哈哈集团部分股东,质疑其掌管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导致她无法继续履行相关职责。


公开“掀桌子”硬杠,除了忍无可忍,同时也可能在向外界暗示, 三方稳定的持股关系,已经出现了裂痕。


宗馥莉是宗家“长公主”,2021年12月就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去世,她没有坐上董事长之位。


宗馥莉在公司的地位也比较尴尬。娃哈哈集团由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持股46%、宗庆后持股29.40%、娃哈哈集团基层工会持股24.60%。


截至目前,宗馥莉虽没有接手宗庆后所持娃哈哈集团股权,但已接手其父名下多家企业。据工商资料,今年以来,她职位变动信息超过120次。

宗馥莉此番境遇,可能与十多天前,流传于网络的举报有关联。 该举报信出自疑似娃哈哈前员工之手,指出她架空宏胜饮料集团老员工、替换管理层,以及通过宏胜集团转移资产等等。 对于这份举报信,娃哈哈方面和宗馥莉均没有回应。


在娃哈哈集团体外,宗氏家族已建立起庞大的产业集团,包括宗馥莉控制的宏胜饮料集团、宏振投资等。


宗馥莉通过宏振投资,对外投资持股27家子公司,大多数企业名称中带有“娃哈哈”三字。


有了这些后盾,宗馥莉叫板的“底气”更足了。


02
权力之争爆发


宗庆后生前,曾在凤凰网《封面》栏目中表示,他的个人财产可以由子女继承,企业经营管理不排除由职业经理人负责打理。


不过,在镜头另一面,近几年他有意提携女儿。


2018年4月,宗馥莉就任娃哈哈集团公关部长;2021年12月,就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全面接手公司日常事务,成为名副其实的“二把手”,距离董事长之位,一步之遥。


宗馥莉无限接近权力中心,信心来源于自身创业的成功。2003年,她回国创立宏胜饮料集团,已由一家小工厂,壮大成为如今拥有104条生产线、44家子公司和16个生产基地的食品饮料行业小巨头。


2021年,宏胜饮料集团营业收入达104.21亿元,入围该年度中国轻工业企业200强。

但要全面接手娃哈哈集团,并没有那么容易。


娃哈哈集团并不属于宗家,它是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第一大股东乃上城区国资。股权改革,是宗庆后生前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


2006年,宗庆后对外表示,他正与杭州国资商谈国有股份退出事宜,但因后来与达能之战被迫暂停。


2023年,国资再次发出退出信号,当年7月,杭州上城国资拟将其持有娃哈哈集团46%股权的权益价格评估和法律服务进行招标。但,后续没有进一步进展。


宗庆后在世时,可以和职工持股会达成事实性一致行动关系,去世后,这种关系是否持续?宗馥莉即便全部继承宗庆后的股权,对公司的控制仍然存疑。


03
娃哈哈往哪走?


宗馥莉凭借一己之力,将这场博弈置于聚光灯下。在权力更迭的过程中,她同样面临着“出局”的风险。


不过,无论哪一位胜出,都得面对娃哈哈的“中年危机”。


据公开数据,2021年-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19.15亿元、512.02亿元和519亿元。 3年原地踏步,很难再回到2013年783亿元的巅峰。


早年间,娃哈哈集团以营养快消、AD钙奶和八宝粥“三大件”,吃到低线市场的红利,但随着竞品越来越多,产品迭代越来越快,三大件不太吃香了。

梳理发现,大型上市饮料企业中,现在已形成1+N模式,基本上会有一个板块的营收规模达到100-200亿级,另外还有多个产品助攻。


2023年,农夫山泉的饮用水、茶饮料收入规模分别达到202.62亿元、126.59亿元;东鹏饮料的功能饮料收入达103.36亿元、华润饮料包装水124.47亿元、康师傅的茶饮料达200.59亿元。


论百亿级单品,娃哈哈的营养快线早在2013年突破200亿元,但在3年后下滑至100亿元以内,衰退的速度令人大跌眼镜。


据娃哈哈集团一位高管透露,AD钙奶年销售规模于2021年回归百亿级,约120亿元左右。它的命运,几乎和旺仔牛奶一样,面对常温奶、低温奶的强势渗透,几无招架之力。


这几年来, 娃哈哈集团开发新品超过300种,在市场上如石子落水,一点涟漪都没有。 新品大多采取追随战略,人有我有,看不出创新。典型案例是,去年无糖茶在市场爆红,今年一口气上架4款无糖茶产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