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李宇春以一身 John Galliano 设计的Maison Margiela 2017春夏高级定制礼服,亮相第70届戛纳电影节开幕红毯。
这是她第五次以
欧莱雅代言人的身份
受邀参加戛纳电影节。
紧接着19号,她又以一身Gucci 私人订制旗袍式礼服亮相,据说设计制作一共花了两个月时间。
这些年,女明星红毯变车祸现场的屡见不鲜,但李宇春是个例外。
你永远不用担心她会出错,也
永远猜不到她会穿什么,但她总能穿出强烈的个人风格,穿谁家的衣服都像她自己。
if 姐上一次见她,还是今年2月在米兰女装周 GUCCI 秀场后台。
if 姐问她,“女生什么时候最美?”
她干脆而明快地回答,
“不被定义的时刻”。
答案一出口,姐瞬间感受到了春春二米八的气场。只可惜当时行程太满,没来得及和她多说几句。这次来戛纳,春春专门为if 姐预留了专访时间。
采访之前还有个小插曲,为了避免把她的衣服弄皱(毕竟明星的形象是很重要的),if 姐的小助手把麦克风粘在了麦标牌子,但春春看到就问:“你这样不好收音吧?” 然后就将麦摘了下来毫不犹豫地别在衣服上。
后来小助手偷偷跟if 姐说,就因为这一个细节,她就被李宇春圈粉了。
李宇春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了解她的时候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她能火12年?可接触以后很多人都会喜欢上她。
这次聊天,也让if 姐看到了李宇春的另一面。我问她:“如果有一天不当明星了会怎么样?” 她想了想说:“
如果有一天褪去明星的光环,我会有点小开心,因为可以去发现从前错过的风景。
”
她就是这样,从未被明星光环所绑架,常常会停下来问自己“我是谁”。
“我21岁开始思考‘Why Me
’
,当时想的很简单——我要如何证明自己;到了现在我还在思考。它是一种谦卑的自问: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我应得的。不管面对欢呼还是批评,永远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这才是人生的价值。
”
除了聊一些她的心路历程,if 姐还跟她聊了聊对新兴社交媒体的理解,以及她在对不同领域探索时的心境。详细内容可以戳下方视频哦!
记忆中的春春还是那个靠舞台魅力感染观众的歌手。
而不知不觉,她的身上多了一股温暖而柔和的力量,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儿,你就能感受到她的光芒。
这就是超级偶像的
人格魅力
吧!
看到今年春春和范爷同时登上戛纳开幕红毯,姐突然有个疑问,这些年为什么那么多人模仿范冰冰,却很少有人能模仿李宇春?
仔细想了想,大概是因为春春的气质很难被模仿吧!
如果用三个词概括她的气质,
姐觉得是
理性、真实、和干净。
它们为什么很难被模仿,听姐娓娓道来吧!也许这篇文章会让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李宇春。
▼李宇春式的理性:
偶像的清醒认知和明星的分寸感
波普艺术大师Andy Warhol预言:
每个人都会成名十五分钟
。
2005年8月26日晚超女决赛,三强PK的最后十五分钟,是
属于李宇春的。
票数揭晓,她以3528308票成为了第一个平民选出来的超级偶像。紧接着登上了时代周刊的亚洲封面。
无数人为她疯狂,只有她自己超级
淡定。
21岁的她就拥有了超出年龄和阅历的理性。对于自己的爆红,她没有表现出太多兴奋,反而透着一丝冷静。
比赛刚结束,《环球》杂志问她,怎么看待媒体把超女和民主政治挂在一起。
李宇春的回答是:
“有点离谱。不过是一个娱乐节目”…“那是节目的成功,不是我的。”
出道两年,李宇春做客《天下女人》,那会儿她还不怎么会讲话,面对杨澜和柯蓝的挖坑和夹击,很多问题她都在犹豫,但有一个问题她想都没想的脱口而出。
杨澜:“玉米的狂热、头条等等,你会担心失去吗? ”
李宇春:
“不会。因为我觉得必定失去。”
对于一夜成名的偶像,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非常难得。
李宇春的理性,还表现在她的
分寸感
。
在媒体前面的说话之道,对社交网络的取舍,以及与粉丝之间的距离,她都拿捏得很好。
早年她给媒体的印象是,
高冷、距离感、惜字如金。
有记者问她,“你会觉得什么都不缺吗?”,她会反问记者,“什么叫什么都不缺“。
▲记者总结的李宇春式幽默语录。
前几年,知名娱记黄佟佟采访李宇春,就性别歧视、女同性恋,女权主义等设置了一系列问题等着她回(tiao)答(keng),她回答得严丝合缝。
黄:前段时间李银河和大侠很轰动,你对怎么看?
