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编剧帮
创建于2013年4月,目前超过15万编剧、导演、制片人、公司总裁为主的影视专业人士订阅,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编剧及剧本资源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开售预告 | 大讲堂艺术影院《游园惊梦》映后对谈 ·  2 天前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  开售预告 | 大讲堂艺术影院《游园惊梦》映后对谈 ·  2 天前  
张小北  ·  //@来去之间:转发微博-202410071 ... ·  5 天前  
深焦DeepFocus  ·  4000倍票房回报的恐怖神片,最原始版本重现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编剧帮

《白鹿原》编剧申捷:经典不是为迎合而生,恰恰是让我们离开有限的自己

编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6-25 21:17

正文

点击↑蓝字即可订阅

源 | 影艺独舌   本文已取得授权,未经原文授权,不得转载

《白鹿原》大结局,尘归尘,土归土。剧中人的命运引人嗟叹,种种观感纠结绕缠。就着这些思绪和疑问,影艺独舌对话编剧申捷,他侃侃而谈,妙解谜团。



独舌:《白鹿原》博大精深,首先要还原。《白鹿原》的故事年代久远,要寻找当下性。在还原和改造两方面,有何重点?


申捷: 一个如此有份量的文学名著,一个有着强大内生结构的小说,如何转化成作为大众媒体的影视作品,是最难的。还原原著精神,还原原著完整性。我是从一开始就告诉自己,尽全力还原小说每一个章节,保持它的完整性。忠于原著精神,人物脉络命运不能跑。直笔处可曲笔,空白处可生发。

 

改造了很多,这是必须的,为电视观众的观感。必须面对的是,小说读者与电视剧观众是两个受众群体,小说与电视剧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而不是对小说进行白描式的原搬。当然,我会冒险,会挨骂。但我决定接的那天,就已经做好了这种准备。


小说的开篇就不是现实主义。六个老婆怎么死的,那是文学特性。电视剧是大众传媒艺术,要考虑他们的观感。如何让观众接受?让你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接受?要塑造人物,有个性能在屏幕上立体起来的人物,仙草,是这个原上白嘉轩的救命草。又要注意它的史诗性,结合剪辫子、辛亥革命、交农,人物与大时代裹挟着推进。醒神,给谁醒?如果提供有情有义的人物,提供祖辈剧变的事件,还不够醒神?进清兵大营,是白嘉轩的视角。因为不是雍正王朝,不是辛亥革命,是这片原上的故事。



加了很多,比如朱先生对白嘉轩的影响和教诲,比如石头,比如绑架,比如向县长讨要掠走的钱款。包括族人突然致富后的茫然与放纵,然后立约立德去规范,很多情节都是我加的。后面年轻一代更是加了很多。原小说对年轻一代的描写是留白的,着笔不多。有评论家看完这样说,很多地方觉得是小说的,贴切,回去一查发现不是。我特别得意这个评价。



独舌:白嘉轩去掉了一些腹黑和算计的成分,戴上了大仁大义、知行合一的光环,出于什么考虑?


申捷:我真诚投入去写一个族长的成长史,他有幼稚的时候,有胆怯的时候,有心里插刀子的时候,他换地,算计,他惩罚田小娥,镇塔。我认为这版的白嘉轩很立体,我也承认赋予了他更多的大仁大义,作为族长的担当。


每个读小说的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每个读者都会因为自己的生命体验不同去理解属于他自己的人物。这恰恰是文学经典的魅力,但请注意,他们也不等同于作者。电视剧是作为职业编剧的我的解读。剧本与小说在创作规律、传播方式、解读氛围上各有其美,我独爱此美。


白嘉轩这个人的根是什么?守住这个原、这片土地,守住这族人,任八风吹来我自岿然不动!尝试着用剧中人的眼光全方位看白嘉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鹿子霖觉得他傻,觉得他装族长,压自己。黑娃觉得他难以靠近,有个太硬的腰板,白孝文眼中他是个威严的存在,压在头上的枷锁,鹿兆鹏眼中他既有大公无私的一面,又有农民的固执与局限。

 


独舌:鹿子霖由阴险毒辣变成小奸小恶的小丑形象,会不会消解矛盾冲突的烈度,变成猫和老鼠的游戏?

