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浦是上海市区中外环间难得的可以大规模整体开发的地区,站在地理位置和后发优势的角度看,桃浦应该成为媲美万里、长风、大宁、新江湾的上海新一代“国际社区”,甚至在很多官方媒体发布的新闻稿件中,桃浦的规划标准、建设标准是对标黄浦江两岸的。
然而,桃浦目前的市场接受度和桃浦的先天条件、政府的预期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作为土地的一级开发主体、卖地方,普陀区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和资源,把桃浦搞起来,毕竟现在新房的售价是政府定的,不是市场定的,谁定的价格,谁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
建议1:普陀区统一硬性要求桃浦所有新开发楼盘的楼盘名称、推广名称必须出现“桃浦”二字
目前桃浦所有新开发楼盘的楼盘名称、推广名称都在极力回避桃浦,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桃浦这块牌子怎么可能做得起来?怎么可能打得响?怎么可能成为金字招牌?怎么可能彻底改变社会对桃浦的印象?怎么可能把桃浦打造成社会普遍认可甚至向往的高级住宅区?
开发商没有这个勇气,主要是没有联合起来一起把桃浦这块牌子做起来的能力,这种时候普陀区要主动挑起这副担子,因为普陀区才是桃浦的一级开发主体、卖地方、新房售价的制定者,要切实履行自己本就应该主动承担的主体责任,而不是只管高价卖地发工资。
建议2:造个学校把华东师范大学第N附属学校的牌子挂上去
桃浦的土地、新房卖了半天,到现在连学校都没有落实,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本部所在区,普陀区如果连个学校都搞不来是说不过去的。
如果桃浦开发到最后,医院是区级的,学校也是区级的,一个拿得出手的公共配套都没有,那桃浦拿什么去翻身呢?普陀区到底想不想搞好桃浦?东西呢?
建议3:半卖半送一块大型商业用地给真正有能力的商业开发商
桃浦开发至今,除了一个公园什么都没有,北面一路之隔的宝山区的南大,公园比桃浦还要大,还成功引进了华润开发地铁站上盖商场,售价却比桃浦打了8折甚至7折。
桃浦除了一个公园一无所有,隔壁南大要公园有更大的公园,要商场有华润的商场,要产业有临港集团也就是漕河泾负责建设、招商的产业型CBD,要学校有学校,售价还直接打8折甚至7折,桃浦拿什么去和南大竞争呢?就拿普陀区三个字?要知道普陀区在上海市区的昵称是破大区(上海话同音)根本卖不出溢价。
目前桃浦地铁站上盖、周边的商业办公用地都给了不是商业办公房地产开发专业的开发主体,怎么可能开发好呢?
要改变思路,自己没有能力开发要认,就算是白送一半股权给有能力的开发商,最终开发出来的结果也比自己瞎搞一通烂在手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