李:我知道这个事,但是我没有那么的精准。
我怕我说错了,你能大概跟我描述一下。
黄开始描述…随后说,我跟大侠接触过,他是一个特别爷们的人,很爽快很侠义。
李:有一点我特想知道,
你如何来衡定大侠很爷们。
你说她警惕性高也好,说她自我保护意识强也罢。
她很清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对于阅历和能力不足以回答的问题,她从不妄加评判,对于无法掌控的选择,她就不去做选择,
这就是一个时代偶像的分寸感。
李宇春不混圈,除了ins,不玩任何社交软件。
明星都在微博上拼段子秀恩爱,她却说
“微博太嘈杂,心不静”。
她对if 姐说:
“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与人的交流更便捷,这种便捷会不会是一种围墙,把人围在里边,让人更加孤独?”
于是她决定不让自己被社交媒体围住,同时也掐断了公众窥探她私生活的机会,她更不会为了讨好粉丝,或者所谓的流量自我炒作。
但她对粉丝非常好,十二年坚持走机场普通通道,抵达时她会放慢脚步,与接机送机的玉米默默走一段路;
每年无论再忙,她都会用作品和演唱会回馈粉丝。WHY ME 演唱会是她与歌迷之间的定期约会,为了这只唱一次的演唱会,她会较真到与每一个环节死磕。
有时候明星需要与这个圈保持一点距离,才能给自己多留一点独处的时间,来处理与内心的关系。所以,李宇春从未迷失,赞扬和诋毁都左右不了她的方向。
如何能做到一入行就这么理性?
if 姐觉得,
这与李宇春的原生家庭是分不开的。
春春的爸爸是铁路警察,妈妈是教师,普通工薪家庭却非常幸福。
有记者问她,你从爸爸身上学到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李宇春的回答是,
“爱妈妈。”她说自己是家庭超级幸福的孩子,爸妈的感情很好。
在成长中,父母对她要求严格,同时又给予她充分的自由和信任,支持她的梦想。
李宇春成名后,他们没有靠女儿去改变生活状态,至今还住在成都老家。但是李宇春出道十二年的每一场演唱会,春妈春爸都会亲临现场。每一场…
10年WHY ME,春春特意将演唱会定在了爸妈的结婚纪念日,现场为父母献唱经典情歌《月儿像柠檬》。
妈妈出去旅行,李宇春会亲手为她制定攻略。
在有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内心是
完整而富足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明星动不动就崩溃自杀,而
被抨击和妖魔化最厉害的李宇春,反而没有叛逆对抗、也没有消极逃避。
相反,她很快想明白,
“那只不过就是一个路人甲,如果因为他看你一眼,连自己的生命轨迹都变化了,对自己特别不值得。”
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用实力和勤奋改变偏见。
不卑不亢,不抱怨,也不彷徨。
连陈坤都说,春春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李宇春式的真实:
从学会说不→找自己→做自己
欣赏李宇春,还因为
她活得真实。
在娱乐圈的大染缸里,很多艺人沉迷于公司为她们包装的完美“人设”,红极一时。但“人设”这种东西终归是假的,
“假”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迟早会崩。
李宇春真实,是因为她一直做她自己。
做自己,不是随心所欲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它代表着,一个明星在红的时候要经得住诱惑,懂得拒绝;不红时又要耐得住寂寞,勇于沉淀。
