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dsy1230
明德书院以传统文化、圣贤思想启迪成长智慧,帮助孩子寻求安身立命之根本,先养道德、后学文化、再立志向,以创大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卫视  ·  城市烟火 ... ·  19 小时前  
笔吧评测室  ·  高通骁龙 X2 新系列 PC ... ·  昨天  
河北卫视  ·  中国味·非遗年 ... ·  2 天前  
北京LOOK  ·  1小时直达!宝藏沧州游玩攻略 ·  2 天前  
北京LOOK  ·  1小时直达!宝藏沧州游玩攻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dsy1230

[首发]《父母规》 注 解 第二篇:父母责(六)

mdsy1230  · 公众号  ·  · 2019-10-07 20:36

正文



人之智,与生具,能自觉,能自悟。


【注释】


1.与生:天生。

2.具:具体完善。

3.自觉:自我察觉。

4.自悟:自我感悟。


【解读】


人之智,与生具


人自性中的智慧,是与生具来天生完善;


能自觉,能自悟


人的一生到底来世间为了什么?该做哪些事?该修炼哪些事项?当我们的自性光明磊落时,就能自觉、自忏,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并在实践中自体、自悟人生的道理。



【经典补述】


《大学·传五章:释格物致知》

故驱身物者,即曰觉心源也,心者易动,深恐始勤终懈,是病焉,则身物复昭著矣。


【白话】


因此若能自觉、自忏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乐』中察觉迷失的自性,勇于驱除已经明显张狂、影响我们思想端正、影响我们生活端正的『财、色、名、食、睡』五身物的污染,将一切不端正的『言行举止』彻底驱除殆尽,这就称为觉心源,贤者深知『情欲』蠢蠢欲动的可怕,更知修行功夫不如圣人的造诣,『四心物』很容易萌生发芽,蔓延蠢动或繁殖,深怕原本非常勤劳努力的修炼觉心源,慎心物、驱身物的功夫,最后却懈怠了,这是一般人无法持之以恒的通病、习性、弊病。



揠苗助,徒且误,定静虑,智慧足。


【注释】


1.揠: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

2.定:情绪不起伏。

3.静:内心平静。

4.虑:思考的智慧。


【解读】


揠苗助,徒且误


教导子女切莫揠苗助长,譬如让子女天天背诵经典,或学习了许多的课后的艺术学科,虽然名为子女的将来奠定基础,但事实上已经剥夺了子女的童年快乐,损害了子女的自性智慧,不仅徒劳无功,也会容易造成对子女的伤害,望子成龙、成凤的心切莫太过急躁,真正的方向就在纲伦理的学习及力行打好基础;


定静虑,智慧足


教导子女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遇到挫折、失败、麻烦、阻碍等这些不如意的问题,情绪不会起伏不定;心中有定论,知道当遭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内心始终保持平静;因为人在「贫心竞气」时,思维容易错乱阻塞,而「平心静气」的时候所思考的层面是容易深入且清楚,如此思考的智慧就会产生。



【经典补述】


《大学·经一章:大学之道。五步功夫释义》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