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oArt
BioArt致力于分享生命科学领域科研学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及时报道和评论生命科学领域有料的动态,BioArt也是一个生命科学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舞台,循“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为往圣继绝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物探索  ·  Nature Medicine | ... ·  3 天前  
生信宝典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  2 天前  
生信人  ·  顶刊聚焦新热点:糖皮质激素 ·  5 天前  
BioArt  ·  Nature | mTOR ... ·  3 天前  
生信菜鸟团  ·  玩转服务器—你的数据是否完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oArt

Cell | 迄今最大规模重度抑郁症的跨种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BioArt  · 公众号  · 生物  · 2025-02-05 08:20

正文

撰文 | 染色体

重度抑郁症 MD 是全球导致残障的主要原因,约15%的人口受到其影响。此病通常在成年早期发病,并且容易复发或发展为慢性病。遗传研究表明,MD的遗传率约为37% 【1】 。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揭示了MD的多基因特性和遗传风险机制 【2】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项研究已识别出243个独立的风险位点 【3】

近日,来自 精神病基因组学联盟 PGC 重度抑郁症工作组的 Andrew M. McIntosh Cathryn Lewis 共同在 Cell 期刊发表了文章 Trans-ancestry genome-wide study of depression identifies 697 associations implicating cell types and pharmacotherapies (跨种族全基因组抑郁症研究发现697个涉及细胞类型和药物治疗的关联基因) 研究揭示,重度抑郁症与635个基因座中的69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关联,进一步阐明了神经元类型和突触功能在疾病中的作用。此外,研究还指出了抗抑郁药物的潜在新靶点,为重度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和治疗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MD的分子、细胞和神经生物学机制仍不明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疾病模型的建立和相关药物治疗的开发 【4】

GWAS荟萃分析与基因优先排序

首先,研究人员整合了109个不同种族队列的数据,涵盖688,808例抑郁症病例和4,364,225例对照,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精神疾病GWAS分析之一。非欧洲血统样本占23%,通过创新的种群结构模拟工具和先进的逻辑回归方法,研究使样本量提升了92%。分析共鉴定出697个显著独立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 ,其中46%为首次发现,约100个位点得益于多种族样本的纳入。在对欧洲血统样本 (525,197例病例和3,362,335例对照) 进行分析时,研究人员确认了不同MD表型之间的高遗传相关性 (LD评分相关性为0.78~0.88) ,并验证了多表型方法的有效性。SNP遗传力估计为8.4%,多基因性为6%,显示出MD具有高度的多基因性和较弱的负选择作用。通过SNP精细定位、转录组、蛋白质组分析,研究识别了308个高可信度基因,其中部分基因与MD具有显著因果关系,尤其是CYP7B1基因的表达减少与MD显著关联。其他关键基因还包括SP4、FURIN、DCC和NTRK3。通路富集分析发现,涉及突触功能的基因显著富集,尤其是多巴胺受体基因DRD2在多个分析中与MD高度相关。这些发现为MD的分子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组织和细胞类型富集分析与药物靶点探索

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对人类和小鼠大脑表达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MD遗传信号在神经组织中的显著富集。尤其是在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肽能神经元,以及海马、丘脑、杏仁核和皮质等大脑区域的特定细胞类型中,富集现象尤为突出。分区LD评分和MAGMA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些结果,强调了D1/D2中脑和纹状体中棘神经元在MD中的关键作用。在药物靶点分析中,研究发现已批准的抗抑郁药 (N06A类) 和抗精神病药 (N05A类) 的基因靶点显著富集于MD相关遗传信号,表明这些药物可能通过靶向这些遗传位点发挥作用。此外,研究还识别了一些潜在的可重新利用药物,如普瑞巴林 (治疗疼痛和焦虑) 和莫达非尼 (治疗嗜睡症) ,为M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欧洲血统数据的多基因评分 (PGS) 分析表明,新鉴定的基因预测能力较2018年研究提高了1.4倍。PGS在临床病例中的预测效果优于社区病例。然而,在跨种族预测中,欧洲血统的PGS表现最好,而非洲血统的预测能力显著较低。这表明,尽管PGS的预测能力有所提升,但仍需通过增加种族多样性来进一步优化模型的性能。

综上所述,该研究 报告了精神病学基因组学联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MD GWAS荟萃分析,显著扩展了我们对MD遗传学的理解。研究鉴定了大量新的关联基因和相关途径,并揭示了神经组织和细胞类型中的富集特征。药物靶点分析为治疗干预提供了潜在的方向,同时强调了跨种族研究的重要性,为MD的精准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12.002

制版人:十一



参考文献


[1] Polderman, T.J.C., Benyamin, B., de Leeuw, C.A., Sullivan, P.F., van Bochoven, A., Visscher, P.M., and Posthuma, D. (2015). Meta-analysis of the heritability of human traits based on fifty years of twin studies. Nat. Genet. 47, 702-709. https://doi.org/10.1038/ng.3285.
[2] Polderman, T.J.C., Benyamin, B., de Leeuw, C.A., Sullivan, P.F., van Bochoven, A., Visscher, P.M., and Posthuma, D. (2015). Meta-analysis of the heritability of human traits based on fifty years of twin studies. Nat. Genet. 47, 702-709. https://doi.org/10.1038/ng.3285.
[3] Als, T.D., Kurki, M.I., Grove, J., Voloudakis, G., Therrien, K., Tasanko, E., Nielsen, T.T., Naamanka, J., Veerapen, K., Levey, D.F., et al. (2023). Depression pathophysiology, risk prediction of recurrence and comorbid psychiatric disorders using genome-wide analyses. Nat. Med. 29, 1832-1844.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3-02352-1.
[4] Howard, D.M., Adams, M.J., Shirali, M., Clarke, T.-K., Marioni, R.E., Davies, G., Coleman, J.R.I., Alloza, C., Shen, X., Barbu, M.C., et al. (2018).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depression phenotypes in UK Biobank identifies variants in excitatory synaptic pathways. Nat. Commun. 9, 1470.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8-03819-3.


BioART战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BioART友情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须知


【原创文章】BioArt原创文章,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为BioArt所拥有。BioArt保留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