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号:S0570516080001
核心观点
旅游发展规划出台,打造一流国际旅游海岛
12
月
9
日,海南省政府正式发布《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17-2030)
》。该规划提出:
2017-2020
年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将海南打造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至
2025
年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至
2030
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该规划看点主要包括:
1
)继续放宽免税政策,推动新增离岛免税店;
2
)优化入境游结构,挖掘海外游客消费潜力;
3
)构建多样化旅游项目体系,完善产品布局;
4
)健全航空、海运、铁路和公路四级交通系统,扩大游客承载能力。
免税政策继续放宽,省内有望新开免税店
我们认为本次规划提出的离岛免税政策指引有三大看点:
1
)海南岛离岛免税政策自
2011
年正式实行以来,历经
3
次调整,免税政策逐步放宽,此次规划明确了限额提升、品种放宽、适用范围扩大的政策方向;
2
)
2017
年
8
月海南省相关政策文件指出海南将加快实体零售创新,丰富离岛免税店布局,本次规划则进一步提出,优化离岛免税店布局,选择在客流量大的高铁站、港口码头增设免税店;
3
)规划提出要争取引入国际优秀免税运营商参与海南离岛免税业务,我们认为有可能借鉴中免和拉格代尔合作先例经验,通过优势互补提升离岛免税运营商盈利水平。
挖掘入境旅游消费潜力,打造旅游小镇提升产品
根据中国旅游局数据,
2016
年海南入境游客数量和旅游外汇收入回暖,同比增长
23.1%
和
41.3%
,海南入境游客人均花费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云南、四川、浙江等国内旅游大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规划提出,海南入境旅游在继续稳固俄罗斯等传统客源市场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强化以台湾、新加坡为代表的近程入境市场,积极争取欧美高端市场。
2016
年初国家旅游局将海南作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示范省”,全面推进海南全域旅游建设,目前已经形成十大特色旅游产品,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和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有望拉动千亿投资总额,增强游客吸引力。
完善海陆空四级交通系统,提升岛内游客承载能力
为改善岛内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游客运输承载能力,规划提出完善海陆空四级交通系统,内容包括:
1
)改善航空交通,形成“南北东西,两干两支”机场布局;
2
)提升铁路交通,加强内外联动,改造升级现有粤海轮渡设施,开通动车轮渡;
3
)加快“四方五港”的建设和转型发展;
4
)构建以“田字型”高速公路为骨架、“三纵四横”国道为主干线、环岛滨海旅游公路及其他国省道为补充的干线公路网络。
海南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免税、景区受益
2016
年以来海南岛旅游市场持续回暖,伴随岛内旅游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明年海南省将迎来建省
30
周年背景下,海岛建设政策有望不断落地催化,建议关注率先受益政策红利的中国国旅、首旅酒店和三特索道。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进展不达预期、突发事件影响客流
旅游发展规划出台,海南政策红利释放
2008
年起海南省正式定位建设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始终最先受到政策支持,此次海南省政府正式发布的《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17-2030)
》提出:
2017-2020
年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将海南打造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至
2025
年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至
2030
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该规划看点主要包括:
1
)继续放宽免税政策,推动新增离岛免税店;
2
)优化入境游结构,挖掘海外游客消费潜力;
3
)构建多样化旅游项目体系,完善产品布局;
4
)健全航空、海运、铁路和公路四级交通系统,扩大游客承载能力。该规划推出标志海南旅游政策红利将加速释放。
2008
年起海南省正式定位建设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始终最先受到政策支持。
据海南省委,
2008
年起海南岛正式定位建设国际旅游岛,明确第三产业为主的改革方向。
2009
年
12
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标志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海南省委、省政府编制《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从空间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安排。
2015
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省总体规划(
2015-2030
)》,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告,根据海南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部署,海南
2017
年
6
月成立海南省规划委员会,主管全省空间规划编审和督察工作。
2017
年
9
月
22
日海南省委通过《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明确海南省未来发展方向。旅游产业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占据重要位置,《规划》重点发展的十二类产业中,旅游产业居于首位,海南岛明年建省
30
周年背景下,相关利好政策有望不断落地,海南旅游产业将持续受益政策红利催化。
2017
年
12
月
9
日,海南省政府正式发布《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17- 2030 )
》
(
以下简称“规划”
)
,作为
2017-2030
年海南省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规划要发挥“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加快提升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走“旅游
+