坚持入行的初心,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断地发现更好的自己。
李宇春的“做自己”,是从学会说“不”开始的。
2005年那一年她整个人都是蒙的,没有人教她怎么做,她迅速地“被成长”,调整到差不多快一年,主要还是靠自己。
2006年,她在录制第一张专辑《皇后与梦想》时,公司同时给她安排大量的通告。
她急了,直接找到公司董事长王鹏,
“我跟老板说,不行,这样肯定不行,活动全部都得停掉。”
这是她第一次对公司说“不”。
斗争的结果是老板听了她的。
出道前几年,记者总是喜欢问她为什么不穿裙子,她的回答是不喜欢,觉得不舒服。面对所谓的主流审美,她拒绝迎合。
还包括唱口水歌,背采访提纲,假唱等等,别的艺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行规”,到她这里就是不行。
李宇春说,
“你问我这些年做了什么走到今天,不如问我拒绝了什么”。
懂得拒绝,是她做自己的资本。
最初的可能是不完美的,但是
踏实也真实。
不过,如果李宇春的“做自己”只是十年如一日的中性帅气,大概也不会有人喜欢她这么久吧。
这些年从她身上,你能看到
一个从单纯浅薄,到成熟独立的成长过程。
有个事对她刺激比较大。2012年,李宇春在做客杨澜访谈录时提到过。
记者问她,“你做过什么比较疯狂的事情吗?”
她发现自己想不起来,突然觉得自己很无趣。
记者又说,“你事业这么成功,你的青春没有荒废…”
她心想谁说没荒废啊。
出道前5年,她形容自己像个老黄牛,除了工作没有别的,家里像仓库,就好像走到哪里都需要一个拐杖。这样的生活太苦了…
她发现,“加在李宇春三个字前面的标签越多,她越找不到最初的自己。
我想活的更真实。
”
于是,李宇春开始调整生活。
例如学会独立,一个人出门看电影,买家具,每年给自己留出半个月去不同的地方旅行;
例如学会自我表达,在演唱会上释放情绪;
▲2010年whyme那首泪流满面的《流言》,让外界看到了她柔软的一面。
她不喜欢出道时公司给她设计的“舞台皇后”的定位。于是,在演唱会上,亲手砸碎了象征“皇后”的宝座。
然后开始尝试写慢歌,诞生了音乐才华开始被认可的“文艺三部曲”。
▲《会跳舞的文艺青年》《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1987我不知道会遇见你》。
例如,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煮饭、摄影,拍电影,做评委,演话剧等等。
▲2013年参演话剧《如梦之梦》,整整三个月,每天从中午12点排练到半夜。
▲2013年,李宇春担任快乐男声评委。
▲2016年,参演贺岁电影《澳门风云3》,与周润发刘德华张家辉等影帝合作。
在尝试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意外。
2013年参演赖声川的话剧《如梦之梦》治好了她的语言障碍,让她封闭变得活泼、外放起来。
做喜欢做的事,做想成为的自己,一定是快乐而享受。
所以,从不见她苦大仇深,永远是安安静静地抿嘴一笑,
你问她满意现状吗,她总是说挺满意的,然后继续努力。
2015年,李宇春出道10年的演唱会上,她穿上了第一次开演唱会时的红衬衫,和用CG技术重现的21岁的自己对话,她说:
“ 十年过去了,梦想和初心都没有变过。
面对十年前的你,我是无愧地,也是无憾的。”
十年坚持做自己,是件骄傲和自豪的事。
▼
李宇春式的干净:
高级美是十年做自己的质变
2012年李宇春的时尚觉醒年。
法国高定大师高缇耶(Jean Paul Gaultier)包揽了她演唱会的所有服装设计。这次让时尚界始料未及的合作,一度被看成是李宇春的幸运和偶然。
▲2012年5月12日,李宇春亮相 Jean Paul Gaultier 北京首秀。
