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ven_shi
知名互联网资讯博主 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变得更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安发布  ·  官方回应“江西可刷医保购买华为手表” ·  5 小时前  
吉安发布  ·  官方回应“江西可刷医保购买华为手表” ·  5 小时前  
AI产品榜  ·  DeepSeek 7 天用户破亿|AI产品榜 ·  22 小时前  
科技美学官方  ·  小米双Ultra来了 ·  3 天前  
湖北市场监管  ·  境外自然人电子签名全覆盖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sven_shi

你有没有想过做科研其实很累。要是你没有热情,每天蹲在实验室里,就-20240930120336

sven_shi  · 微博  · 科技自媒体  · 2024-09-30 12:03

正文

2024-09-30 12:03

你有没有想过做科研其实很累。要是你没有热情,每天蹲在实验室里,就是一种折磨。就像热搜上 #斯坦福博士已入职乡镇公务员岗# ,评论里很多都是在预期他未来的光明前途。认为有一个好的学历,到基层积累个五年经验,未来就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真是这样吗?

新闻里举了很多例子。从北大核物理的博士去当城管,再到之前哈佛物理博士去街道办。你要是有兴趣还可以搜搜选调生的统计,看看这些高学历者真实的平均提升情况。晋升,前提都是要有位置。而且也不可能就看学历一个指标。不然那些毕业院校不那么好的公务员,哪里来的上升动力呢?毕竟晋升只看学历就行了。

现实就是人不是个机器,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完全适配所谓的“最佳位置”的。

像新闻里一个斯坦福应用物理的博士,最合适的位置是什么?

肯定是读完书去做研究。乡镇的公职人员一般大学毕业生足够了。是绝对不需要物理博士的。但是他真喜欢做研究吗?

没人关心过。绝大多数到这个位置的人,在我们国家都是被“硬推”上去的。就是考试成绩很好,老师觉得聪明,就送他去学这个专业了。

他喜欢吗?

没人问过,考得好,能做好,就去读。读着读着,不喜欢,就是一种折磨。

我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就是讲这些人才和所学专业的关系很多时候就像父母的包办婚姻。彼此没有爱情,但是在一起日子也能过。社会上觉得两个人结婚那么久了,孩子也有了(学历和学术成果),就干脆继续过下去算了。

但是对彼此最好的,还是放过,离婚别做了。

学术这个东西,你真心不喜欢,就别干了,放过彼此比较好。

像这些斯坦福哈佛还有北大的博士们,社会环境再怎么变化,他们都是有位置做研究的。而且他们也比绝大多数人都要聪明,能够搞清楚自己要什么。现在,就是他们宣布要和他们的学术“离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