”融合发展道路,确立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总体定位,真正把海南建设成为“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助推“美好新海南”目标实现。
2017-2020
年,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将海南打造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至
2025
年,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至
2030
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免税政策继续放宽,省内新开免税店在望
我们认为本次规划提出的离岛免税政策指引有三大看点:
1
)海南岛离岛免税政策自
2011
年正式实行以来,历经
3
次调整,免税政策逐步放宽,此次规划明确了限额提升、品种放宽、适用范围扩大的政策方向;
2
)
2017
年
8
月海南省相关政策文件指出海南将加快实体零售创新,丰富离岛免税店布局,本次规划则进一步提出,优化离岛免税店布局,选择在客流量大的高铁站、港口码头增设免税店;
3
)规划提出要争取引入国际优秀免税运营商参与海南离岛免税业务,我们认为有可能借鉴中免和拉格代尔合作先例经验,通过优势互补提升离岛免税运营商盈利水平。
离岛免税政策是国家赋予海南省的一项独有性政策,对国内免税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011
年
3
月,离岛免税政策正式在海南实施,在三亚市内免税店和海口机场率先试点。海南成为继日本冲绳岛、韩国济州岛和金门、马祖之后第四个执行离岛免税政策的区域。从实施离岛免税政策以来,免税品销售稳步增长,政策效应不断扩大。截至
2016
年底,三亚海棠湾免税店、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实现免税销售额
226.8
亿元,超过
746
万旅客购买了免税品。
2017
年第一季度两店免税品销售额
26.3
亿元,同比增长
16.3%
;购买旅客
70
万人次,同比增长
21.7%
。
2017
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海口美兰、三亚海棠湾两家免税店合计销售额
2.51
亿元,同比增长
51.2%
,购买人数
6.39
万人次,同比增长
55.85%
。
本次规划提出:“
提升免税购物限额,扩大免税商品品种
,优化离岛免税店布局,选择在客流量大的高铁站、港口码头
增设免税店
。
将通过轮渡和邮轮进出岛的游客纳入离岛免税政策适用范围
,争取
引入国际优秀免税运营商参与海南离岛免税业务
,给旅客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我们认为本次离岛免税政策指引有三大看点:
1
)限额提升、品种放宽、适用范围扩大的政策方向确立。
海南岛离岛免税政策自
2011
年
4
月
20
日起正式实行,经
2012
年、
2015
年、
2016
年
3
次调整,免税政策逐步放宽。从历史经验来看,海南岛离岛免税政策每隔
1-2
年将会调整一次,呈现出免税购物限额提升、免税覆盖品种增加、购物次数限制取消的政策方向。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2016
年
1
月设定的
16000
元免税购物额度仍然不能满足国民需求。本次规划提出继续提升免税购物限额、扩大免税商品品种和将轮渡和邮轮进出岛游客纳入离岛免税政策适用范围,继续延续政策放宽的趋势。
2
)推动海南实体零售转型,省内新开离岛免税店在望。
为推动海南实体零售创新转型,
2017
年
8
月
15
日,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实施方案》,指出海南将加快实体零售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进一步丰富离岛免税店布局,向国家争取在省内适当区域增开离岛免税店。本次规划则进一步提出,优化离岛免税店布局,选择在客流量大的高铁站、港口码头增设免税店。我们认为不排除“一市一店”的免税店分布现状,按照客流接待量排名,海南省除三亚、海南市之外,排名
3-5
名的万宁、陵水、琼海(博鳌所在地)都有可能在规划范围内。
3)
争取引入国际优秀免税运营商参与海南离岛免税业务,我们认为深度合作有望提升
离岛免税运营商盈利水平。
本次规划特别提出争取引入国际优秀免税运营商,考虑到国内免税政策的垄断性,我们认为可能参考中免与拉格代尔在香港烟酒
拉格代尔在香港机场烟酒段合作经营形式,通过国内外优秀运营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将国际化与本土化运营经验相结合,并通过统一采购渠道提升对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提升整体毛利率水平。
入境旅游优化结构,境外客流有待提升
2016
年海南入境游客数量和旅游外汇收入回暖,海南入境游客人均花费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云南、四川、浙江等国内旅游大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规划提出,海南入境旅游在继续稳固俄罗斯等传统客源市场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强化以台湾、新加坡为代表的近程入境市场,积极争取欧美高端市场。我们认为随着海南省入境游客来源国结构持续优化,境外游客消费潜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海南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伴随《海南省总体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政策落地催化,境外游客有提升空间。
据三亚市政协主席在
2017
年
2
月
21
日召开的海南省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着力提高“国际含量”,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打好优惠政策牌、国际航线牌、政府
+
企业联合促销牌、本土特色文化牌、国际赛事和大型活动牌、特色旅游小镇牌,并建议省政府研究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伴随《海南省总体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政策落地催化,结合中央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我们认为海南岛有望在文娱产业(如国际赛事、体育彩票等)、高端旅游项目(如旅游综合体、国际邮轮等)、国际航线开辟、各类国际论坛交流活动、开放政策(如入境免签政策)等方面加大力度,吸引国际游客,进一步提高入境游客数量及消费水平。
海南入境游客来源国中俄罗斯占比较高,未来亚洲和欧美高端市场仍有很大提升潜力。
根据中国旅游局数据,海南入境游客在
2011-2012
年达到峰值,超过
81
万人次,
2013
至
2015
年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
2016
年出现回暖,达到
74.89
万人次,入境游客和旅游外汇分别增长
23.1%
和
41.3%
,其中,接待俄罗斯游客为
8.1
万人次,成为海南最大入境客源地。
2015
年海南入境游客人均花费
402
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37.75
