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
刚读完《In Paris》,后来看出了中文版本就顺手放入购物车买了回来。想看看国内的译者是如何解读法式文化的。
事实上,一些关于Jeanne Damas的资料有提到过她的服装品牌Rouje的网站运营幕后推手说过:
品牌75%的营业额来自出口
。也就是说法国女人这个标签在国外更容易被买账,除法国以外的国家就是品牌的主要且数额庞大的客户群体。
然后不禁细想,我们看到的东西真的是事实吗?或者这些我们以为自己主动获取的信息实则是被动接受?
最近正好在读陶立夏《此刻的温柔》,开篇序言的地方她是这样描述自己除了写作者之外的翻译工作:“
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复写他人的文字,是在另一种生活里揣摩他们的命运
”。
有时候看一些外文的中文版书籍,或许可以被它们称之为二手信息吧。我突然想到很多经典的外文书其实在国内会有很多不同出版社的翻译版本,豆瓣上的评分差距悬殊。明明原版书是相同的,但有的翻译可以让书虫打出一星的分数。其实这都还好,有些好书只有一个版本的翻译,但翻译却让读者气急败坏。自己的文化底蕴没那么深又不得不读。
虽然翻译被称为“二手信息”,但确实有的译者就是能将“二手信息”升值为“vintage”,一来是他们优秀的英语水平,二来这是丰厚的文化底蕴。
不得不提的两个作者都来自日本,一个是村上春树,另一个是松浦弥太郎。前者坚持在写作期间翻译大量优秀作品,后者在一边写作,一边传递国外优先的生活方式理念,并编辑成杂志。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日本人学英语真的很难,那不妨看看这两位作家是如何学习英语的,并从中获取一些对自己有效的方法。
关于村上春树有这样一些采访:
他说“
如果高中时的英语老师知道我在翻译海外小说的话,他会惊讶的。
” 这证明他在读书年代其实英语并不好,跟很多人一样都没有好的基础,后来他因为兴趣去看外文原版书籍,并认为“
虽然我是一个日本作者,但是在现代社会不会英语很不方便。因为国际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
”则可以从他的回答中看出他是通过兴趣学有所成。
“
高中时代英语是不擅长的科目,不过之后进行了原版小说的大量阅读英语就好了。”
他在采访中回答过:
“
我是为了看 Scott Fitzgerald(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和 Raymond Chandler(雷蒙·钱德勒) 的原版书,才开始学英语的。
”(后来村上还翻译过他们的书)
也分享过自己的阅读经验:“
也不管看不看得懂,一本又一本贪得无厌地乱读一通。大概最初源于好奇心,后来就慢慢“习以为常”,或者说是对阅读外文书没有抵触。不认识的单词什么的看完后用词典仔细地查理解意思就行。把英文书籍随身带着,只带英文的。那就只能看英文。
”还有关于他第一次用英语写作的经验:
“尽管词汇数量有限,但只要有效地进行搭配,也可以十分巧妙传达情义。
”
关于用英语交流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只要用自己完全理解的,简单点的词语。不需要难解的,帅气的,或者暧昧的词语。重要的部分尽量换个简单的表达方式。慢慢讲。可以的话用点简单的比喻。
”
村上春树翻译的几十部作品的故事也很有趣,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海明威在日本大受欢迎,但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的作品却无人问津,他觉得十分不公平,后来才翻译了自己最爱的这本书《了不起的比尔盖茨》;他还喜欢翻译一些作家不叫卖但自己喜欢的书,《核时代》是奥布莱恩最不讨读者喜欢的一本书,但村上却执意翻译,因为他读出了这本书中蕴藏的热情。
所以你想学英语,不妨找找英语与自己目前的兴趣想融洽的地方?
至于松浦弥太郎,
18岁从高中辍学后,在不会半句英文的情况下,只身前往欧美等地闯荡的经历,卖过二手衣物,打过杂,回收过旧书旧报纸.......但每一次是在起点原地踏步,还是重新挑战新的可能性,他都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后来成为日
本《生活手帖》总编辑,他所展现的生活方式很多都是来自于他多年在国外的经历。
出自《待人接物的教室》
他的每一句话都能给我启发,也是很多日本人当今效仿的为人处世之道
。像他的很多书大家应该都读过。我最近拿到手的这本书里的内容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这本书主要是讲他是对现在全球化的看法,以及为什么趁现在一定要学习三种外国语言的,其中包括英语,法语和中文。并为此每周都会上一节语言课程。突然间感叹,这本书出版时间在14年,那时候松浦君早已达到了很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但仍旧会去报班学习语言。如果你此刻无法坚持学习一门语言,不妨去书中找找动力。
当然学语言在任何时候都不晚。
作家严歌苓三十岁开始学英文,一年零七个月考过托福研究生线,然后去美国读书,她说这段时光弥补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些缺失:“那是我少年时代囫囵吞枣式乱读书造成的。学校里的读书方式是非常系统的。书要用英文很系统地读一遍,《红楼梦》也是用英文加读过一遍的,这是很有意义的经历。”
当然我们毕业之后的一切不以考试为目的的语言学习若不是与兴趣结合就很难坚持并学有所成。
村上春树学英语是出于对原版书的喜爱,因为他当时想读的书在日本国内没有译文。
当然想要开启学英语并坚持下来很重要的还是学习过程是否有趣
,坚持是否会有收获。这不得不推荐我以前学过的
懂你英语,安利过无数次的系统学英语的方法——沉浸式英语学习
。
当初在学习
之前还隐隐担心过课程会不会不适合我,但后来发现这完全不是问题,因为在开始课程之前会先让我做一个英语水平测试,测试我的真实水平,匹配相应的课程,还会根据我的学习目标,为我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智能而且贴心。
在国内条件不允许,我几乎没有遇到过全英文的学习环境,这次在懂你英语里面,它像是给我搭建了一个全英文的交流环境,但又可以让我不害羞并且声情并茂自我表达,然后通过听、说、复读的沉浸式教学方式让我提高口语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这个课程最让我喜欢的几个点在于: