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一个用文字疗伤的病人,著有:《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等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玉兰花开,一瞥惊鸿 ·  21 小时前  
商务范  ·  我用过最好的洗发水!洗完再也离不开… ·  3 天前  
潮人  ·  lulu女孩正在集体“跳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桌子的生活观

面试官:“我肚子疼,能帮我接杯热水吗?”男子的回复成了成功的关键

桌子的生活观  · 公众号  ·  · 2024-08-02 12:05

正文


文丨瑾山月
来源丨读者(ID:duzheweixin)


一家公司,招聘销售岗。


有4位应聘者进入终面。


在这场紧张的较量中,大家都非常谨慎地应对着HR的提问。


忽然,一位女面试官面露痛苦地说:


“我有点肚子疼,能不能帮我接杯热水?”


面对突如其来的小插曲,4个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第一个人,是个刚毕业的年轻女孩。


听到请求后,她一秒钟都不耽搁地站起来。


一边说着“好的,没问题,我这就为您倒水”,一边慌乱地找饮水机。


找到饮水机后,她发现没纸杯,于是又立马跑回去找杯子。


众目睽睽之下,女孩就这样尴尬地进进出出,不过最后好歹接来了一杯水。


结果可想而知,她最先被pass掉了。


第二个人,是个稳重的中年男子。


他非常自然地说:“我妻子也会有生理痛,我马上给您倒杯热水。”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接来一杯水,递过去的时候,还十分贴心地补充道:


“我建议您贴一片暖宝宝,这样有助于缓解腹痛。”


然而,他的反应,也没令面试官满意。


第三个人,是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女士。


她第一时间说“好的,您稍等”。


然后,干脆利落地起身,拿起面试官的保温杯,径直走到饮水机前接了一杯水。


如此精准无误,一看就是提前观察了办公室的布局,做好了随机应变的准备。


而态度不殷勤、不讨好,进退有度,也展现出了职场人应有的风度。


只可惜,同样的,她也没有被录用。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通过考验呢?


来源:视觉中国


第四个人,是个年轻小伙。


他给出了更优的答案。


他先是思考了几秒钟,然后问道:


“不知道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腹痛?


如果是一般的生理痛,我会给您冲一杯红糖姜茶。


如果是不明原因的强烈腹痛,我会尽快送您去医院就诊。因为结石、胆囊炎、肠胃炎等都有可能导致腹痛,情况会很危险。


不同的情况,我会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简单几句话,就将自己的思辨力、细心程度、周全性,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展现了出来。


毫无疑问,他被公司当场录用。


不得不承认,一个人遇事的第一反应里,藏着他的学识、见识、品格和修养。


而这个反应,也决定了他的前途和人生高度。



一个叫克里斯的男人,在投了上百份简历后,终于等来了一次面试机会。

为了拿到offer,他提前几天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可是,就在面试的前一天,意外还是发生了。

先是房东突然来催租,而拿不出钱的克里斯,只能去他家当免费劳动力帮着装修房子。

而后告别了房东,却在回程的路上,因未交停车罚单,被警察抓去警察局待了一晚。

等他结束这倒霉的一切,发现面试时间已逼在眼前,他只能穿着脏兮兮的衣服赶往现场。

来源: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他急匆匆地推门进去,而已经等了一会儿的面试官,没好气地说:

“如果有个家伙连衬衫都没穿,就跑来面试,你会怎么想?如果我最后还雇了这个人,你会怎么想?”

场面极度尴尬,但克里斯却用一句话挽回了局面。

只见他双手一摊,耸了耸肩说: “那他穿的裤子一定十分考究。”

此话一说,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而克里斯也被顺利录用。

这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经典情节,也被无数职场人奉为教科书级别的面试参考。

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理论: 个人构念论。

意思是一个人的认知,是由过去的见识、经历、思维等形成的。

而面试,恰恰是对一个人的认知最集中、最快速的了解方式。

你是沉稳的,还是灵活的,是片面的,还是周全的,是有创造力的,还是墨守成规的,往往在你的第一反应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来源:视觉中国

曾有网友发帖问:如何将5杯水分给6个领导。

大家畅所欲言,但五花八门的答复背后,却是每个人不同的处事水平。

有人很机灵,说这个简单,我把每杯都摆在两个领导中间,让他们自己选。

但稍有经验的职场人就会明白,这个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毕竟,“转移困难”是职场大忌。

更何况,还是把难题转移到领导那里。

有人说,桌上5杯水,来了6个领导,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再去倒一杯。

可这样一来,打乱现场秩序不说,还暴露了自己或其他同事准备不周的问题。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有人就开始发牢骚:“连分水都能成为问题的公司,还留着做什么?”

直接走人,放弃竞聘,这种跳出问题本身的法子,也有不少人点赞。

但最受大家认可的,还是下面这个方案:

告知为了健康起见最好喝瓶装水,然后机智地撤下5个水杯。

这样不仅成功解决了问题,尽可能避免场面的尴尬,还跳出了眼前的困局,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看,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应对方式展现出不同的思维水平。

不同的思维水平,展现出能力上的参差。

来源:视觉中国

所谓面试,很多时候不在于问题本身。

而是对你的为人、处事、阅历、价值观、性格等的综合考量。

说白了,就是让面试官觉得你这个人不错,而不是你的“答案”还不错。

再往深了说,人生中的“面试”,不仅仅出现在职场中,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命运里的诸多变数,都是对我们的考验。

作家柯维说:“个人成绩往往是思维习惯的产物。”

猎豹CEO傅盛说:“认知的本质就是做决定。”

商业教练张琦说:“真正的较量,在脖子以上。”

遇事的第一反应,是习惯的产物,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

而思维上的较量,才是人与人之间的终极PK。


回到最开头的案例,为什么前3个面试者会被淘汰?

有位资深HR说:

“对于销售岗位来说,应聘者最需要具备的是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洞察力、理解力、共情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戳中用户需求,为用户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双赢。”

第2个面试者,虽然很体贴地建议女面试官用暖贴,虽然能共情女性生理期的不适,却少了行动力和思辨力。

第3个面试者,虽然能提前观察,具备了行动力,但没有提供多维度的方案,思维跑在了行动后面。

至于第1个面试的女孩,因为缺乏经验,太过谦卑,暴露了自己的胆怯,而且没有顾全职场上的基本礼仪。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那如何才能成为第4个面试者呢?

来源:视觉中国

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2009年,一个22岁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入职一家公司,做助理顾问。

他全年无休,天天加班,同一批实习生中,他率先转正,还有了自己的客户群。

于是,志得意满的他,毅然辞职,下海创业。

可下海后才发现,自己一无背景,二无资源,三无特色,除了能吃苦,毫无优势。

意识到这一点后,他重新规划职业方向,加大学习力度,打造个人品牌,增强个人产能……仅仅几年,他就成为一名年薪百万的老板。

这个人,就是知名媒体人陈欢,也是商圈里“超级个体”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一个论断: 若想出人头地,必须学会经营自己。

经营自己的产品: 打造“人无我有”的绝对优势,让自己更值钱。

经营自己的口碑: 不耍心眼,真诚和靠谱,永远是最好的必杀技。

经营自己的认知: 凭认知赚钱,多学习、多思考、多向高人请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