 

申捷:恰恰是如果一味写他的坏和自私,这个人物反而单薄!鹿子霖,现在何冰老师演绎的鹿子霖应该是广受欢迎吧?如果保留书中阴狠的刻画,而且半个村的娃都是他的私生子,你我的兄弟姐妹父母长辈,那些电视机前的观众们,还会像现在这样喜爱这个人物吗?鹿子霖最本质的是什么?是狠吗?是自私自利、是小聪明,是投机,这些不但保留了而且通过精湛的表演深化了。我倒觉得现在观众这样喜爱何冰的角色,恰恰因为这个人物回避开了单向的写法,让人又爱又恨欲罢不能,我认为恰恰是为了让他立体化。


投机保身,是我给他找的一个心理动机。我尝试在白鹿两家的争斗中加入些喜剧性的东西,把他变成一个可恨又可爱的人,可以让观众体会到他的自私,感受到他的小心眼。同时鹿子霖坚闹来闹去,守的底线又是什么?演员也问过我这个问题,用全局的眼光回头纵览这部巨著,我给鹿子霖定下一条坚守的底线——不能背叛白鹿两家守了几代的土地,不能出卖儿子。鹿子霖爱子,爱钱,爱面子,围绕此线可以展现无数戏剧冲突而不失分寸。


所谓猫和老鼠,白嘉轩与鹿子霖的矛盾冲突,并非好人与坏人能解释了的,冲突来自于人与世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白嘉轩更多地偏向维护群体,带着理想色彩。而鹿子霖更愿意维护个体。不能简单用道德概念去框他们。



独舌:白鹿原第三代的故事变得充分、圆满,尤其白灵是有着白鹿精灵的投射,他们的故事是否是作品对接当代观众的重要通道?


申捷:我写作时真没想这个点。当代观众应该不仅仅是年轻人吧?还有中老年人。只是现在的商业化把年轻人、把消费能力强的白领女性摆在了首位,现在我周边的反应是,一代二代的人物,也让观众很有共鸣,甚至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更强一些。


当然,第三代年轻人的命运会更多引起当今年轻人的共鸣,我也在他们身上很用心。


白鹿原离我们现在远吗?每个人物的命运起伏与我们当代人不相关吗?非得是穿上时尚的衣服,开着香车宝马,参加PARTY才符合当代人吗?非得是飞来飞去或者修仙扮鬼的人才符合当代的?才能引发受众的共情?谁规定的?商业。我怎么倒觉得白鹿原上这群人比那些人都更有现实意义呢?


什么是经典,经典不是为迎合而生,恰恰是让我们离开有限的自己,去拥抱更广袤的世界,过去现在从前,达到从所未有过的境界。



独舌:朱先生去神秘感,冷先生有君子风和赤子情(倾家荡产救兆鹏),这两个人物很出彩儿,改编有难度吗?

 

申捷:朱先生,受忠实先生的委托,又采访了原型,研究了关中学派后精心设置,我们选角也是。原型是虎目圆睁。气场很大,关中学派与我们想象中的秀才文人真的很不一样。他们扎根土地,能下地劳作,一副硬朗的身板。这里头有张载的气本论。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



冷先生也是,选角都很用心,他的冷很难把握,话不多但精准,神色不多但赤诚。冷先生,也给女儿喝药啊。网上骂声一片。观众很少见过这样复杂的角色,有点吓着了。我觉得这种争议要有,这种吓着要有。这恰恰是《白鹿原》这部有份量的小说的力量。但这个要适可而止。



独舌:田小娥身上发生的事儿都在,就是感觉变清纯了,受害者的意味完全淹没她本人的性格缺憾,这是咋想的?

 

申捷:田小娥,因为尺度拿捏不好,会被人诟病,往另一个极端去,又怕改得不像书中的小娥。为此几番推翻又修改,她是一个被人唾骂践踏的女子,跟黑娃私奔,又在鹿子霖指使下勾引白孝文,抽鸦片毁掉了自己。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田小娥他们何尝不是崇尚自由恋爱,自由婚姻的典范?固然有自身的毛病,但她是一个极有个性却又受到封建思想压迫的普通女人。她有自己的爱情,有自己的无奈和苦衷,也有自己的迷茫。她并不是一个“脏”女人,她从没主动去害人。由此,在构思情节的时候,抛去成见把她当一个渴望追求爱情与自由的女人来写。



每个人身上都有好的坏的一面,做错事就一定是恶人吗?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也是帮凶呢?我希望观众在看的同时能够为田小娥这个人物惋惜,喟叹。


窑洞中白灵和田小娥的额头触在一起,是个极其美妙的画面。中国的封建礼法导致几千年来女人的身份卑微,成为男人的附庸,讲三从四德,讲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当两个不拘于封建礼法的奇女子惺惺相惜时,才能更动人。



女人戏我写了十年,“女权”这词我很熟悉,包括《虎妈猫爸》也有相关讨论。但我认为都是商业社会的一种标签。白灵何尝不是女性自觉?更是!为什么我们的目标永远盯在女人肉体上?这本身是女权吗?

