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飞鲸投研
走到K线背后,发现黑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气象北京  ·  2025年2月7日北京天气早知道,来看AI数 ... ·  13 小时前  
气象北京  ·  强冷空气来袭 ... ·  昨天  
气象北京  ·  强风来袭 气温骤降 ·  昨天  
北京本地宝  ·  气温低至-12℃!局地降雪+多区大风蓝色预警 ... ·  2 天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北京这座宫殿 · 560年首次开放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飞鲸投研

甘李药业,破茧重生!

飞鲸投研  · 公众号  ·  · 2024-12-18 18: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甘李药业在面对医药J采影响下的发展历程。文章介绍了甘李药业IPO上市后的市值变化,以及通过面对挑战和采取策略应对,最终实现业绩增长的历程。同时,文章还分析了甘李药业的产品优势、市场份额增长、市值状况以及未来展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甘李药业IPO上市,市值破千亿。

文章开头介绍了甘李药业顶着“国产胰岛素第一龙头”光环的上市情况,市值迅速增长。

关键观点2: 甘李药业面临医药J采的挑战。

甘李药业受到医药J采的影响,产品销量大增但业绩波动。文章详细描述了甘李药业通过策略应对挑战的过程。

关键观点3: 甘李药业采取底线报价策略,实现量价齐升。

甘李药业在第一次J采中采取底线报价策略,成功中标并获得了市场份额的增长。

关键观点4: 甘李药业获得市场认可,赢得份额增长。

通过持续的策略实施和产品优势,甘李药业获得了市场份额的增长,并在最新的市场格局中获得第二的市场份额。

关键观点5: 甘李药业市值与业绩增长不匹配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甘李药业的业绩有所增长,但市值仍停留在较低水平。文章从估值和基本面的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并指出随着胰岛素量价齐升以及海外市场的发力,甘李药业仍有望获得持续增长。


正文


敢于面对黑暗,才能迎来曙光!


2020 6 月,顶着“ 国产胰岛素第一龙头 ”光环的 甘李药业 IPO 上市,那一年,公司市值很快就破了千亿,估值最高达到了 86 倍。


而胰岛素我们都知道, 1.4 亿糖尿病患者的必需用药。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 2021 年全国 J 采落到甘李药业的头上,似乎一点也不意外。


或许一直有人疑问,医药 J 采到底是什么?


它的最底层逻辑其实是“以量换价”,是以公立医院作为需求方对药企进行集中采购的一种行为。近几年甘李药业、长春高新、恒瑞医药等无一不受此影响,足以让所有药企闻风丧胆。


甘李药业因此迎来至暗时刻,被采购后的两年, 产品销量大增,业绩却乘上了“过山车”


2022 年,产品销量 4256.72 万支,同比增长 26.51% ,营收却下滑了 52.6% ,并直接导致了净利润亏损。


不过令所有人都惊讶的是,转机竟然在 2023 年出现了!


2023 年,甘李药业实现了营收 26.08 亿元,同比增长 52.31% ,同时净利润 扭亏为盈,大增了 177.37%


对比来说,甘李药业能快速在 J 采之下打开局面,已经明显优于另一国产胰岛素龙头通化东宝了,且展示出乐普医疗、万孚生物等医药企业以及所不具备的抗 J 采能力。


甘李药业到底做对了什么?


1 、敢于试探“底线”


事情还要从第一次 J 采说起,为了稳中求胜,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甘李药业采取了底线报价策略,以明显低于同行业的价格确保公司全线产品高顺位中标。


以三代预混胰岛素(门冬 30 )为例,甘李药业的一支价格仅有 24.56 元,而跨国药企诺德的产品价格是 43.2 元。


这不仅使甘李药业的产品销量大幅增长,而且为 第二次 J 采涨价 留下了空间。


是的,当 2024 年胰岛素第二次续约 J 采的时候,甘李药业涨价了,同时在市场份额和报价经验的积累下,仍然维持了高顺位中标,从而实现 量价齐升


截止 2024 年前三季度,甘李药业实现营收 22.54 亿元,同比增长 17.81% ,净利润 5.07 亿元,同比增长 90.36% 维持了快速增长趋势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上半年 J 采落地,第三季度营收环比也在增长,说明公司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放量。


2 、以产品战胜一切


甘李药业用行动向我们解释了,低价只是手段,赢出来才是目的。


所以最终甘李药业还是用产品赢得了市场,在最新的市场格局中,公司获得了 第二 的市场份额,超过了礼来、通化东宝,和诺和诺德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可能很多人好奇,昔日甘李并不比通化东宝强,凭何能赶超它?


答案就是在胰岛素产品的迭代升级中,甘李为三代胰岛素的领跑者,对二代胰岛素形成替代作用,而通化东宝属于二代胰岛素龙头。


与此同时,甘李和跨国药企抢市场,也能说明公司的产品价值得到了认可。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甘李药业却又出现了一个 “疑点” ,尽管业绩有了明显好转,但市值还是停留在 200 多亿,相较千亿顶峰相差甚远。


业绩增长而市值不增的原因在哪?


第一,站在估值角度看。


数据显示,甘李药业当前的估值只有 47 倍左右,而明显低于顶峰时 80 多倍的估值了,这无疑对市值产生一种压制。



一方面, 我们不由得想到当下整个市场以及医药行业都很难给太高的估值,这其实是比较合理的情况。


另一方面, 我们还可以通过公司自身得知,静态市盈率达到了 80 倍,只是滚动市盈率随着业绩的增长在降低,这很像 成熟期企业的估值逻辑 ,典型如北方华创、比亚迪、中际旭创等科技型企业便是如此。


第二,站在基本面角度看。


那么甘李药业是否能获得更高的市值,核心还要回到业绩增长上来。


首先, 关于公司核心业务胰岛素显然不用特别担心。新一轮 J 采后的量价齐升逻辑以及国产替代趋势,对甘李药业的增长都很有驱动性。


数据显示,最近 4 个季度,甘李药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呈持续提升趋势,并且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分别达到了 78.05% 22.4% ,这不仅是产品量价齐升的证明,而且为未来的盈利能力都奠定了基础。


其次, 借助产品优势,甘李药业还有望打开海外市场空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