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化工新材料
专注化工新材料、服务化工新材料!本号由ACMI国化新材料研究院管理维护,ACMI专业提供化工新材料媒体推介、咨询规划、标准编制、会展培训和定制开发等第三方服务,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51好读  ›  专栏  ›  化工新材料

中国化工产业规模达峰后的战略方向有哪些?

化工新材料  · 公众号  ·  · 2025-03-09 00:02

正文

目前中国化工产业处于规模化发展的末期,大型一体化项目基本无新增,规模化装置也处于在建阶段的尾声。中国化工产业目前所处的周期阶段,一方面是来自消费市场对化工品饱和的反馈,另一方面来自化工产业碳达峰实施的压力。
按照目前已有化工装置的建设进度,未来2-3年内,可能是化工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顶峰,2025年可能是大宗化学品产业规模发展的顶峰。 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国化工产业未来2-3年内将会出现怎样的格局?化工企业如何制定中短期发展战略?

一、2025年不少化工产品的规模将达到历史顶峰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将会新增乙烯规模超过1000万吨,总计 乙烯 规模将会 超过6100万吨 ,达到历史峰值。其中包括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升级项目,乙烯规模在120万吨/年乙烯装置,计划2025年全面建成投产;岳阳100万吨/年乙烯装置,计划2025年12月投产;吉林石化120万吨/年乙烯装置,2025年全面投产;洛阳石化100万吨/年乙烯装置,计划2025年建成;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包括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和延长石油延安炼化一体化项目,包括120万吨/年乙烯,初步计划2025年底投产。

据不完全统计,未来五年 丙烯及直接下游产品 拟在建装置超过200套,拟在建总产能预计将 超过9000万吨 ,丙烯拟在建装置产能超过4000万吨,蒸汽裂解及丙烷脱氢工艺仍为丙烯产能扩张的主力军。如果这些装置投产,未来2-3年内中国丙烯规模将会达到峰值,相应丙烯下游产品规模也将达到峰值。

据平头哥不完全统计,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 丁二烯 将新增124万吨产能,新增7套装置,总计产能将接近 800万吨/年 。丁二烯大多配套下游生产,主要方向为橡胶,因此丁二烯产业规模达到峰值,相应下游相关橡胶产品也可能会达到峰值。

据不完全统计,2024-2026年全球 纯苯 新增产能共计投放约544万吨/年,中国纯苯计划新增产能约300万吨,全国总计纯苯产能将会 突破3000万吨/年 ,达到历史峰值。另外,2025年中国预计新增12套 甲苯 装置,新增产能预计为320万吨,总计产能将会接近1000万吨/年,达到历史峰值。

对于下游产品来说,2025年中国预计共有14套聚乙烯装置计划投产, 聚乙烯 总产能预计超过4100万吨,达到历史峰值。2025年中国聚丙烯预计新建18套装置,总计产能突破5200万吨/年,达到历史峰值。
图片

二、化工产业规模达到历史峰值意味着什么?

化工产业规模达到历史峰值,可能会有两种情况出现, 一是 2026年继续创造峰值纪录,会有更多的项目继续投产,或者2025年项目延期至2026年投产,造成2026年创出峰值纪录。 二是 在市场压力、政策导向、消费受阻的大环境中,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峰值后,小规模且高能耗项目陆续淘汰,产能规模开始走下坡路,这一情况更多可能适用在大宗化学品,或者产业链靠上端的原料属性产品范围。

国家要求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中石化、中石油及中海油预估在2028年达峰,国内规模化民企预估在2029年左右达峰,中小规模企业可能在2029年-2030年期间内达峰。国企对中国化工产业的达峰影响最大,可能会选择尽早达峰。

化工企业碳达峰后,相应生产规模在短期内无法继续扩能,除非实现碳回收及淘汰落后装置置换,可能较多企业会选择平稳度过动荡期。可以推测, 化工产业的建设及发展,可能会在达峰之前,先达到峰值。

化工产业规模达到峰值,对市场及企业将会带来如下的影响:

1、市场供需压力也将达到峰值,或将带来产业重塑。 化工产业规模达到峰值后,需求增速一般低于供应增长速度,会导致供需压力的增长,供应过剩格局达到顶峰,产品价格承压下行。在这样的前提下,供应增量竞争必然转向存量竞争,结构性矛盾将加速市场分化,传统产品进入微利时代,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利润增长点。

2、价格波动更多基于成本考量,波动频率有望逐步放缓。 在化工产业规模峰值阶段,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成本变化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更加突出。若原材料供应紧张或价格上涨,化工产品价格可能会随之上升,特别是对于原材料成本敏感的化工企业,可能会有这样的调价动机。市场供需相对稳定在较高水平,大规模的价格暴涨暴跌情况可能减少,价格波动更多受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突发因素的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