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1:
2024年9月以后,出现了本世纪从没有过的货币和财政宽松力度,这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周期已经来临。
过去15年,中国居民储蓄年均增长11.2%,欧美这个数据是0,今天中国居民在银行的储蓄是145万亿,人均存了10万块钱,如果2025年拿出14.5万亿,就能释放一个巨大的内需消费。
扩大内需的关键不是老百姓有没有钱,而是你 能不能让老百姓有信心消费,能不能增加老百姓的收入预期。
这段话,我要一字一句读完:我们期待在2025年,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广泛的民生保障领域,包括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体系、义务教育体系、低收入家庭援助体系。
预测2:
今天全中国都在问一个问题:好工作在哪里?新岗位是什么?
我是这么看的,在今天中国这样的商业环境中,正在出现的新的经济增长级和商业模式,正在创造一些新的岗位,很多时候你可能没意识到,直播行业带动就业机会超1亿人,中国主播账号超过1.8亿个,职业主播1500万人...
制造业还需要年轻人吗?根据国家工信部的报告,2025年中国制造业新兴人才缺口3000万。
案例:格力集团的员工结构变化——技术人员增加了三倍,2024年格力招了6200个大学生,董明珠对我说,“格力非常需要投身制造业的大学生,但如果他来到格力,得听我的。”董明珠今年70岁了,还在一线。
职业教育体系亟待升级:满足新型技能的专业太少了,本科学历的职业学校太少了 。 一定要进行新的职业教育的整个体系的改造。
预测3:
谁是中国第一代AI原住民?那批率先使用了AI工具的人就是。
AI正在以周为单位的速度发生变化 ,我们要用好新工具,长出新能力,我们要跟上人工智能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现场展示)机器狗。
预测4:
我算了一下,三年半时间走访了28家标杆工厂,我可以非常自信地对全世界说,今天全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工厂大部分都在咱们中国,甚至有段时间,我们认为智能工厂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我们没闲着,美国人也没闲着。美国的AI大模型进行了大规模迭代, 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清一个事实,2025年的问题,不是中国什么时候有机会超过美国,而是还能不能看到美国这辆赛车的尾灯。
李彦宏这句话讲得非常对,“中国不需要100个大模型,但需要100万量级的AI原生应用。”
有多少行业,就会有多少行业大模型。行业大模型未来是中国在产业层面上跟美国竞争的差异化路径。行业大模型也会再造企业组织形态,从金字塔型到公章型。行业大模型将重构所有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预测5:
2025年以后,零碳经济对中国的制造企业来讲,一定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面向未来全球贸易竞争的焦点。为什么呢?
还没发生但正在路上的趋势: 欧盟会根据它的“绿色壁垒”对我们征收关税 。案例:所有中国卖到欧盟的储能电池都必须带有一张数字身份证,告诉别人生产这块电池,消耗了多少碳...
预测6:
德鲁克说过,“企业唯一的目的是创造顾客。”
在全球乃至中国的商业世界里, 能让消费者尖叫的从来是引领者,而不是迎合者。
案例1:某门窗企业,书籍翻动的声音是35分贝,是一个人在室内最舒服的分贝。这家门窗企业,通过8重隔音技术,让室内保持35分贝左右。
案例2:某家电企业生产的一种洗衣机,你把喝酒喝茶弄脏的西服扔里面滚一滚,干洗一下,拿出来跟新的一样,你太太的羽绒服,洗出来,衣服不会缩水。
今天在座的企业家朋友们,我们能干的事情,就是向全中国的消费者提供那些能够让人尖叫的产品,所有普通的产品都可以重新做一遍。
预测7:
全国哪个省最爱跑步?江苏,2024年江苏举办了35场马拉松。 投入1块钱搞马拉松,这座城市能产生16块钱GDP 。
全国哪个城市最爱看剧?上海,2024年上海全年小剧场4万次,观众700万人次,未来中国的一些核心城市,话剧、音乐剧、脱口秀、舞蹈剧等是非常重要的新模式。
还有我们在中学地理都没听过的一些地名,正在涌现无数个文旅创新,我们可以在周末和节假日去体验别样的人生和风景。所以我们可以期待,谁会是下一个淄博?谁会是下一个阿勒泰?
浪费是一种生产力,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08
这是我的第十场年终秀,第一次举办是在2015年,非常感谢大家的陪伴。
苏东坡说过,“行于可行,止于当止。”
十年是一个可以休止的旅程。 我们的人生会不断地改换跑道,我觉得以后应该换一种方式和大家继续相处,继续我的职业 。
这10年里面,我其实做了很多荒唐的事情,做了很多有始无终的事情,做了很多自以为有能力做其实完全干不到的事情。比如2020年做直播,蒙牛当年拿出最好的奶粉让我卖,我非常努力地卖到了15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