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开展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工厂建设。内蒙古天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煤矸石悬浮煅烧生产线完成中试,并用于制作玻璃纤维。企业集成新技术应用,实现智能化生产,降低能耗,提升产能。内蒙古以产业链为重点,通过打造数字化转型样板企业、推进盟市试点等措施,推动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内蒙古天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国内首条煤矸石悬浮煅烧生产线完成中试,并达到生产条件,转化煤矿废弃矿产为新型工业材料,年产高岭土20万吨。
内蒙古企业集成新技术应用,实现智能化生产,降低能耗,提升产能。单位能耗降低22%,人均产能提升4.8倍,年均节约生产成本超2000万元。
内蒙古以产业链为重点,通过打造数字化转型样板企业、推进盟市试点等措施,推动智能工厂建设,提高产业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为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带来快速增长。今年前2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尤为显著。
今年,内蒙古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开展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工厂建设,努力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3月27日,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工业园区,内蒙古天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国内首条煤矸石悬浮煅烧生产线完成中试,达到生产条件,每年能生产高岭土20万吨。
内蒙古天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国强
低碳化途径使煤矸石高值化利用,系统性地将煤矿废弃矿产转化为新型工业材料。
这些高岭土被运往1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天皓玻纤有限责任公司,用于制作玻璃纤维。
周少卿 内蒙古台记者
我身边就是以煤矸石加工出的高岭土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玻璃纤维,最细的直径可以达到13微米,也就是成年人头发丝的八分之一,它虽然很细,但是有很高的强度,是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的理想原材料。
在年产12万吨智能生产线上生产出的玻璃纤维,即将销往江苏、浙江等地。企业通过集成3D视觉识别、AI算法等新技术应用,从配料、生产、包装到仓储全部实现智能化,单位能耗降低22%,人均产能提升4.8倍,年均节约生产成本超2000万元。
内蒙古天皓玻纤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玲霞
二期工程的两条15万吨生产线,计划于今年陆续达到点火条件,投产后产能将同比大幅增长超过240%。
这两家企业同步推进科技创新和智能工厂建设,实现制造业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成为自治区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开展数字化改造的缩影。今年,内蒙古以产业链为重点,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生产场景智能化改造,通过打造数字化转型样板企业、加快推进盟市试点、开展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等举措,推出一批数字化产品和应用方案。目前,已累计培育自治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18个,其中,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个、优秀场景15个。在数字化转型加持下,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今年前2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6%。今年,自治区还将重点打造4到5个行业级和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更可靠的算力支持。
自治区工信厅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处处长 王昕明
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努力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不断提高,两化融合水平向全国第一梯队迈进。
来源:奔腾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