 

独舌:剧中保留了少许超自然的戏分:镇妖塔里飞出的蛾子,伐神取水的功用,白狼不咬白灵…这些章节怎么取舍的?

 

申捷:求雨有啊,白狼、白鹿都有啊,现实中梦里都存在。但是民族秘史就是指这些吗?我认为不是。孔子还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呢。


忠实先生也严肃地给我指正,他的《白鹿原》不是魔幻现实主义。我问那我怎么让观众理解里面的一些描写?老先生一笑,问我有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小说里有很多不便在电视剧上表现的东西。但经过思考可以看出,陈忠实老先生是在用魔幻的描写,刻画原上村民在面对瘟疫时的众生相。上至高居庙堂,饱读诗书的士大夫,下到躬耕田间,大字不识的老百姓,在灾难来临时做的都是贴桃符、撒石灰、建庙堂。所以魔幻的外衣下,包裹的是百姓苦难生活的写照和对现实灾害的无助!电视剧更应该坚持这种现实主义。


其次,我们的片中在现实主义基础上保留了很多美妙的魔幻色彩。白狼不是吗?白鹿不是吗?因果不是吗?难道我们当代人还要沉浸在先生口中形容的过去人的愚昧不能自拔吗?



独舌:现如今的播出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申捷:我们的收视一直在往上走,而且这些天已经很火,这样的题材有这样一个市场反响很好了。


如果你问我希望它达到爆款的效果,哪种爆款呢?是飞来飞去的穿越?还是警匪谍战戏的悬念?或者是撒狗血苦情的痛哭?那我必须说,《白鹿原》是文学名著,它真的达不到那部分观众的期望。我也不敢那样做。那不是我接这部戏的初心啊。


再者,爆款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商业化的一个名词固化,是商品概念。《白鹿原》我认为不是一个适合在这个范畴内讨论的作品。观众有没有远离《白鹿原》,从很多渠道和角度都可以观察,实质是社会一直在紧密观注!反而观众正在用各种方式来浇筑作品的成长,让我也跟着不断惊喜,你看看弹幕,看看微博、微信的评论,另一个《白鹿原》正在生长壮大!这个《白鹿原》是观众与我们电视剧工作者一同构筑的。

 

我认为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感知是无限的。


独舌:白不离鹿,用现代人的话说,他们是一对CP了。


申捷:所谓“CP”,你们不觉得我们的思维都已经被网络固化了吗?现在有一种现象是我一直反思的,搜索引擎的强大智能可以帮你挑选话题,发现了没有,你最关心的话题往往被搜索集中显现,比如你病时,会莫名其妙搜索到各种病的分析。你担心害怕什么的时候,眼前会出现很多类似新闻。为什么?就是因为你老搜啊,那么搜索引擎就会帮你筛选。其实这个世界都是你心的显现啊,是不是?那么当你放下你的心,客观自由的去看一件事情一个作品,你只有喜欢不喜欢,而非外界的引导。

 


独舌:创作者怎么跟上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


申捷:网络的迅猛发展已经让我们眼花缭乱。如果再死守原来的创作习惯,只能被淘汰。但我们又不能盲目屈从,因为你选择时尚就意味着被淘汰得更快,是不是?所以我选择扎根经典,取才经典,让作品活得长久一些。


说个现象,我有一段特别爱看网上的官场小说和资本类的传记,觉得权力和资本才是真正有故事的。可看来看去,都是那些桥段,都是写人性最表层的那些虚荣,我就反思自己,生活真的是这样吗?远远比这个更精彩吧,那为什么被吸引?是因为网络急功近利,需要吸引你的眼球和内心欲望,所以描写很生猛,貌似真实,其实是迎合了人性弱点。你仔细想想是不是?


我什么都愿意尝试,为什么要把自己框死?我希望自己做一个真正的职业编剧。写作很美妙的,能创造一个世界,能化成任何一个灵魂,随之纠结振奋,随之悲哀狂喜,随之重逢别离。人活一世是花开一朵,我既然有这个讲故事的技能,干嘛不多开几朵呢?


真正的经典永存,经典文学永远给我们养料!


《白鹿原》编剧申捷


原文标题:《白鹿原》收官,编剧申捷总结陈词解疑团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影艺独舌


E / N / D


公司、项目合作 ◇ gangqinshi01

项目、影视宣传合作  rene0602

影视公司合作 ◇ zqy24680

编剧合作  ◇ dongmeijuan3274

回复“我要加入分会”加入编剧帮全球分会

投稿  [email protected]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自媒体 | 一点资讯

界面 | 百度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