美元
/
人天)。但与云南、四川、浙江等国内旅游大省相比在入境游方面仍相差较大。因气候、资源、地理位置较为接近,海南与国外的泰国、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形成一定竞争关系。本次规划提出,“海南入境旅游在继续稳固俄罗斯等传统客源市场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强化以台湾、新加坡为代表的近程入境市场,积极争取欧美高端市场。”
构建旅游项目体系,各类产品供给增加
2016
年初国家旅游局将海南作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示范省”,全面推进海南全域旅游建设,目前已经形成十大特色旅游产品,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和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有望拉动千亿投资总额,增强游客吸引力。
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建设省,旅游产品不断完善成投资商关注焦点。
2016
年初,国家旅游局将海南作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示范省”,一年多以来,海南全面推进海南全域旅游建设,目前已经形成海洋旅游、康养旅游、文体旅游、会展旅游、森林旅游、特色城镇旅游、乡村旅游、购物旅游等十大特色旅游产品。
2017
年
6
月,由省旅游委主办的
2017
海南旅游产业招商推介会拟签约
45
个旅游产业项目,协议投资额超
1700
亿元。据国家旅游局,“十三五”(
2016-2020
)期间,海南省计划建设
488
个旅游项目,总投资额达
8393
亿元。旅游基础设施快速改善、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大大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有望拉动千亿投资总额,增强游客吸引力。
本次规划提出,着力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配套、旅游要素齐全、特色产业突出、治理管理精细、就业创业集聚、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产业小镇,推动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体系建设。按照
3A
级以上景区标准全面指导特色产业小镇项目建设,重点推进
兰洋温泉养生休闲小镇、中和东坡文化风情小镇、红旗花卉风情小镇、旧州古韵风情小镇等
56
个特色旅游风情小镇建设
。挖掘小镇资源,发挥主导产业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业态,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大引入社会资本力度,有序推进
45
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根据海南省发改委数据,
2017
年上半年共推出特色产业小镇招商项目
143
个,预计总投资额达
2632
亿元。伴随各类新风格的特色小镇形成,海南省游客吸引力有望大大增强。
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高等旅游景区供给不断提升。
本次规划提出以“海澄文”、“大三亚”旅游核为中心,重点提升旅游景区品质,优化景区等级结构,合力构建一批高
A
级旅游景区,至
2020
年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点)达到
8-10
家,
4A
级景区(点)达到
20-24
家。发挥海南本土资源优势,引入多方社会资本,加快推进海南旅游景区建设进度,精品化打造一批高品质、高水平的特色旅游景区,提升海南旅游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根据《海南省全域旅游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
》,海南省将
提升和新建一批高等旅游景区:
1
)将
加快推动建设海口、三亚、儋州
3
个精品旅游城市,突出打造海口观澜湖旅游度假区、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度假区等
6
大旅游产业园;
2
)将加快开发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长影环球
100
电影产业园区等
25
个重点旅游度假区;
3
)加快推进万达文化旅游城、亚特兰蒂斯等一批标志性旅游综合体建设。以
亚特兰蒂斯为例,据海南日报,其属七星级酒店,占地
806
亩,约
1300
间豪华客房,集合了海洋水族馆、海洋乐园、演艺、国际会展等于一体,将于
17
年正式营业,我们预计正式建成后三亚高端游客接待能力将有一定提升。
完善四级交通系统,扩大游客承载能力
根据三亚市人民政府网,航空方面,三亚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计划在
2017
年全部完成,可保障旅客吞吐量
2000-2500
万人次
/
年。铁路方面,根据海南日报,海南东环线海棠湾站有望年内完工;公路方面,根据中国公路网,多条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等陆续在建设进行中;同时据海南日报,“十三五”期间,海南计划建设
346
公里环岛旅游公路,与国际机场、环岛高速、环岛高铁共同构建“快进漫游”的旅游综合交通网络;构建以公路为先导,以环岛人文景观资源为依托,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新型旅游业态的环岛旅游产品,完善的交通网络将奠定游客承载基础。
海南旅游市场持续回暖,相关标的受益红利
2013-2015
年,海南省加大旅游市场整治,游客增速及旅游收入出现下滑,
2015
年下半年触底回升。
2013
年
2
月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播出《假日观察:海南旅游高回扣背后利益链》引发市场热议,海南省将
2013
年确定为旅游市场整治年,要求从建立旅游要素诚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电子行程单管理系统、完善旅游价格和税控管理机制等各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全面整治旅游市场环境,从严、从重、从快取缔“害群之马”。
2014
年,海南省正式实施《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整治零负团费、购物回扣、黑车、黑导等乱象。
2015
年下半年起,伴随市场逐步规范,海南省旅游市场出现明显复苏,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
2016
年十一黄金周游客同比增速
99%
,收入同比增速
43%
,其中游客增速达
5
年来高点,回暖态势确立。
伴随海南岛旅游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明年海南省将迎来建省
30
周年背景下,《海南省总体规划(
2015-2030
)》、《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海岛建设政策有望不断落地催化,《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