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
镜头
”关注我们,带你去探寻那美好
的时光
“清明”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词。
它可以用来形容心灵的清澈明净,也可以用来描述精神清朗,还可表达为声音清澈响亮。无一处,不美;无一处不好。
@Ricky's Visual Lofter网友
作为一个节气,清明的蕴意是: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岁时百问》中有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A文韬 Lofter网友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A文韬 Lofter网友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苏百萌 Lofter网友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