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核心是良知,由此出发,他的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良知。
良知就是人的本心,具足一切智慧、能力和美德种子的本心。《示宪儿》是王阳明的一篇家训,全篇以三字为句,类似歌谣,通俗易懂而又内涵深刻。
在这篇家训中,王阳明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王阳明告诉后辈,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心地。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心地善良的父母,才能培养根基牢固、格局远大的孩子。
王阳明说人的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样,如果蒂不好,果子会受到影响;如果蒂坏了,果子也会尚未成熟就坠落,甚至烂掉。
历史上,曾国藩非常爱才,在他周围聚集了一大批的人才,诸如左宗棠、李鸿章等等。但曾国藩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存心不良的人坚决不用。
有人曾去拜见曾国藩,说他很会理财,但他心术不正,醉心于官场上的邪门歪道,曾国藩也不得罪他,只是敬而远之,始终不肯与之为伍。
还有一个人,自称穷困潦倒,想让曾国藩为他谋一份工作。曾国藩请他吃饭,谁知道这个声称落难的人,竟然把品相不好的米全都挑出来。他的无端浪费让曾国藩看透了这个人的本质。最终,曾国藩也没有任用这个人。
从现实的角度看,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交很多朋友,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但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孩子培育一颗善良的心。
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帮助。也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广结善缘,有一个好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