而如今再看,更像是一种必然。
十年不炒作,无黑点无绯闻,形象正面,不油滑;一张超高辨识度的方脸,身材高瘦,皮肤白皙;个人风格鲜明,独立有主见…越发给人一种“干净”的出世气质。
当这种“干净”,遇上了女明星千篇一律的蛇精脸,和越来越缺乏个性的机场时装秀,
就会显得稀有而高级。
加上她的影响力,被大牌看中,走上时尚之路,是迟早的事。只是没想到,她的时尚进阶之路走的太顺了。
首位登上意大利版Vogue的中国女歌手;老佛爷掌镜下的首位亚洲女歌手;国内唯一集齐五大时尚杂志单封的女歌手…N多个“第一”和“唯一”加持。
▲2013年,意大利版《VOGUE》开年大片。
前纪梵希创意总监 Riccardo Tisci、美国设计师Jeremy Scott、英国设计师Gareth Pugh、老佛爷Karl Lagerfeld、纽约最火最红的华裔设计师 Alexander Wang 都爱她…都曾为她操刀演唱会服装。
▲2015年3月10日,李宇春受邀观赏香奈儿CHANEL 2015秋冬大秀,与老佛爷互动。
▲李宇春与王大仁 Alexander Wang 。
▲Riccardo Tisci 迷她迷到不行,邀请她看秀,为她打造出道十年的定制球鞋,在ins上标志她为“QUEEN L”。
2015年,李宇春成为了首位纪梵希Givenchy 华人代言人,为Givenchy拍摄全球广告大片。
自从去年成为 GUCCI 亚洲区腕表首饰形象大使后,春春变成了GUCCI 行走的带货女王。
时尚确实让她变美了,又或者说,
是时尚把她的美凸显出来了。
她还是那么酷,但酷的同时,
多了一份柔软,和一份刚柔并济的精致。
心理学上说,越来越会穿衣服,代表你越来越了解自己。李宇春变美的过程,是她十年坚持“做自己”的质变。绝不是和她穿一样的衣服就能模仿的。
2016年,是李宇春凭借个人魅力和音乐作品集中圈粉的一年。
综艺《燃烧吧少年》,将她多年参与幕后的专注与敏锐一下子表现出了;评价她是带脑子参加综艺的明星…
年初与刘德华并称“时代偶像”登上时尚芭莎封面。
音乐专辑《野蛮生长》4张数字EP创下了656万张的销量纪录,从年初到年尾,席卷各大颁奖礼;
戛纳、巡演、代言…年底江苏跨年,舞台上300人跟着她唱《西门少年》,“我就是你心底绝不跪地求饶的倔强分子”,这歌词只有她有资格唱。
直到今年亮相戛纳电影节,李宇春的状态还是非常好,并且变得越来越豁达和从容。
▲李宇春现身第70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式晚宴。
有人说,真正的巨星,就是具有无可匹敌又无法言说的个人魅力,同时又恰好拥有时代的风骨,如天空中的星辰照亮某个时空。
他们是时代选中的人,具有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气质。
if 姐觉得,理性、真实与干净,就是李宇春独一无二的气质。这些气质恰恰是娱乐圈的流量小花身上最缺失的东西,也是最难被模仿的部分。
十年前,有关她的走红有两个预言。
女作家绿妖在一篇长文中写道:
“这场高烧也许很快就会结束,结束于超女结束之时…结束于李宇春自己的入世和妥协…”
杨澜在访谈节目中说:
“我相信再过十年,当人们在研究真人秀选出来的超级明星的时候,可能会对李宇春后面写一句话说,她是一个很酷的女孩,并且一直做她自己。”
十年之后,显然李宇春还是那个自己,还是杨澜口中那个很酷的女孩。
为每个勇于做自己的人,点个
赞
~吧!
本文内容为 if 微信公众号原创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了解详细参与方式。
每天都会更新最新款人气大牌单品,邀你免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