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猪业网
中国猪业网官方公众号,全国唯一猪类行业权威门户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前战地记者回国搞“吃播”,1400万粉丝看他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仅199元拿下「HOKA同款性能」越野跑鞋, ...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你见过最脑残的设计是什么?我先来10个!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服气!卖到1000多的蓝牙耳机,竟然有几万人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猪业网

肉价飞涨,百姓“菜篮子”价格怎么看——2019年中国物价形势观察

猪业网  · 公众号  ·  · 2019-12-05 21:10

正文

新华社记者董峻、于文静、高敬

年终岁末,农产品价格更牵动人们的心。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猪肉价格飞涨,连带着牛羊肉、鸡蛋等畜禽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上扬。某些时段,水果价格也牵动着人们的心。

有涨也有稳。这一年,粮食价格依然保持稳定。持续丰收、供应充足的粮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农产品价格是影响物价的关键,也是最受社会关注的经济热点之一。记者日前就此赴各地展开调研。

明年底生猪产能有望基本恢复

在广州市南沙区明珠肉菜市场,何建国刚买了两斤肉排,每斤比上个月便宜了4元钱。

像很多市民一样,何建国总是每天一早采购全家晚饭所需食材,就为了图个新鲜。猪肉正是他的菜篮子里不可或缺的食材。

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今年以来全国生猪产能下降较多,猪肉市场供给持续偏紧,10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01.3%,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约2.43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总涨幅的近三分之二。近期这一趋势已出现小幅回调的可喜变化——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全国猪肉价格已连续4周回落,降幅超过20%。12月1日猪肉价格为每公斤41.48元,比11月1日价格高峰的每公斤52.40元下降10.92元,降幅为20.84%。

即将到来的元旦和春节是猪肉消费的高峰,由于前期产能下降造成供应减少,保供稳价的形势仍有不确定性,10月CPI同比上涨3.8%,稳物价仍面临压力,需要高度重视。

当前,很多地方生猪养殖正在回暖,一个明显信号是养猪场复养的积极性提高,仔猪需求增加了。

几千里外的重庆市荣昌区,兴旺猪场的销售正在回暖。记者见到猪场负责人郭平时,她刚刚卖了几头仔猪。猪栏里还有几十只胖乎乎的小猪拱来拱去、哼哼唧唧。

“下半年农户补栏的多了。有时候一天能接到十几个要买仔猪的电话。”她说,“现在基本天天有猪卖,仔猪成了‘小金猪’。”

猪肉消费的比重占我国肉类消费的三分之二。一场稳产保供行动在各地强势推进,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效果开始显现——

8月底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出台了17条扶持生猪生产政策措施,从明确生猪及其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缩短非洲猪瘟扑杀补助发放时间、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保障生猪养殖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猪肉自给率要保持在95%左右。

“生猪生产整体进入止降回升转折期。”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说,“年底前存栏有望止降回升,市场供应明显增加或将在明年下半年,力争明年底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

不过,从小猪到育肥出栏,一头猪大体上要长半年时间。因此即使“马力全开”,恢复常年水平也仍有待时日。对此,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充分挖掘自身生产潜力,努力增加猪肉市场供给量,并加快发展禽肉、牛羊肉、水产品等替代肉品生产供应。

猪肉供应的积极信号不只来自火热的养猪场。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进口猪肉132.6万吨,增加43.6%;进口牛肉113.2万吨,增加53.4%,均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

第四季度,各地通过进口、商业库存转储等方式增加冻猪肉储备,储备量也较充足。加上禽肉、牛羊肉等生产都在增加,市场总供给的预期较好,不支持猪价持续走高。

粮油价稳发挥经济社会“压舱石”作用

俗话说,猪粮安天下。肉贵了人们着急,但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却并不那么引人关注。从根本上说,这是连年丰收的“底气”。

在北京的沃尔玛超市宣武门店,打折促销的粮油商品琳琅满目。店员李慧敏一边码货一边回答顾客关于烙饼用哪种面粉好等问题。

她说,很多顾客买粮油时更倾向品质好的,价格高点也不介意。一些顾客也反映,现在人们主食吃得少,买米面花不了多少钱,平时不太在意价格。

粮价是百价之基。稳定的粮价不仅让消费者心里踏实,也默默支撑着物价的平稳走势。10月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均价每斤约为1.2元,同比跌1.0%。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粮食市场平稳运行的最根本原因是粮食连年丰收,主要粮食品种库存充足。今年产量有望连续第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而从吃穿用度的总体情况看,前10个月CPI同比上涨2.6%,仍在年初确定的3%左右的预期目标内。

“今年以来核心CPI保持稳定,说明宏观经济体系中总供给和总需求相对平衡。”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说。

“压舱石”虽稳,但隐忧也不可忽视。农资、人工等种粮成本不断上涨,种粮比较效益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根据中国农科院的一份调研报告,近年来西南等地一些原本是粮食产销平衡区的省份已成为粮食调入区。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陈萌山表示,稳住粮食生产这个“定盘星”,一方面要向规模化、专业化要效率和收益,另一方面要围绕市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推动实现优质优价。

今年以来,围绕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和举措频频出台:对玉米、大豆继续实施生产者补贴,水稻最低收购价保持稳定,国家还提出到2022年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要切实落实省长负责制,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要进一步抓好南方夏秋连旱地区抗旱工作,加强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和防灾减灾,为促进明年丰收稳价奠定基础。

农业“靠天吃饭”局面仍待破解

大雪节气将至,广东省遂溪县湛江百顺农业有限公司的农场里,仍然葱葱郁郁、瓜果飘香。农场主苏义杰今年种了500亩木瓜、300亩火龙果和1200亩贝贝南瓜,收获颇丰。

他以木瓜为例盘点了水果销售情况:木瓜销售价1至4月是每斤1至1.5元,5至9月降到每斤0.7至0.8元,10至12月回到每斤1.4至1.5元。原因主要是相比夏季,冬春季节雨水少、果实品质更好。

“现在水果种植使用有机肥的越来越多,虽然成本至少增加了三分之一,但果实品质好,能卖个好价钱。”他喜滋滋地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