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教育方法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
打击式教育
”。常见的话术如下:
你看谁谁谁多懂事啊,你呢,有人家十分之一我就烧香了!
就你还想干XX,算了吧。我看你就是三分钟热度。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做不好,你还有什么用,简直比猪还蠢。
这声声打击的背后,藏着多少人年少时暗暗流下的泪。
微博上曾有网友坦言,因为小时候在家聚会上被妈妈当众嘲笑“唱歌难听”,从此之后她再也不愿意当众唱歌。
而当她试图跟妈妈沟通这件事时,才刚说起自己受伤的心情,妈妈便开始教训她:
“
你怎么这么玻璃心,这点打击都受不了,以后在社会上还怎么生存!
”
网友评论,这个逻辑就好比,我捅你一刀你喊疼,我说,没事,我多捅几刀你习惯了就不疼了。
好吧,我不疼了,因为我死了
。
打击就是打击,根本就不存在打击式教育
,披上“教育”的外套,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不当行为找一个合理化的借口。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有网友说,我特别羡慕自信的人,因为他们就算是错的,也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我就算是对的,也没有勇气坚持下去。因为我怕我真的错了。
经常被父母打击的人,会极度自卑
,常常会陷入强烈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
而父母却总是一边言语打击,一边懊恼为什么子女总是这么不自信。
▲
某综艺节目中女儿对父亲的抱怨
扎克伯克在FACEBOOK上分享了一组关于亲子教育的图片
,列举了“坏父母”的11种表现,其中有8种都是不好好说话造成的,例如: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坚持自我
,那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你总是在公共场合批评教育他们;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气
,那是因为你给他们的赞扬不够,他们只有行为不当的时候才能得到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感受
,那是因为你总是命令他们,不在意他们的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神神秘秘的
,什么都不告诉你,那是因为你总是爱打击他们;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行为粗鲁没有礼貌
,那其实是从父母或者一个屋檐下的人那里学来的;
知乎上有个点赞很高的回答:
孩子的沉默、隐忍、恐惧、讨好,在麻木的大人眼中,便是:懂事
。
因为这样的“懂事”,让他们觉得很“省事”。
我有一个朋友,做起事来老是给自己打分,明明房间已经很干净了,可他总觉得还不够;明明事情完成得很好,但他总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只要出一点儿差错便张惶失措……
因为从小,
他的父母只有在他“听话”的时候,才会对他笑
。
而他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父母都不停地告诉他,还有很多人能做得更好,你才取得这么一点成绩有什么可开心的!
要么为了赢得父母的爱或赞许而苛求自己,失去快乐的童年;
要么完全放弃自己,逆反到害怕成功的程度,失去健康的人生。
有句话说得很好:
来自父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
父母在等我们道谢,我们却在等父母道歉。
中央综治办和中国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
在家里被“经常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
,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
有个网友在后台给我留言
:
“我两岁时,爸爸抛弃我和妈妈走了。之后,我的生活就变成了地狱。妈妈的脾气开始变得很暴躁,因为我长得很像爸爸。
每一天,她都要对我说:生下你是这辈子最大的错误。
心情好的日子
,她就说:你长得像你那该死的老爸,以后也会变得和他一样没良心。
心情不好的时候
,她会说这样的话:我盼着你死就像我盼着你死鬼老爸死一样。
我已经学不会正确地表达感情和需求,因为当我表达感情的时候,得到的从来都是否定的反馈。”
更可怕的是,她发现自己正在情不自禁地模仿母亲,用母亲伤害她的方式去伤害爱她的人。
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
童年时缺爱,被伤害,受虐,没有安全感,缺乏尊严……长大以后,就会演变成自闭、抑郁、自杀、暴力倾向、焦虑症等等。
但神奇的是,
许多精神病患者,在生了孩子之后,精神状况好了很多,因为他们把精神痛苦宣泄到了子女身上
。
而子女替他疯了。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过,
一想到人类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能为人父母,真是太可怕的事
。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被父母骂得想要自杀是怎样的体验?
而该问题有228个回答,1118个人关注。
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
16岁的花季少女因为经常被父母骂,服毒自杀
。
在死之前,她又挨了两场骂,因为她穿衣服太慢和洗头时间太长。
被骂完之后,她说自己肚子疼,要回房间休息。
父母没在意,匆匆出门拉货。
过了十二点,等父母回到家,发现她已经停止了呼吸。
事后,这对后知后觉的父母才回忆起,女儿多次向他们埋怨弟弟比自己幸福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